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简论高校贫困生职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简论高校贫困生职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小编:

"

[论文摘要]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贫困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阐述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贫困生职业指导的意义,分析了影响贫困生成功就业的思想因素,从树立科学就业观,优化教育内容,完善教育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贫困生职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

[论文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职业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导致高等教育“大众化”,由此引发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我国高校在贫困生的教育成长中更多注重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的教育,而淡化思想心理方面的教育。目前的国内就业形势给贫困生在职业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带来了巨大的反差,主要原因是在职业指导教育中对贫困生的思想价值观的引导和就业服务之间缺乏统筹兼顾,即使把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也只是流于形式不见实效,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职业指导中不能有效发挥。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必须把职业指导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方法,形成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拓宽高校贫困生的就业视阈。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贫困生职业指导中的重要意义

胡锦涛同志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前,求职难、就业难、高校贫困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已引发不少在校贫困生对未来就业的担忧,无形的就业压力使部分贫困生从思想上害怕毕业,患上了就业恐惧症,从而引发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在职业指导中可以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它通过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调节,促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我,转变就业观念,帮助其解决在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思想、心理等问题;推动他们在职业指导教育中了解就业政策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不进则退的道理,去唤醒其忧患意识,科学规划职业生涯。高校在贫困生职业指导中应该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在注重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教育的过程中适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渗入高校贫困生职业指导,这有利于帮助贫困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和正确的择业观,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现实,始终充满激情,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努力奋斗。

二、影响高校贫困生成功就业的思想成因

2.高校部分贫困生就业期望值过高。“贫困生就业思想动态”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0.1%的贫困生选择去大中城市,23.8%选择去国家机关事业单位,19.2%选择去国有大中型企业、合资公司,12.9%选择去西部或基层,选择民营企业、自主创业和选择去农村的总共仅有4%。另外,在对“就业工资待遇水平”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工资待遇要求普遍较高,在回答“期望工薪”时,约63.2%的人选择1000~3000元,33%的人选择3000元以上,仅有3.8%的人满足600~1000元的工薪。这些贫困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期望值比非贫困学生还高,他们更看中的是一些大机关、大企业、大城市,并期望找份高薪水、待遇好、环境好的工作来改变家庭困境。但大多数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待遇低于学生的预期,这种待遇的差距让贫困生在就业时挑三拣四,错失就业机会。

3.高校部分贫困生在就业地区选择上有观念偏好。对于从农村来到城市上大学的贫困生,他们切身体验了农村和城市的生活、工作环境,感受到了城市的优越性,看到了二者之间的巨大反差。他们毕业后一心想在城市找工作,不愿意到西部偏远地区或艰苦行业就业。少数贫困生认为自己是“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能够考上大学是非常了不起的事,就应当到大城市、国家机关等体面的单位去上班,这种极端观念使得他们对就业地区有选择偏好,偏向去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然而这些大城市和发达地区一般都是人才济济,就业竞争激烈,相对而言,西部等偏远地区人才紧缺,虽然国家出台多项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偏远地区就业,但是不少就业困难的学生仍执意要留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就业,从而影响其个人才华的施展,也满足不了专业就业的需求。

4.高校部分贫困生就业主动性不强。高校部分贫困生“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他们不积极创造条件去主动就业,而是过分依赖父母,靠找关系就业,坐享其成。还有的因为自己专业基础薄弱,综合能力不强,心理压力过大,不想主动去找工作,害怕应聘时被拒绝,于是寄希望于学校,希望学校帮助推荐就业。 "

<>

三、高校贫困生职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贫困生职业指导的全过程,是做好职业指导工作的核心。深入探索高校贫困生职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有利于帮助贫困生顺利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树立科学就业观,是高校贫困生职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随着就业优先战略的提出和社会经济转型的推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对“以人为本”思想有了深刻的理解,“以人为本”为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贫困生职业指导中的作用指明了方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更新就业观念,引导他们献身于国家建设事业,把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紧密结合起来,使他们充满信心,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不断提升就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把创新精神巧妙地渗透到职业发展规划中,增强就业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做到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完美统一。同时,高校要对贫困生开展党情、国情、民情以及社会发展规律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爱党热情,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我国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努力在思想认识的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此外,高校要积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指导工作相结合的模式,促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和现实,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更新传统就业观念,与时俱进,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择业观,鼓励他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2.优化教育内容,是高校贫困生职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就业优先战略,这就要求高校在职业指导工作中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优化教育内容与形式。首先,要立足国情开展就业形势与政策的宣传工作。帮助贫困大学生认清目前的社会形势。目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出现了地区、行业发展不均衡和就业难等社会问题。祖国西部偏远地区、农村基层和部分行业发展急需大量人才去建功立业。因此,在职业指导教育中要大力加强国情教育宣传,帮助贫困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科学、正确的就业观。其次,强化在职业指导中的就业观教育。当前大学生就业已走向大众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贫困生要结合当前形势,扩大就业选择的区域和行业范围,适度调整职业理想、价值取向等。高校要充分运用相关职业指导理论帮助贫困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他们选择既适合自身,又符合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第三,务必在职业指导中提升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在贫困生职业指导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诚信道德教育、合作意识教育、团队观念教育、纪律观念教育等来提高职业道德教育效果,有利于贫困生根据社会需求就业,促进其调整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加快贫困生就业进程,解决就业难问题。

3.完善教育机制,是高校贫困生职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努力打造全程化的职业指导教育体系,积极创造良好的职业指导环境,提升职业指导工作队伍的素质,构建立体式职业指导平台,逐渐建立并完善贫困生职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随着当前职业指导工作的不断发展,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贫困生职业指导工作应从新生入校开始抓,分年级分阶段指导,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建立全程化指导体系。积极创造良好的职业指导环境是职业指导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一方面要利用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引导贫困生顺利就业;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就业文化氛围和舆论氛围。同时,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职业指导老师的工作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主导作用。拥有一支结构合理、自身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职业指导工作队伍,可以在职业指导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构建立体职业指导平台,要充分利用校内学生社区、网络、广播、社会实践、学生管理等载体,通过这些平台与贫困生经常互动,进而影响他们的思想,改变贫困生落后、不科学的思想观念。高校要有效运用各种载体,使思想政治教育在贫困生职业指导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健全人格的创新型人才。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贫困生职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其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心理健康与成功就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其事业能否成功的重要保障,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是使贫困生成人成才的需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培养优良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帮助贫困生顺利、成功就业。高校要在职业指导中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全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生活、学习、交往、求职与择业等各个方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分析实际生活的案例,帮助贫困生从容地面对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考验,提升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同时也要针对个体和群体的不同需求开展个性化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还要做好贫困生资助、求职技能培训、职业指导与服务等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缓解各方面的压力,排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因此,在高校贫困生职业指导中,把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心理素质的培养、意志的磨炼是一项极其必要的工作。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试析第一次进口替代时期台湾经济复苏与职教改革略论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