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针对高校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探析

针对高校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探析

小编:

【摘 要】对于艺术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困扰个艺术院校的一个难题,针对此问题,文章通过对艺术生个性特点、行为表现、面临问题的具体分析,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进一步切实有效的对艺术系科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培养符合新时期要求的优秀艺术人才。

【关键词】艺术系科学生;行为表现;教育方法

艺术系科学生作为当代高校中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对于他们的思想教育方法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断想完善的课题,“艺术类学生不好管,辅导员畏难不愿管”已经成为绝大多数高校辅导员的一个共同话题。艺术类学生不但具备当代大学生很多共性,同时也因专业的特殊性即“艺术个性”有别于其他文理科学生。具有这种特殊性的艺术院系应当如何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符合其专业特点,又围绕教育的共性,是摆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管理辅导员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艺术系科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行为表现

(一)思想活跃,富有创造力

艺术类学生个性突出,情感丰富,对于事情的思考充满浪漫色彩,忽视现实基础。由于专业学习要求挖掘自身个性,因此他们热爱自己的专业却对于“集体”比较淡漠,较少关心时事,思想活跃但不够深刻,由于一直以来重视专业性强,因此文化素质理论薄弱。

(二)自我意识强烈

艺术类学生崇尚个性化发展,在班集体表现出集体意识和责任感的缺乏,热衷于“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易导致偏执己见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做事为人上往往表现出较强的个性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散漫随意。

(三)缺乏深入的自我认识

由于艺术类学生专业学习中重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个性培养,长期没有系统的文化课熏陶,家庭条件大多数比较优越,老师在讲课过程当中重课堂轻育人,加上艺术类学生普遍认为“两课”教学没有意义,因此在面对严峻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时,缺乏对自身前途的理性认识,在感情问题上也常常“跟着感觉走”,容易把自己圈在一个人的乌托邦中。

(四)功利主义意识强

艺术类学生在班集体中虽然集体意识薄弱,但是由于他们的情感丰富个性大胆,和辅导员及代课老师的关系往往比较熟悉和亲密,区别于其他文理科学生的实干精神,他们的功利主义意识比较强,喜欢利用情感和关系打动老师,面对集体活动发现一旦对自身发展有利,往往才会表现出极强的主动性。

(五)实践能力强

艺术类学生在高考期间就已经开始独立参加各种考试,接触各种老师和学生,因此他们接触社会较早,因此,进入大学之后较于其他学生他们就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和个性,胆大敢于尝试,社会实践能力较强。此外,部分学生由于优秀的专业技能已经在进入大学期间介入了经济领域,沉浸在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中。

二、艺术系科学生思想特征形成原因

(一)城市学生所占比例大

一般来说,大部分艺术系科学生中,城市学生在学院所占比例要大于其他专业系科,因此大部分艺术类学生的家庭条件相对较好,对于金钱没有概念,因此艺术类学生大多优越感强,比较自信,公众交际较广,在公共场合表现欲强烈。因此便容易形成自我、散漫、吃苦精神差的个性。

(二)专业特点影响较大

艺术类学生从高中开始就要突出专业课的学习,形成鲜明的个性,练就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上授课形式的单独化,他们不容易被纪律和规则所约束。内心世界丰富,心情浮躁,容易脆弱,文化课基础薄弱。

(三)受专业课老师的影响深

艺术类学生的课堂大都以小课的形式授课,因此教师与学生关系很容易变得亲密,教师的文化素养、生活态度、个人魅力很容易对艺术类学生产生直接深刻的影响。

三、艺术系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在尊重“个性”基础上加强“规范教育”

笔者作为艺术类学生辅导员,学生多次反映希望学校对自己同样要求严格,85%以上的艺术类同学反对散漫、迟到、挂科。由此得知,艺术类学生同样渴求一个严谨、规范的教学环境。也因此,艺术系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两难的困境:一方面,艺术类学生渴望规范化的教育环境,另一方面却无限度的要求个性自由,对约束大学生言行的校纪校规逆反强烈。理性上,艺术系科学生懂大局,识大体,明事理。感性上却难以遵循严格谨慎的教育规则和纪律,甚至还会在言行上以反主流为个性追求。由此发现,艺术类学生在道德认识和道理理性上的平衡还有明显距离。如何在尊重艺术类学生“个性”基础上加强“规范化”的教育模式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切勿以个别代替一般,以现象代替本质

