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试析“微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转变

试析“微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转变

小编:

"

论文摘要:“微时代”的到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机制提出了挑战,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从实体型思维转向关系型思维,从主客分离型思维转向主客统一型思维,从静止型思维转向过程型思维,从灌输型思维转向体验型思维,从形式说教型思维转向情感内化型思维。

论文关键词: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转变

微博作为一种开放式互联网社交平台自2006年诞生以来就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尤其是受到青年网民的追捧。发展到今天,微博已经成为一种网络文化现象,在高校大学生中“全民织‘围脖’”的景象蔚为壮观,微博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信息圈、交际圈、舆论圈、娱乐圈。在微博以其强大的功能将言论引向深入自由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方式必须改变,以直面这一鲜活存在且呈爆发式发展的教育背景。

一、“微时代”的即时交互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挑战

微博具有即时交互性的特点。只要有发布的终端设备,对问题不需要做深入的思考,不需要系统的组织语言,就可以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发布到网络上。再加上现代手机强大的智能功能,微博可以做到随时随地的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直播上网,这些信息还可以通过“关注”功能迅速扩大传播范围,甚至形成具有强大影响力、号召力的社会舆情。这种信息的即时网状传播,虽然使个体意志得到了充分的张扬,但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信息的不可测、不可控。在“人人都能发出声音,人人都能被关注”的微时代,大学生这个处于特殊环境、特殊年龄、特殊心理的群体,成为对各类文化观念嬗变最为敏感的群体。在微博中,大学生接触到各类形形色色的信息,其中也包括各种社会思潮,甚至虚假信息。于是,课堂不再是获取信息的单一向度,教师不再是理性的传统代言,学生可以凭自己的主观感受自由选择“言论导师”、“励志偶像”。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并非想要把学生培养成整齐划一的盛满美德的模具,把教师塑造成拥有权威、不可置疑的完美先生,但是,毋庸置疑,在学生还没有系统地学习和深入地接触到主流价值观时,“微时代”的信息交互与开放,无疑会干扰大学生对事物的判断,造成对主流价值取向的误读、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缺失。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种观察方法并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而且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现实的个人”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和出发点,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研究人、培养人、发展人的一门学科,更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在今天,“现实的个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生活在“微时代”的个人。如果我们还固守着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不能从已经变化了的“现实的个人”出发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何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微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转变的启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思维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效果,“微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方式要实现五个转变。

1.实体型思维转向关系型思维

众所周知,西方哲学研究的旨归即对实体的追问,这源自于本体论哲学和认识论哲学的“形而上”的追求。曾几何时,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哲学和智慧的发展,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哲学问题的深入,实体思维日益暴露出其缺陷。“实体思维即以‘实体’看待事物的方式,以这种思维方式看待事物,事物由若干个实体构成。这些实体彼此不相关联,每个个体是孤立的、固定的、静止的。事物间的关系是一种外部联系,不是发自于事物的内部。”[2]这种实体型思维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呈现表征就是追求教育中的一个最高实体、一种绝对者,欲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规律;其思维逻辑就是二元对立、非此即彼。实体型思维方式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被教育者理解的单一化、简单化、固定化,看不到人与环境、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四重关系,看似是最重视人的教育,而实际效果却是“人”仅仅被赋予了政治的手段,远离了价值的诉求。被教育者距离自我、距离社会渐行渐远,成为与周围事物“绝缘”的孤立存在的名副其实的“被”教育者。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并非是“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的,人类正是通过活动形成了客观的社会关系,进而又在这种社会关系中形成、完善自己的性格特点、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的存在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思想政治教育理应是“关系中”的教育活动。由此可见,关系思维是马克思哲学中的一种本原思维方式。“具体地说,就是理解一个事物时,不是从此事物去理解此事物,而是从与此事物相关的他事物去理解此事物,即从彼事物的存在去把握相关的此事物,或从此事物的存在去把握相关的彼事物。”21世纪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微时代”的即时交互性,在互动关系中动态追问“人成为怎样的人”、“人怎样成为人”,利用各种介质的互渗互斥发挥对被教育者的导引作用。思想政治教育需从“不食人间烟火”回落到“凡尘俗世”,与现实的世界相联系,与现实世界的个人相联系。重视“现实的个人”的需求、尊严、价值和发展。"

2.主客分离型思维转向主客统一型思维

实体思维在教育实验研究中预设了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分离。主客分离、对立的思维模式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它把主客体当成对立的、分离的,看不到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表现为教育者把被教育者当成纯粹的管控对象和施教对象,对其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只管“传经”不管“入心”。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很少交流或者没有交流,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际脱离,没有针对被教育者关心的热点问题和思想实际,无的放矢,一厢情愿。

主客统一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马克思特别指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们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只有从这种普遍的相互作用出发,我们才能达到现实的因果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客体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这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清醒的认识到,一方面要在工作中注重和受教者谈心、交流、对话,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采用互动、对话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受教客体也可以转化为主体。古有孔子所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今有毛泽东所讲要当好先生,先当学生。这些至理名言都深刻反映了教学相长、主客统一的思想。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不宜做长官,而应是一个有头脑的服务生的角色。我们不能只按教育者的意志和观念去塑造学生,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需求,应把大学生当做平等对话的主体,充分利用微博的即时交互性,引导其学习、修养。教育者与受教者的关系应是在人格上平等融洽相处的新型伙伴关系。

