查字典论文网 >> 中学生逃避体育锻炼行为及影响机制

中学生逃避体育锻炼行为及影响机制

小编:

 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问题一直困扰我国社会的发展,影响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具有多元性,既有宏观的社会因素,又有中观的学校、家庭因素,還有微观的个体因素,但无论哪一层面因素,其影响路径都从宏观层面指向微观层面,表现为宏观与中观因素的综合通过个体的参与动机影响参与意图,继而影响参与行为,或者作为其中的中介变量或第三变量存在。因此,进一步明确未知因素对动机的作用路径、动机对意向的作用路径以及意向对行为的作用路径就可以为揭示青少年体育参与逃避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为了解决人们对于体育锻炼参与知而不行的问题,学者试图构建健康信念模型(HBM)、转换理论模型(TTM)、社会认知理论(SCT)以及计划行为理论(TPB)4大理论模型,众研究表明,这些模型对于行为意向的预测解释能力较好,而对于行为本身的预测解释能力较差。于是,国内外众多学者开始将目光转向自我决定理论(SDT)。该理论认为,人类具有自主需要(need for autonomy)、能力需要(need for competence)和归属需要(need for relatedness)3种心理需求,它们是人类先天存在,并且是跨文化和情境的普遍存在,如果社会环境能够满足3种需求则可以促进外部动机内化,容易形成内在目标定向[1]。为了更加深入讨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Deci Ryan[2]进一步将其分为外部调节、內摄调节、认同调节以及整合调节4个等级,并认为外部动机可以内化为内部动机。许多研究运用自我决定理论对动机与意向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我决定动机可以显著预测行为意向[3-6]。还有研究表明,自我决定动机也可以直接预测锻炼行为[7]。但是也有研究发现,内部动机并不总是与积极的内部决策执行过程相对应,Wilson[8]对个体参与体育锻炼12周的研究发现,认同调节与内部调节均可以预测锻炼态度、锻炼行为,但是前者却优于后者。此外,还有部分研究发现,摄入调节与活动强度存在正向关系,摄入调节水平越高者越倾向于参与剧烈运动[9]。

HaggerChatzisarantis[6,10]认为,为了实现心理需要的满足,动机目标需要被转换为行为意向,这个过程是通过基本信念和个体性格实现的,而这正是TPB的先前变量,因此自我决定动机需要将TPB作为中介变量或调解变量,然而,有学者认为,TPB在解释与健康相关的行为决策时存在缺陷,于是有研究将SDT与TPB进行了整合,发现自我决定动机(SDM)可以经过TPB中的态度(AT)和个人行为控制感(PBC)间接预测行为意向[4,10],进一步证实了AT与PBC作为中介变量的存在。但是也有研究发现,主观规范(SN)并非SDM和意向之间的中间变量,并认为造成与前述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在于研究对象的差异[4]。尽管当前关于SDT与TPB关系的研究结论不尽一致,但是SDT通过TPB相关变量影响意向进而影响行为的基本表述得到一致认可。

上述相关理论的应用为揭示体育锻炼参与行为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锻炼促进策略的提出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当前研究仍无法回答人们为何逃避体育参与的问题,是由于微观个体参与动因不足造成,还是由于宏观环境支持因素缺乏造成,还是二者同时的交互作用造成的等诸多问题仍不得而知。苏煜[11]运用自我决定理论对大学生逃避课外运动行为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自主支持感会降低学生参与运动的自我决定动机,从而导致学生较低的参与意识,最终形成逃避行为,研究结论为了解大学生体育参与逃避行为提供了参考。但是,该研究所得相关结论是基于心智成熟、各方面认知程度较高的大学生群体,不适用中学生群体;另一方面,体育锻炼逃避模型仅纳入了自我决定动机,而未将计划行为理论与其进行整合,在TPB相关变量已经被证实其作为SDT与意向、行为中介变量前提下,无法对体育锻炼逃避行为形成路径进行更完整的阐述。基于上述观点,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假设:(1)中学生群体存在体育锻炼逃避行为;(2)对于中学生群体,自主支持感会影响自我决定动机,然后自我决定动机通过AT、SN以及PBC影响逃避意图并转化为逃避行为(PMTP模型),自我效能感作为第3变量同时影响逃避意图与逃避行为。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3所中学,共发放问卷500份,所有问卷采取现场发放现场作答的形式,剔除无效问卷20份,剔除标准为中途停止答卷者、随意填写问卷者、关键题项未作答或者未作答题项累计超过10个。共收集有效问卷480份,其中男生254名、女生226名,各占样本男女总数的53%和47%。年龄为(15.461.75)岁。