凡是看到校园里衣冠邋遢奇异,男生一头长发女生耳钉鼻环的,老师们都会认为肯定是艺术系科的学生。很多艺术类学生都被定义为言行怪异、打扮夸张、行为散漫。当然,这样的一种看法可以理解,艺术类学生内在的感情充沛和独特思维会通过外在的穿衣打扮表现出来,但是经过笔者教学观察,这种有着强烈外在表现欲学生只是少数,并不具有普遍性。当问及艺术学生对于“艺术类学生行为怪异奇装异服”的看法时,90%以上的同学都觉得艺术类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一样,无本质区别,自身的个性不是在刻意模仿或者故意另类于他人,而是在长期艺术的熏陶下自然形成。在对艺术类学生进行教育时应该避免戴着“有色眼镜”,应该首先认识到艺术类学生首先是“学生”,其次是学习“艺术”的学生。

很多高校辅导员老师一听到“艺术生”,都会觉得这些学生难管教,不愿管或者放任自流,像前文提到的“行为怪异、奇装异服”都成为老师眼里“艺术生”的代名词。因此,笔者认为,在对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思路上应该避免以下几点:首先是以个别代替一般。艺术学生大部分都是普通大学生,普通的家庭背景,对于专业兴趣浓厚,甚至有的学生在学习上更加要求进步。与常规大学规范发生偏离的学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点上的问题不应放大,面上的成绩不能忽视。其次,不要以现象代替本质。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本来就提倡个性的多样化,因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的不同,每个人的审美方式都不尽相同。在法理允许的范围内,个人的穿戴和言行及时夸张怪异些,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其本质。再次,不应以单一的标准来评定艺术系科学生多样化的个性。

四、提高艺术系科学生思想政治修养的教育方式

(一)实行情感管理,因势利导,尊重学生的个性价值

艺术来源于生活,它用具体的表象来传达抽象思维,再现感性的真实生活。因此,艺术生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他们更加注重感性、直观的效果。因此对于艺术类学生,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当“以情动人、情感化人”,“施之以爱,动之以情”,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基础上,令其在学习生活中能够信任辅导员老师,得到鼓励和鞭策。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人的个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情绪等炼成的最复杂的合金,不了解这一切就谈不上教育。”由此,对于个性强烈,内心脆弱的艺术生,任何强制约束的外在管理都不能成为其转变个性的动力,情感化、人性化的教育方式才最适合艺术系科学生,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善于激发学生自我感知、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的主体意识,多进行情感交流而达到思想沟通,将教育方式“艺术化”。

(二)掌握艺术学生心理特点,对症下药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把握好艺术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在新生入校之际就加强校规校纪的宣传,通过强化手段使学生形成思想定势。统一要求与发展个性相结合,通过规章制度严格管理艺术生的同时通过思想教育使其学会自律。其次应该利用艺术生实践能力强,多开展有特色的学生活动,活跃班级文化,用艺术的形式宣扬健康积极的人生观,是艺术生在活动策划中得到学校的认可,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通过活动也可以增强艺术生的集体意识,通过荣誉和肯定实现他们对班集体的归属感。

(三)人格魅力的感召

思想政治辅导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是和学生最亲近的老师,是学生最容易效仿的对象,辅导员的价值观、人生观会直接影响学生。尤其是艺术类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因此,辅导员首先应当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格修养,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处处为学生做出表率,用积极乐观的行动力去影响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辅导员老师首先要做到。

(四)加强艺术生文化素养教育

由于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文化素养偏低的问题,在抓好他们在校的文化课的同时,要加强“两课”的学习和文学、美学、社会学、哲学等课程的学习。艺术院系应当多组织人文讲座,丰富艺术学生的文化生活,逐渐提高艺术生文化素养,正所谓“润物细无声”,提高艺术生文化素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而不能流于表面,学校应当坚持鼓励艺术生,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道德素质的影响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智网工程工作年度总结优秀 干部心得体会及感悟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