3.静止型思维转向过程型思维

过程型思维是关系型思维的一种动态表现。马克思历史生成的观点明示我们,世界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自然、社会、思维、个人都作为过程而存在。正因为“现实的个人”存在于现实的、可感知的、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关系之中,所以他才是能动的、活生生的、持续的存在。从赫拉克利特的“无物常住,一切皆流”到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再到怀特海的过程哲学,莫不投射着这种哲学光芒。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的过程型思维,更是实现了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只要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一切都存在而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生成和消逝。”“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这些经典而又深邃的阐释,都为我们理解“社会化的人”,理解“人化的社会”找到了入口。

与过程思维相对的是静止型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只关注“是什么”的问题,而不关注“怎样生成”的问题。其结果是道德成为一种预设的目的、技能,静止的过程,僵化的体系,而非靠精神、感情、意识的智慧因素去获取的品性。“道德与生活被割裂了,人被物化了,道德教育让位于道德知识教育,工具合理性僭越了价值合理性,科学的霸权遮蔽了鲜活的生活世界。”培养出一大批只会考试而不会“做人”的人。过程思维打破了这种僵化和静止的道德教育模式,注重用动态的、生成性思维去考量处于历史境遇中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对象,尤其是要注重处于“微时代”下的大学生群体,从“micro blog”不断变化的思想和情感,去实施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才可以有的放矢,才可以有成效。

4.灌输型思维转向体验型思维

目前,在我国各个行业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总体上来讲还是一种“灌输”的思维模式。“灌输论”是由列宁提出来的,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工人不可能自发产生社会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列宁所提出的从外面灌输是指“从经济斗争范围外面”向工人灌输人们原来不了解的先进政治思想和“从工人同厂主的关系范围外面灌输给工人”阶级意识,使工人阶级知道自己的历史使命。列宁“灌输论”产生在俄国经济派“自发论”极其泛滥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笔者绝对不是否认建国以来我们坚持向青年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法曾经对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起到重要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21世纪,在文化濡化与场域视域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和对象都和列宁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实的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状态,他们的生活实践和所处的社会关系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型思维应适时的转向体验型思维。

体验型思维方式强调“行”的过程,就是重视“现实的个人”的过程。中国古人推崇浃洽之功,即在义理融会畅达的基础上,经由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之后,身体力行中获得的一种体验,已熟的经书义理与实践操履相结合,在交融印证中获得对于义理的真切感受,身心与义理水乳交融。思想政治教育也应遵循这个思路,“微时代”的到来虽然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挑战,但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微博也可以为我所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微博上搭建思政教育的平台。“微时代”下我们可以尝试教育目标更贴近教育对象的生活实际,教育内容避免“宏大叙事”或“绝对真理”的灌输,克服单纯政治化、功利化的倾向,走出一条务实、亲民的教育之路,从小处入手,从身边做起,从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着力,力争润物无声。“微时代”下的体验型思维可以保持政治教育强烈的渗透性和持久性,增加政治教育的覆盖面,使人们在良好的大小氛围中接受精神的洗礼。

5.形式说教型思维转向情感内化型思维

马克思在《形态》中批判费尔巴哈时指出:“他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现实的个人”不是抽象的个人,是鲜活的生活在当下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情绪体验,有自己的爱恨情仇。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维却把“现实的人”最为丰富的生命情感排斥在教学之外。忽视生命情感的教育,说教是唯一的形式,而这似乎永远不能达到相依相融、和谐共生的景象。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情感效应,它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的认知过程和情感养成过程始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是在认知活动的准备阶段,还是在进行阶段或结束阶段,受教育者的认知过程与情感培养过程始终是交织在一起的。而我们以往的思想教育在目标定位、内容体系、教育方式方法上都过于强调“主体—客体”的单向注入过程,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情感内化的思维范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超越困境的新视角。我们在情感型思维转换的过程中首先要关注师爱的情感效应。“亲其师,信其道”是中国古人的思想,今天我们重温这句话,感慨万千。爱,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是打开受教育者心灵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施教者这种特有的爱的情感是教育要求内化的催化剂。只有对受教育者献上爱心,才能赢得他们的尊重、信任和亲近,才能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础,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其次还要关注期望的情感效应,共同的愿景能唤起人们内心的希望,并具有一种内在的张力使得全体成员具有神圣的使命感和为其奉献的精神;它是情感交流中的理性思考,是情感、认同与努力三者有机结合形成的,具有更强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教育家要从多方面来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在多方面来了解学生。“微时代”不仅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情感沟通与交流的平台。这种沟通还是一种师生精神相遇的过程,彼此走进各自的精神世界,在相遇中创生着关爱与和谐,在相遇中感动彼此,接受彼此。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试析大学精神推进大连人文素质教育对策的思考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发展对象思想汇报以上 矛盾论研读报告(通用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