1.2 研究变量与量表

1)锻炼自主支持感。

锻炼自主支持感的测量采用了《锻炼自主支持感量表》(PASSES)[12],该量表由Deci Ryan《运动气氛问卷》(SCQ)改编而成。量表包含6个条目,采用Liker 7点式,范围从1(完全不同意)到7(完全同意)。对量表中的6个条目进行因素分析,抽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素1个,能够解释方差的60.16%(KMO=0.72,P0.01),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2。

2)动机与相对自主指数。

动机的测量采用了Guay[13]编制的《动机量表》。该量表由3个维度组成,分别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无动机。量表均采用Likert 5点计分,范围从1(完全不同意)到5(完全同意)。其中内部动机共有4个条

目,对内部动机中的4个条目进行因素分析,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1个,能够解释方差的79.37%(KMO=0.80,P0.01),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1。外部动机由3个分量表,共10个条目组成,分别评价学生外部动机的认同调节、摄入调节和外在调节。对外部动机的10个条目进行因素分析,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3个,总共解释方差的71.88%(KMO=0.87,P0.01),认同调节、摄入调节和外在调节3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4、=0.74、=0.77。无动机共有3个条目,对无动机的3个条目进行因素分析,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1个,能够解释方差的80.87%(KMO=0.73,P0.01),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8。

 根据Verlougne[14]、丁维维等[15]的研究,采用相对自主指数(RAI)作为自主性动机的观察指标,计算公式为RAI=无动机(-3)+外部调节(-2)+内摄调节(-1)+认同调节2+内部动机3,得分越高表明个体体育锻炼自主性越高。

3)计划行为。

计划行为中的态度、主观规范、主观行为控制感与逃避行为的测量均来源于Hamilton[16],4个量表分别由3个、2个、4个以及3个条目组成,量表均采用Likert 7点计分,范围从1(完全不同意)到7(完全同意)。由于量表均来自于西方国家,为适应中国文化背景,我国学者冯玉娟[4]对其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态度量表、主观规范量表、主观行为控制感量表以及意图量表经因素分析显示,它们能够分别解释方差的82.58%(KMO=0.75,P0.01)、84.70%(KMO=0.75,P0.01)、62.66%(KMO=0.74,P0.01)、74.22%(KMO=0.64,P0.01),说明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本研究分别对4个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进行了检验,结果分别为=0.92、=0.92、=0.81、=0.94。

4)自我效能感量表。

自我效能感的测量采用R. Schwarzer[17]研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中文版。原量表共有10个条目,采用Likert 4点计分,范围从1(完全不同意)到4(完全同意)。本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其简化为5个题目,抽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素1个,能够解释方差的70.33%(KMO=0.75,P0.01),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0。

5)体育活动等级量表。

体育活动等级的测量采用梁德清[18]的《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该量表包含3个题目,分别为强度、时间以及锻炼频率,每个维度有5个等级,强度和频率从等级1到等级5分别计为1~5分,时间从等级1到等级5分别计为0~4分,3个维度的乘積即为锻炼量。该量表已被广泛应用于身体锻炼活动与健康促进领域内,其效度、信度经过反复检验,本研究未再进行检验。

运动量的评定标准为:43分代表大运动量,19分为小运动量,介于大运动量与小运动量之间代表中运动量。根据运动量计算方法,凡是低于19分的个体,几乎不参与体育锻炼,即便参与也仅是强度极小活动或锻炼时间非常短,亦或锻炼频率低于每周1次,因此,本研究将运动量19分个体定义为体育锻炼逃避个体,20分者定义为坚持体育锻炼个体。

