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简析从接受心理谈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简析从接受心理谈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小编:

"

[论文摘要]文章在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基础上,探索了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资源优势,服务优势、环境优势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

[论文关键词]接受心理 高校图书馆 思想政治教育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来,高校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采取了大量有效措施,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任何教育目标的实现都是建立在被教育者接受和内化的基础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从接受心理出发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和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在知识获取、情感培养、习惯养成等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全过程中,把教育内化为思想、情感、意志,外化为语言和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始终面临的重要课题。其中,在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基础上,探索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措施,丰富其形式和内容,发挥其功能和作用,是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分析

教育者施加的任何教育影响只有经过被教育者的接受,才能转化为内在的思想转变和外在的行为改变,因此,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和是否见效的决定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里的接受活动,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接受主体出于自身的需要,在环境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通过有效地接受社会和社会群体的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就可以内化为接受主体品德思想并外化为品德行为。”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是一个思想内化和行为外化的辨证过程,是在被教育者的需求、认知和情感心理作用下的接受过程。

(一)需求心理

马克思将人的需求分为生存需求、享受需求和发展需求。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可分为六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健康型自我实现的需求和超越型自我实现的需求。南此可见,“需要是人类心理结构中最根本的东西,是人类个体和整个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学生对未来充满着美好憧憬,希望通过大学学习,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良好的知识技能、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的高素质人才。因此,知识需求、健康需求、荣誉需求、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等构成了大学生需求心理,这种需求心理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这些美好需求心理的引导和激发。

(二)认知心理

马克思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皮亚杰认为,认知的结构既不是在客体中预先形成了的,也不是在主体预先形成的。认知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密地联结起来的理论来说明。认知结构是我们理解世界和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系统,是一个顺应、同化、重构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可见,人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体验、积淀的过程。个体的政治、思想、道德等认识都是由社会存在经过人脑的反映及一系列心理过程而形成的观念,是一个接受和认同的心理转化过程。急剧膨胀的信息对于思维敏捷、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来说,既能引发他们深层次的思考,又容易使他们在思想上产生迷惘。大学是人生的重要成长期,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心理具有不稳定、多变化、可塑性强的特点。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时代变化和大学生思想实际,把握大学生认知心理规律,科学引导。

(三)情感心理

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外界事物所引起的爱、憎、愉快、不愉快、惧怕等的心理状态。情感是心理的动力因素,是以个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和对客观事物表示爱憎好恶的内心体验。强烈美好的情感可以舒展情怀、净化心灵、催人奋进,形成较强的共鸣和认同。良好的情感交流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具有强烈的内驱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当代大学生常常因为愿望的满足或情感的认同而欢欣鼓舞,也会因一时的不满而悲观失望。他们的情感易于外露,但有时也表现为内向性和闭锁性。因此,大学生的情感具有积极性、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等特征。这都需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情感因素,用美好的情感去感化他们的思想、影响他们的行为。 "

二、从接受心理谈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措施

图书馆作为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高雅的人文环境、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和高素质的馆员队伍,这都为图书馆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能和优势。

(一)从需求心理出发优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 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激发求知欲。知识需求是大学生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之一,用优秀的书刊文献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就要求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上,一方面要加强专业文献的购置,满足大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加强新书、畅销书等人文科学类书籍的购置和推介。图书馆可以设置新书、畅销书展阅室,便于大学生了解最新的知识信息。大学生可以在阅读中接受知识的、政治的、心理的、哲理的等多方面的人文素质教育,这既可以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和人文素质,又可以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的成功欲。

