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信息素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析信息素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小编:

"

论文关建词:信息素养 影响 高校德育 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向社会经济政治和生活各个领域的全面渗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粉一场历史性的变革,一方面网络在给高校德育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从而使得高教德育工作面临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

“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以此概括当前德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虽然有些夸大其辞,却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高校德育课要想被学生选择,取得实效,确实难而又难,尤其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习已打破了传统的观念和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互联网络这个当今信息社会最萦忙最有挑战性、最有活力的系统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新的主要阵地,信息素养已成为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品德、价值导向的重要阵地。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更应适应时代的需要,在新的条件下,实施德育工作的革命。

一、网络时代的发展给德育工作带来的负面影晌

1.外来文化的影响

网络与传统载体的重要区别在于它的开放性,不可控制性,在未来的网络领域没有一个机构和部门能够控制支配信息流向。网络信息的全球化,使人们在网上交换信息的同时,也强烈地感觉到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冲突对抗也已达到空前激烈的程度。

大学阶段恰好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塑造成型的关键时期。所以大量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以及腐朽的生活方式等内容的涌人与泛滥势必会对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大学生已有的思想、价值、文化观念,产生严重影响。

近几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一方面利用武力军事侵略强行干预另一个主权国家,来推行其所谓的“民主”观念,另一方面对其信息传播的有限控制和影响力充分利用,极力向全世界特别是对中国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中国的第四代、第五代人身上,加强在网络领域向中国灌输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文化理念,在网上推行新的政治、文化上的”侵略“政策,这些对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严峻考验。

2.信息污染严重

由于网络文化的不可控制性,公示性、共享性,任何一个人只要拥有一台联网的计算机无需登记,完全胜名就可以接受或传播各种信息。在因特网上汹捅而来的的信息中,充斥着各种不健康甚至反动的东西。一些境外的反动势力,甚至利用因特网恶毒攻击我国政治制度,同时网络里也泛渔若凶杀、打斗、盗窃和诈编等信息,网络犯罪的手段也多种多样,这类信息也快速传送给大学生。所以如果没有健康的思想情操和自觉抵制黄毒诱惑力的坚强意志,一且班人其中,后果不堪设想。

4.网络技术实现了人们交往快捷的梦想

网络把世界变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整体,“地球村”已逐渐成为现实。但在网络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使得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他人与社会接触的机会,长期下去,会使上网者行为冷漠,人际距离疏远,严重的还会出现道德水平下降。

二、网络文化对离校位育工作的积极作用

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即给高校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网上政治思想教育的具体性、形象性和时效性。电脑网络语言具有声色俱全,图文并茂,声情橄汇等特点,可以创造一种活跃、轻松、愉悦的受教育情意,使受教育者在形象、具体、生动直观的教育中,感受得更为深刻全面,这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无法比拟的,同时,受教育者可以随时有针对性地向网站进行咨询,获得其所需知识,使高校大学生不必按规定时间内到规定场所接受教育。"

2.网上教育的相互性、及时性、虚拟性

网上教育的相互性可以使许多学生不受地域的限制,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网络中不论地位、身份、年龄,人人一律平等,交流的形式也是见字不见人,这就可以使学生即使是内向的学生也会毫无顾忌地敞开心扉,发表见解、看法,也可以使教育者从一个侧面了解到更为真实的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进而采取措施加以疏导解决。

3.网络教育开放性

网络教育的覆盖面大,人数众多,范围广,且不受地点时间的限制,故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再者,网络把传统教育中所不能做到的“三位一体”变为现实,即家庭、社会、学校对学生共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连成一体。随时都可以了解学生的情况,共同协调做好教育工作。

三、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1.创造物质条件,抓好必要的基础建设,以正确的思想占领高校网络阵地

当代大学生思想开放,富有好奇心和模仿性,在接受调查的一所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中,上网率达到84 %,这说明大学生已进人网络时代,所以,互联网被称为是第四传媒,名符其实,因此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把建立自己的“校园网”作为当前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网站,一方面加强对学生自己学习的自学能力、上网有度的自护能力以及信息的辨别吸收能力的培训。正如黄干良教授所说的“大学的真正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学会选择辨别吸收信息的能力”。通过设立网上心理咨询、网上聊天、网上访问、交友、网上知识竞赛、学生生活、学习、热线服务等栏目,将正确的马克思的主义思想观点融人其中。使德育内容更加丰富,德育形式更加灵活,学生也愿惫通过网络参与德育活动,其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在一个互动的网络世界里,学生自愿交流自己的心得,校园网站必将成为学生的心灵之家”另一方面,经常围绕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旗帜鲜明地发表评论,进行积极的引导。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内容通过声、光、电等综合手段展现在学生面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样既弘扬了爱国主义、改革开放的主旋律,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2、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近几年来计算机信息产业与互联网络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但对网络道德的研究却严重滞后,所谓网络道德是指在计算机信息网络专门领域中指导人格完善、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特殊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意网络发展的方向和由此所产生的道德问题,要尽快组织全国专家共同编写一本网络伦理教材,把网络法制、网络德育教育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教育学生完成体验自己即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的角色变换”。承担起维护网络社会秩序的重任。

3、培养一支即懂教育又懂网络技术的新型政工队伍

首先,作为学校领导,应首先更新德育理念,改变过去“那种纯说教、单功能”的教育模式,以教师、学生“互动性”形式取而代之的新理念。

其次,破格选拔一批愿意从事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又懂网络的人才,充实政工队伍。

再次,定期对政工队伍进行培训,作为大学的宣传部门更应该担负起这样的职责。

4.完善网络建设,增强网络辅助功能

高校在把大学生的“两课”讲授作为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同时,应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辅助功能,以灵活多变的形式搞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开展网上心理咨询。据调查有5%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但又不愿面对面同大家交流,网络以其虚拟性,隐蔽性以及方便、快捷的方式为学生排扰解难。这对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将会起到很大作用。

热点推荐

上一篇:简论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新途径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手指听课心得(通用7篇) 关于预备党员会议记录怎么写(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