1.3 数据处理

采用描述统计与频数统计对逃避体育锻炼者与坚持体育锻炼者进行初步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逃避体育锻炼者与坚持体育锻炼者进行对比研究,同时对逃避体育锻炼群体内的男性与女性进行对比研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中的多层回归方法分析自主支持、相对自主指数、计划行为3指标等对逃避意图、逃避行为的影响程度;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以及多群组分析方法检验中学生逃避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机制。采用软件分别为SPSS20.0、AMOS17.0,确定显著性水平为0.05,非常显著性水平为0.01。

2 结果与分析

2.1 逃避锻炼者与坚持锻炼者基本描述统计

对样本进行初步统计发现,逃避者占总人数的52.10%,其中女生比例占逃避群体的56.4%,高于男生。对于逃避锻炼群体,运动强度选择轻微运动强度的为33.20%,选择高强度运动的仅10%;每次运动持续时间,不参与运动或选择10 min以下的占10.8%,20 min以下的达到44.0%,每次运动超过30 min的仅9.6%;运动频率,1个月仅锻炼1次甚至不锻炼的为9.6%,1个月2~3次的占24.4%,每周锻炼不足2次的达到84.4%,每周活动3次以上的仅占15.6%。可见,对于逃避体育锻炼者无论是运动强度选择,还是每次运动持续时间,或是体育锻炼频率上都表现不足,主要表现为不参与或偶发性参与,即使偶尔参与运动的个体,其锻炼持续时间也较短。

本研究对体育锻炼行为逃避者与坚持者在自主支持、动机、计划行为、意图以及行为等方面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表1),结果显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自主支持、自我效能、逃避意图以及活动等级在两类群体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除外部调节、自主支持两个指标外,其余指标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尤其在活动等级上差异巨大,坚持者可以达到43.12,而逃避者仅为8.91。上述结果初步表明了,中学生群体不仅存在逃避体育锻炼意图,而且也存在逃避行为,并且在自我决定动机、计划行为、自我效能、自主支持等相关指标上表现出差异性,这些因素可能是造成体育锻炼逃避的主要原因。

为了进一步观察逃避体育锻炼群体的特征,对该群体内男生与女生的相关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逃避群体内,男逃避者与女逃避者只在外部调节、无动机以及主观规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具体表现为,男性在外部调节和无动机上高于女性,女性在主观规范上高于男性。研究结果提示,男性逃避锻炼者与女性逃避锻炼者的成因与形成路径可能存在差异。

2.2 自主支持、自我决定动机、自我效能、计划行为与逃避意向、逃避行为的关系

为了初步探索各变量与逃避意图、逃避行为的关系,对其进行了相关分析(表2),结果显示,除自主支持外,自我决定动机、自我效能以及计划行为等相关变量均与逃避意图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并且与主观规范、行为控制的相关程度最高,其次为内部动机、认同调节、摄入调节等动机变量,说明计划行为两个指标与自我决定动机3个指标对逃避体育行为潜在的影响程度较大。对于体育参与行为,除摄入调节外,其它指标与活动等级均具有相关性,尤其与自我效能、动机3变量以及意图相关程度较高,说明上述变量均是影响体育参与行为的重要因素。

为进一步明确动机变量、计划行为变量、自主支持与自我效能对逃避意图与逃避行为的预测作用,采用分层回归与多重回归模型中的Enter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分析过程中首先引入人口学变量,然后依次为动机变量、计划行为变量、自主支持与自我效能,分层回归的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在逃避意图的预测模型中,各变量总共解释了逃避意图39%方差,其中计划行为3个变量贡献了20%、动机贡献了13%、人口学变量贡献了4%、自主支持与自我效能感两个变量各贡献1%。在包含5因素的最终模型中,主观规范对逃避意图的影响程度最大(=-0.36,P0.01),其次为行为控制(=-0.14,P0.01),最后为年龄(=0.08,P0.05)。内部动机则在引入自主支持与自我效能后由显著性变为不显著。上述结果说明,对于中学生,主观规范与行为控制感越高者逃避意图则越低,而内部动机对逃避意图无直接预测作用。

