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变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变

小编:

"

论文摘要: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经历了 多次的 转换与整合,其中,从“社会本位”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意义重大 。“ 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 向和思维方式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过程当中,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需要”、“人的主体性发挥”,成为了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实现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由唯社会价值向社 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相统一的转变 ;实现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的转变;实现由显性教育向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转变。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所形成的思维 观念和共同遵守的规范。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 育实践 的不断深入,其范式也在矛盾冲突、理性反思和科学整合中不断地完善和拓展,从而逐渐寻 找到一种共同的信念规范和价值旨归。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这一特殊背景下,对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与整合进行梳理和思考,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及其转换的必然性

1.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建立的基础和前提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正确认识和科学解读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这两种价值的有机结合和平衡发展才能保证思想 政治教育的正常运行,这在学术界已形成共识。纵观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不 难看出,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认识是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提高的。新中国成立后,在 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以“社会本 位”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这种范式以社会的需要为指导,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 价值,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的政治理想,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在 这种范式之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为维护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国家 培养了 大批又红又专的优秀人才。但是,在肯定其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正视其中固 有的矛盾和存在的问题。问题较集中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分突出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以社会本位为指导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范式把满足政治的需要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从而就 把思想政治教育窄化成了政治教育。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它的丰富的内涵,它不仅包 括了政治教育,还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教育和法制教育等,把思 想政治教育窄化为政治教育,当然就导致了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的状况出现。

(2)忽视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传统的做法 是将教师视为唯一的主体,把学生视为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学生处于服从的地位。 这忽视、压抑甚至贬损了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导致了纯单向的“灌输”甚至是强制性的压服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形成了单一化的教育模式。在以社会为本位的范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在教育模式上主要采取的是“我打你通”的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往往不分对象,一刀切, 一 锅煮,一律化……这种无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无视教育规律的做法,忽视了人的内在的精 神与主动性,不能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4)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个人成才的需要相脱节。“社会本位” 的 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把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往往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 成才重视不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目标的要求。

2.“社会本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演变及其转变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传家宝,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认真吸取经验教训,把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过程中,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始逐步走出了“泛政治化”的狭隘视野,开始关注 人的物质需求和文化需求,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推动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 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因而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情 况下,人们也更加关注精神上的需求,关注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此同时,随着改 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我国的经济成分、人们的就业方式、社会组织的形式 、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等都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态势。这些,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趋于多元 化。尤其是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大学生的思想更加活跃,需求更加丰富,使传统 的“社会本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明显减弱,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不能 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何去何从,就成了我们面临的一个重 要问题。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新世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在 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革、大学生的思想日趋活跃的新形势下,破除片面的“社会本位”观, 向“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便成为了一种历史的必然。

二、对“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内涵的解读

“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 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作为必须遵 循的一个基本指导原则,把教育人、指导人、鼓舞人、鞭策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 点 和落脚点,把“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建 设和实践过程当中。具体来讲,“以人为本”就是要关注人的三个方面,即关注“人的全面 发展”,以实现人的个人全面发展为助力来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关注“人的需要”, 把人还原成现实的人,既彰显人的社会属性,同时也要承认人的自然属性,要满足人的合 理需要;关注“人的主体性”,注重激发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

<>

1.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核心是要使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马克思 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他占有自己 全 面的本质”[2]。全面发展的含义,一是使人的需要得到全面的满足,二是使人的 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三是使人的社会关系得到全面占有。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少包括三个 方面的内容。首先,全面发展的主体是每一个学生,而不是一部分学生。要关心每 一个学生,要促进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学习和生活,而不论其社会经济背景、种族、文 化、身体、智力等方面的差异。要树立全纳教育的理念,将全体同学纳入到素质教育的范围 中来,客观、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关心一部 分学生而歧视或排斥另一部分学生。其次,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而不是 只发展其中的某一方面。要把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要“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 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协调发展,促进大学生 的与自然和谐、与人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全面而协调的发展”[3]。当然,这种全 面发展 不是指每个学生在其各个方面的均衡的发展,而是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发展 其 有益的个性,最终实现个体的协调发展。最后,发展的过程贯穿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始终,而 不是其中的某一段时间或空间。也就是说,发展是立足于学生大学四年的整个过程,并且要 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出不同的阶段性的发展目标,从而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发展。比 如大一 阶段,通过入学教育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生自我调适的能力,大二大三通过学业教育和 专业 指导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大四阶段通过职业观教育和就业指导发展学生的 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关注“人的需要”

需要是理解人的活动和人类历史的重要逻辑起点之一,人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存在和 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因。马克思曾说过:“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 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4]由此可见,人的积 极性来源于人的需要,需要越强烈积极性也就越高。人本主义心理学也指出,人的需要是一 个 多层次的复杂的系统。马斯洛将人的需要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又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人的行为的动力来自于未被满足的需要,也就是说人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在某种需要的支配下 产生的。人的需求是人的发展的出发点和内驱力,真正的社会发展必须以人的发展为前提, 现代社会的发展最终也要以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为落脚点。作为人的行为的原动力,对其需要 的满足程度必然影响人的各个方面。