(二)从认知心理出发优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 强化知识引导。知识学习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和前提,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从知识教育入手,通过科学的知识引导,培养和健全大学生的认知心理,为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而图书是政治、思想、文化的载体,大学生通过在图书馆阅读、学习而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政治思想。因此,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和学科结构成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发挥高校图书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知识引导作用,需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其一,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相关文献建设,加大哲学、文史、美学、艺术、科学史、名人传记等图书和电子文献的购置,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和政治思想的培养;其二,加强文献资源的宣传、教育、推介,充分利用信息检索课程和数据库使用讲座,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快捷获取知识的能力,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其三,充分利用图书馆文献和场地,开设人文知识库或人文知识讲堂,主动参与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 注重网络引导。当代大学生是在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喜欢在网络中通过争论和碰撞形成自己的观点,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还停留在单向的灌输上,就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和抵触。因此,网络引导已经成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途径。高校图书馆主页理应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建设丰富的网络栏目,弘扬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旋律,为建设健康向上的主流校园文化提供大力的资源和智力支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为此,高校图书馆应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建设高雅的网络育人环境,把有思想、有新意、有风格、有情感的文化内容传播给学生,让图书馆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阵地;开办有特色的网络栏目,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给予大学生自主学习和自由交流的空间和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3 加强实践引导。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最本质基础和检验标准。高校图书馆也应成为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通过勤工助学、学生志愿者服务、创新学分等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主动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例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已经将多数书库和阅览室书架管理权让渡给了勤工助学的大学生;很多高校图书馆也开始让学生志愿者来管理学生用存包柜,实现图书馆存包柜的自我管理与利用;很多图书馆对学生开放了图书的加工、编目、流通等业务环节。大学生通过在图书馆的实践活动,既可以零距离地接触图书,也可以从中体会图书馆馆员的辛劳,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在实践中增强他们的思想政治认知心理。

(三)从情感心理出发优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 发挥馆员示范作用。情感接受是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条件,教育者的言传身教是情感教育的主要方式,也是大学生政治思想品质形成的主导因素。因此,图书馆思想政治的情感教育首先需要馆员“以语言美、仪表美、气质美等人格力量来有选择性地、有目的地影响学生、教育学生”,用高尚的行为和热情的服务给予学生指导、关心和鼓励,与大学生多交流、多沟通,在情感上与大学生拉近距离、产生共鸣,用情感的“共鸣点”取得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同化效应”。这就需要:一是提高馆员的综合文化素质,馆员既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又要不断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以渊博知识和良好素质启发和影响大学生;二是培养馆员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要求馆员着装庄重得体,语言文明礼貌,服务热情周到,以良好形象和优雅举止为大学生提供示范和表率;三是提高馆员的文明服务水平,用微笑、关心、热情传递文明的信息。

2 发挥高雅人文环境的影响作用。情感接受的另一个条件就是环境的影响和认同。高校图书馆应以干净整洁的学习场所、浓郁的学习氛围、宁静典雅的人文环境愉悦读者身心,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大学生。在信息社会,图书馆既要注重传统物理空间的环境布设和人文氛围,用宁静、儒雅和灵秀的环境美来感染和熏陶读者,也要注重网络环境的设计和布展,把美的元素渗透到图书馆网络中,用优美的网络环境培养大学生的高尚情操,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大学生对美的情感享受和追求之中。

3 发挥个性化服务的辐射作用。情感接受的另一条途径就是通过对教育者的主动关心和个性化服务,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个性化服务对大学生开展个性化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和实效性。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不断创新读者个性化服务形式,充分利用文献资源优势,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设定服务内容,主动开展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为目的的全方位服务。当前比较成熟的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有图书预约、续借、催还等短信服务,网络交互式读者咨询服务,文献传递服务,定题服务等,这些服务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个性化文献需求。同时图书馆还可通过拓展读者服务渠道、延伸服务范围、满足个别读者的特殊需求等方式,让读者深感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人性化。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可以让大学生在方便自己的同时感受到服务他人的价值,对培养大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奉献精神起到了重要的辐射作用。

总之,高校图书馆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基地,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书馆工作者应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了解大学生的心理接受机制和规律,掌握教育规律,创新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服务优势、环境优势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

热点推荐

上一篇:关于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法律问题初探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最新小学生食品安全班会主持词(优秀6篇) 2023年爬红山的日记(十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