在逃避行为的预测模型中,各变量总共解释了逃避行为22%方差。其中动机变量贡献了8%、人口学变量贡献了7%、计划行为3变量贡献了3%、自我效能感贡献了3%,自主支持感贡献了1%。在包含5因素的最终模型中,性别影响最大(=-0.23,P0.01)、其次为自我效能感(=-0.22,P0.01),最后为自主支持(=-0.12,P0.05),其它变量对逃避意图则无直接预测作用。

2.3 PMTP模型对逃避行为的预测

为了验证PMTP模型对体育锻炼逃避意图与逃避行为预测的合理性,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PMTP进行了检验。由于在上述研究中发现,在逃避体育锻炼群体中,男逃避者与女逃避者在主观规范、外部调节等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影响体育锻炼逃避意图和行为的PMTP模型可能存在性别差异。为了进一步验证该假设,采用多群组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了验证,方法采用了最大似然法,检验结果为?=792.26,df=360,?/df=2.20;TLI=0.91;NFI=0.88;CFI=0.93; RMSEA=0.05,除NFI接近0.90外,其余各拟合指数均超过0.90,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适配度。多群体分析的PSTS路径系数如图1、图2所示。

研究结果显示,在男生PMTP模型中,总共解释了逃避意图的40%方差,逃避行为的9%方差;自主支持能够解释自主性动机的23%方差;自主性动机分别解释了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的17%、15%以及13%的方差。在女性PMTP模型中,总共解释了逃避意图的37%方差,逃避行为的14%方差;自主支持能够解释自主性动机的27%方差;自主性动机分别解释了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的17%、16%以及12%方差。但是无论哪个模型,态度对逃避意图的预测作用均不具有显著性。研究结果总体表明,在对逃避意图与逃避行为解释程度上男中学生与女中学生存在一定的数值差异,但多群体比较检验表明,男PMTP与女PMTP在对逃避意图与逃避行为的预测上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可以认为其影响路径无性别差异。

3 讨论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检验自主支持、计划行为、自我决定动机、逃避意图以及自我效能对中学生体育锻炼逃避行为的预测能力(PMTP模型),从而深入探索中学生逃避体育锻炼行为的路径,为提出合理的中学生体育锻炼促进策略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自主支持对体育锻炼的自主性動机产生积极影响,并通过动机影响态度、主观规范、主观控制感,继而影响体育锻炼逃避意图,并产生体育锻炼逃避行为,在逃避意图向逃避行为转化过程中,自我效能感作为第3变量对二者产生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态度对逃避意图的预测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以性别为变量对该模型进行的多群组分析结果表明,模型不存在性别差异,可以认为男学生与女学生的逃避体育锻炼行为形成路径一致。

研究结果表明,坚持体育锻炼者较逃避体育锻炼者往往具有更高的自主支持感,分层回归与结构方程模型也表明,锻炼自主支持感对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与前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6,15]。另有研究结果指出,中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体育教师或体育锻炼指导者获得的自主支持感不仅对参与体育课的自主动机产生影响,而且也会对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自主动机产生积极影响[18]。因此,基于本研究与其他同类研究结果综合分析认为,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不能过分让学生被动接受课程内容,应该适当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物学与心理特征进行课程设计,使得学习或练习内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竞争性,或者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学习与练习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感,通过自主感的提高促进内部动机、认同调节与摄入调节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学生锻炼参与程度。

