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透析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透析

小编:

"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

论文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主要体现在精神厌食、自我意识的封闭性、思想道德认识的不确定性和政治信仰的模糊性、务实性。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教学方法及手段单一、教育过程缺乏情感性、可信性。可以通过重视思想动态预测与大学生的主体需要;推进课程改革,减少教育内容的重复性、盲目性;增强教育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及教育过程的情感性、互动性;增加教育者的可信性等措施,对其“逆反心理”的产生进行有效抑制。

近年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继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之后,2005年又相继出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这些文件的出台,一方面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反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一种现象不得不重视,那就是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它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一大障碍,如果对此认识不当,解决不力,则必然会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征

一般认为,“逆反心理”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出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有人把它理解为偏激、攻击、独立意向、反对权威、拒绝服从等。就目前来讲,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的精神厌食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会“食多生厌”,即使是再好的食物,人吃多了,也会产生厌倦的情绪。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也是一样,同一时期确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如果在内容上、形式上出现频繁重复的话,在表面上看是在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但在学生的心理上会产生精神厌食,对社会主流观点及主导倾向冷漠,甚至抗拒,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心理排斥,而去模仿和接受社会中流行的时髦的表层文化思想和行为方式,这样很容易产生副作用。

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封闭性

3.大学生思想道德认识的不确定性

一个人要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必须要经历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转化,其中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等心理因素在此过程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道德情感,它起着催化、强化作用。然而在网络文化下,社会生活的复杂多变,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大学生的德育信息往往是多途径的、多渠道的,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出现多层次性、波动性、不确定性,一些学生时而会激情满怀,信心十足,时而会情绪低落,萎靡不振,出现偏激行为,逃避现实,对他人和集体采取对立情绪,对先进人物与事迹进行否定与曲解,对善意的批评反感、抗拒。

4.大学生政治信仰的模糊性、务实性

二、大学生“逆反心理”探源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主动施教与受教育者能动受教的“双向互动”过程,是内在转化与外部制约的统一过程。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也是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客观因素的影响

人的思想品德是精神形态和行为形态相统一的社会存在,是社会的产物。它不仅受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而且也受到社会精神生活因素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个人主义思想的蔓延,对马克思主义所奉行的集体主义原则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大潮中,大学生们切身感受到金钱的巨大力量,部分大学生把金钱的力量片面夸大,当成是一个人人格、尊严和价值的表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倡高水平道德规范与社会低水平的道德行为的反差,自身道德认识的崇高与实际行为实践的平庸的反差,使大学生的思想经常充满着矛盾,困惑与冲突。在人生价值观、道德观及审美观上,表现出多视角、多样性,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出现反复性、复杂性,从而增加了教育的难度。

另外,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国与国之间的疆界正在打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正在拆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仗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传媒,不断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特别是加强了对青年大学生思想的影响。这种异质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维持社会向心力的凝聚因素,改变着人们的基本政治观念,改变着公众对本国政治制度及政治领导的评判标准,对我们的民族精神构成了巨大冲击。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不仅引起了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淡漠和忧虑,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转而羡慕、崇拜资本主义,这也是造成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的又一外在原因。

2.教育者自身的因素

(1)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由于课程设置与教材内容的重复性、滞后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现实脱节。许多教师不注重深入浅出,泛泛地讲一些大而空的理论,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激情,脱离实际,空洞乏味,学生没有时间思考,只是一味的记笔记,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断章取义,再加上信息传递不及时,对于热门话题、热点问题的释疑,往往在事过境迁的情况下进行,造成教育不适时,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感,达不到应有的育人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实际,回归社会生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如果墨守成规,教条主义严重,在阐释社会的黑暗现象时表现的苍白无力,容易给人留下没有实用价值的印象。

(2)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性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主要是我讲你听的“满堂灌”,往往是教师的嘴,学生的耳,教师滔滔讲,学生静静听。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作为公共必修课,一般采用大课形式,学生人数过多,课堂纪律与教学秩序混乱,直接影响教师的授课情绪,更谈不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另外,一些教师为了迎合学生,课堂跑题,胡侃神聊一通之后,实质内容一带而过。这种授课模式尽管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影响学生必要信息量的接收,学生听完之后往往是一无所获,真正学到的知识并不多,于是大部分同学认为开设这些课程过于形式化。