长期以来,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者忽视了受教育者 正当的个人需要,看不到个人的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这样就使教育本身失去了依据 , 变得不着边际,从而导致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疏离、反感甚至抵制。“以人为本”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要的就是要研究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需要,承认学生的需要,尊 重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在实践中,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 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要把大学生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解决他们所 面临的实际问题入手,从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其他需要做起,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 题 ,竭诚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只有如此,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 掘他们的 潜能,才能避免因脱离人的需要和人的思想实际而陷入简单说教的情况发生,才能提高思想 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3.关注人的主体性的发挥

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创造自己的历史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 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人,对象是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者不是 人与物的关系,而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在“社会本位”观的影响下, 人们往往仅把教育者看作是主体,而把学生看做客体,因而就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 其成为了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因而也使教育过程失去了活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想 发挥有效作用,就必须从尊重人的个性出发,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人作为主体的潜 能,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以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为其着力点。首先,它将教 育者和教育对象都看做是主体,即教育者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学生则是进行自我教 育的主体,两者是“主体—主体”的关系,而不是“主体—客体”的关系。其次,注重双主 体的相互作用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响。教育者主体和教育对象主体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共同决定了教育活动的效果。教育者主体对教育对象主体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而教育对 象主体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对于教育者主体来讲则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两者互动,相互 尊重、相互理解和协商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和提高。教育对象主体地位的确 立更 为重要。教育对象主体地位的确立不仅是对以往的被压抑的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更是对人 的本性的尊重。“人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被外力塑造的自然的过程,还是一个自主自决的能 动性创造过程,从生命本体性看待人的可能发展,人的能动性才是人的存在的更根本性的力 量”[5]。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为学生乐于接受,就必须以承认和尊重学生 的主体地位为着力点,以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的主体成熟为目标,以培养他们的 自我教 育能力为推动力。这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 教 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对象”[6]。只有如此,才 能将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动力。

三、实现“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变

1.实现由只讲社会价值向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同时并重的转变

需要指出的是,“以人为本”是对以往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的进一步 完善,它并不是对社会价值的否定和排斥。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促进社会完善的手段, 也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由“社会本位”向“以人为本”转换,首先就是要实现社会 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和平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是为使大学生将其个人发展的目标与社会发展的目标协调一致起来,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是相互依存、彼此促进、相辅相成 的,个体价值的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会对社会的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社会价值的 实现则会在更高的程度上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必备的条件,从而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促进社会的发展,目的仍然是为了人的发展,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 彻底解放,使人实现完全的自由。因此可以说,“以人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真正 意义上的价值的回归。个体价值的凸显会使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更加具体和现实的参照,所以 其实效性也必然会大大增强。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要求我们必须以社会价值为 统领,以个体价值为基础,从关注现实中的个体的视角实施教育活动,使之最终达到个人的 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

2.实现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的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形成双向互动和交流才能产生实际效果。但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采用单向灌输的方式,将学生放在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地位,忽视了学 生的 主动性,也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接受教师的教育,反而容易引起学 生的抵触甚至反感,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对立。随着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尤其 是面对“80后”和“90后”的大学生,这种方式日益暴露出了它的固有的弱点。因此,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变。即使是“灌输”,其方法也要有所创新,要 变硬性灌输为软性灌输,变命令训导式为劝导说服式,变“我说你听”、“我打你通”为相 互交流、平等讨论,并要根据情境与对象的变化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教 师要有平等的意识,要设法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对话,构建起一种积极、悦纳、安全、温暖 的氛围,使学生能感到他们在被尊重、被关爱、被理解,从而在情感、思想和观点等方面就 更易于沟通和接近。这样,通过沟通、交流和讨论,就能引导大学生自觉地进行自我教 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服务,就能使广大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角。同时, 还要从育人的角度出发,想学生之所想,谋学生之所急,解学生之所难,增强教师与学 生的亲和力,从而激发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3.实现由显性教育向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的转变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两种重要的途径,两者相互补充,构成 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体。显性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明显地、直接 地向受教育者表明其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内容,并将特定的思想政治或道德观念灌输给教育 对象的教育;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设法尽量地把思想 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内容等渗透或附载于其他的活动之中,通过比较隐蔽的形式,使受 教育者在无意识间获得某种思想认识或生活经验的教育方式。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大多是通过显性教育的方式来进行的,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 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大规模的集中的课堂教学,来教育学生,使之形成正确的政 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但是,在目前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社会影响作用日趋强化和多元化的 现时代,单一的显性教育的模式已不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要,所以造成了思 想政治 教育实效性的弱化。因此,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课内外、 校内外 的活动之中以及有形和无形的氛围之内,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具体而言,首先,要注重校园物质环境的优化,即在校园建筑、 教学生活设施、文体活动设施、自然与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中体现人文关怀,渗透相应的理 念,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影响。其次,要注意非物质层面的教育资源的开发和 利用,如校园文化、校园氛围、校园舆论、校园传统、校风学风、师生关系、规章制度等, 以使学生在无课堂讲授和无集中灌输的氛围中,仍然能接受教育。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试论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艺术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浇花劳动心得体会(模板17篇) 邮政银行培训心得体会1000字 邮政银行培训内容(大全十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