早有研究表明,计划行为理论的3个社会学变量是自主性动机与行为意向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6]。但是本研究基于中学生群体建立的结构模型显示,3个社会学变量仅为部分中介作用,只有SN与PBC是自主性动机与行为意向之间的中介变量,AT对意向的预测不具有显著性。目前,有研究支持3个社会学变量的完全中介作用,也有研究支持部分中介作用[4,16]。国内学者冯玉娟关于高中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支持了后者,研究发现仅有AT和PBC是自主动机和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SN不具有预测作用,并分析认为这是高中生感受到的规范性压力低造成的。上述研究表明,计划行为作为自主动机与行为意向的中介作用已经被证实,但是由于群体、文化、环境等因素不同,在影响关系的局部路径上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显示,无论是男学生还是女学生,态度均不具有中介作用,这提示作为中学生其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对参与体育锻炼的价值认知程度有限,还仅停留在兴趣驱动上,不会或者很少为了身体健康而参与体育锻炼。由表1可知,即便是坚持体育锻炼者,态度得分也仅为5.08(s=1.93),略高于逃避者,而主观规范和主观行为控制感却分别达到5.80(s=1.70)和5.31(s=1.66),并且主观规范对逃避行为的影响路径系数也最高(男:-0.45;女:-0.41),这些结果也提示,当前我国初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观规范和主观行为控制感。基于此分析认为,在初中学生的体育锻炼促进策略中应该做到:1)继续强化主观规范,家长、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让他们感知到家长、老师或重要他人的期许或借助遵从动机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2)积极培养他们的运动能力,学校、家庭与社区要相互协作,积极提供与他们的兴趣爱好相契合的锻炼机会,提高他们的行为控制感;3)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知程度,培养对待体育锻炼的良好态度,通过态度的提高进一步增加行为意向的预测能力。

在本研究建立的PMTP模型中,逃避意图仅仅解释了男中学生逃避体育锻炼行为的12%,女中学生稍高于男生,达到14%。这一点与预想结果不一致。这提示在逃避意图与逃避行为之间可能存在第3变量或中介变量。有研究表明,计划是调节意图和行为关系的关键变量[19-20]。参与锻炼的个体需要通过具体的计划将意图转化为日常的行为,这个计划包括何时、何地以及何种方式参与体育锻炼。另有研究报道,这种行动计划可以提高个体运动锻炼参与度,其效果要好于通过提高锻炼动机或锻炼意图[21-22]。然而,尽管行动计划能够促进行为意图向行为的转化,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还存在其它行为意图或需求,这些意图或需求可能阻碍行动计划的执行,因此有学者提出了应对计划,以预防其它意图或障碍影响行动计划的执行。并且也有研究证实,制动合理的行为计划与应对计划对于提高锻炼行为比单纯的提高动机水平更加有效[23-24]。由此可見,本研究逃避意图对逃避行为的预测同锻炼意图对锻炼行为的预测一样,二者之间应该还存在其它中介变量或者第3变量。冯玉娟[4]在关于中国高中生群体行为意向对锻炼行为的正向预测模型中也发现,行为意向仅解释了行为的6%,其解释方差的能力也显著低于国外同类研究,与本研究结果类似,共同暗示无论参与意图还是逃避意图在其行为本身的转化过程中还可能受到中国社会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在国内,无论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均属于特殊群体,升学压力高于国外,学习紧张,缺少自主支配时间、运动氛围差、社会支持低、重要他人认知程度低、硬件设施不足等客观因素支持不足,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文化多变,可能造成逃避行为的因素更加多元化。

为了进一步提高逃避意图对逃避行为的预测能力,本研究在参考相关文献基础上,引入了第3变量自我效能。结果显示,自我效能作为调节变量影响着逃避意图与逃避行为,而且提高了前者对后者的预测能力。这说明,对于中学生群体,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不但可以降低体育锻炼逃避意图,而且也可以干预其逃避行为。但需要注意的是,自我效能概念分类比较复杂,存在诸如障碍自我效能、行为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等,本研究只考察了一般自我效能的调节作用,并未就障碍自我效能等其它相似变量进行考察,因此在后续研究中仍需要对其进行深入探索。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逃避体育锻炼行为的原因部分来源于个体产生的逃避意图,逃避意图的形成与个体主观规范与行为控制感较低有关,与态度没有显著关系,而低的自主动机会影响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感,低自主支持感又会造成低自主动机,这种路径关系图说明,我国中学生群体逃避体育锻炼行为的形成起始于低自主支持感,并由低自主动机通过计划行为中的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感影响逃避意图造成的,且多群组分析证实了逃避体育锻炼行为的形成路径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这些结果为提出中学生逃避体育锻炼行为干预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提示在制定逃避体育锻炼行为干预策略时不需要考虑性别因素,而且在逃避意图形成过程中,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主观规范与主观行为控制感均起到重要作用。

热点推荐

上一篇:高校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阶层与认同调查分析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外部董事调研报告(模板19篇) 白说读后感(模板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