(3)教育过程缺乏情感性、可信性教育者带有“官气”,权威性地兜售教育内容,与学生之间缺乏“亲和力”,缺乏可信度。一般来讲,身教与言教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形式,两者互为条件,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正如韦政通先生说:“如果一个社会在道德教学中偏重言辞,缺乏实践模范,或者教的是一套,社会上普遍行的又是另一套,那么这个社会就产生了道德危机”。这样会导致学生对教育者的权威性及信源的可信性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学生对所讲内容的认同、接受和实践,这样再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也很难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大学生的心理因素

影响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心理因素纷繁复杂,一般来讲,把它分为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个性心理是形成大学生“逆反心理”最重要的心理因素。所谓个性心理是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一般是指个体在能力、气质、性格、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仰、世界观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在个体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世界观是个性心理倾向的集中表现,是个性心理的核心,影响着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选择、接受或排斥,因此,不同的世界观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受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加之作为社会个体的大学生,从小在思想品德方面就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种渠道的教育和影响,这种教育和影响的负面作用在个体意识里积淀下来,形成动态的认知结构、情感意识和行为定式,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客观的心理障碍。

另外,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抗拒,是源于其自身的不平衡状态而引发的,当前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面对学习、升学、就业、恋爱、人际关系等很多问题,在心理上有着许多困惑与无奈,如果长时间陷于这种状态,就会导致个体自我意识封闭,这样就无法接受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抑制

要有效抑制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就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用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确立新的教育理念,突出新的教育内容,拓展新的教育模式。

1. 重视思想动态预测。破除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封闭性

准确预测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疏导和化解工作,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有利于预防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对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封闭性,必须从心理教育入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穿透力,真正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同时教育者要帮助大学生逐渐完善自我体验、自我控制机制,使其人格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消除自我意识封闭性障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力。

2.重视大学生的主体需要,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研究大学生的心理需要是有效抑制其“逆反心理”产生的出发点。所以重视研究大学生的主体需要,帮助其建立合理的需要结构就尤显重要了。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不论是“内化”还是“外化”,离开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内化”和“外化”过程都难以完成,思想转化难以实现,更谈不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这不仅有利于思想品德的形成,而且也有利于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

3.推进课程改革,减少教育内容的重复性、盲目性

本着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兴趣,贴近学生的专业学习,贴近学生的关注热点等原则,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改革,减少教育内容的重复性、盲目性,使教育内容体现时代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基本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但教材本身的相对稳定性与社会发展的变动性之间总是存在矛盾,这就要求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选择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和他们密切相关的教育内容。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不断注入新的内容,传递新的信息,努力回答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及与自身相关的问题,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减少教育的盲目性。

4.教育方式、方法力求多样性

在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时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状况和需要。对大学生来讲,其自我意识逐渐形成,有一定的道德选择和判断能力,“自律”能力加强,可以进行自我教育,说理教育以及社会实践等方法。人的思想品德是在实践中形成与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是和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效性关键是要能探讨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尽量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要求,摒弃那种简单灌输与乏味说教,把理论探讨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与判断,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使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抽象的理论,而是切实的体验与感受。

5.增强教育过程的情感性、互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接受过程,不是教育者的单边活动或学生的单边接受,而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而人是有感情的。情感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催化、强化作用,情感是沟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灵的桥梁,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特殊载体,是感化人心灵的特殊力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首先感受的是教育者的情感。因此,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应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排除任何辈分、职务、权力等障碍,放下架子,以诚相待,这样才能产生亲和性。授课时饱含丰富的情感,从而牵动学生的思绪,让学生在爱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高尚情感的熏陶,达到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理想互动,心理共鸣与情感交融。

6.增加教育者的可信性

增加教育者的可信性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大学生能否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要看教育者的人格力量是否得到开发,人格影响是否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一致。因此,必须加强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一方面,过硬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有赖于党和政府的关心与培养。通过采取切实措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规划、教育、培训工作,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应当给予合理关注。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自身修养,刻苦学习,勇于实践,提升自己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业务能力,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做有心人,真正做大学生的良师益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

热点推荐

上一篇:大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逆反心理及其消解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辱骂老师检讨书写 领导发言废话文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