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与创造性

浅谈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与创造性

小编:

"

论文关键词: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 逆反心理 创造性

论文摘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容回避的。逆反心理有消极表现形态和积极表现形态,以往逆反心理研究多是关注逆反心理的消极表现形态.而对逆反心理的积极表现形态研究甚少。从2个视角研究逆反心理的表现形态,阐述逆反心理与创造性的关系,说明积极逆反心理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大学生逆反心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逆反心理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有消极和积极两种表现形态。逆反心理的消极表现形态只注重形式,带有盲目性,在形式上为抵制而抵制,这种逆反心理影响正常的信息传达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而逆反心理的积极表现形态有自己的思维视野和想法,能够求疑而不迷信权威.不满足于现象罗列、现有的结论,而要求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求有理论的深度,敢于假设、善于联想、富于想象、勇于探索和实践验证。是内容上的有根据的理性的逆反心理,对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品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逆反心理的一般表述

教育心理学认为,逆反心理是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厌倦、反感,做出与该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抵触情绪和倾向。一般认为,逆反心理是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在特定的教育情形下产生的认知和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是导致受教育者对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等产生与教育目的、教育方向相反的一种心态。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逆反心理可以描述为:反复多次的无效组织或对同一事物几次不同的或完全相反的解释以及经常简单而不实际的指令或组织者本身令人不能原谅的大量错误的存在,都会程度不同地给大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不信任,产生厌恶和消极对抗情绪,具有消极和积极两种表现形态。

2逆反心理的两种表现形态

2.1逆反心理的消极表现形态。逆反心理消极表现形态的表述,可以理解为“你要我这样,我偏那样”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经常表现为对正确答案的怀疑和对错误行为的趋同,是完全形式上的为抵制而抵制的逆反心理,是没有根据的盲目的逆反心理,是病态的心理防卫机制,转嫁不满、宣泄压抑。首先,是对先进人物及事迹的否定和曲解。在大学中,不少教育者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感染大学生,唤起他们的热情,激励他们进步,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越是过分宣传某个典型,越是有人不买账,反而有意疏远,常常用“见得多了”来否定其榜样价值,或是用“现在都什么时代了”来讥讽其“不合时宜”,甚至对先进人物及事迹进行否定和曲解,对他们抱有成见。第二。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不少大学生对领导、老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不能从全局出发或从一定高度上去把握现实,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对社会、学校、班级倡导的一切事物持否定态度,对集体活动缺乏热情。第三,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在大学里,与老师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在同学中拉帮结派被称为讲义气等种种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当教育者教育、批评某人的某种错误思想或行为时,有的人不但不支持,反而感到很厌烦,甚至同情、支持被批评者。第四,对文艺欣赏和精神生活的逆反。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尽可能满足大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如今快餐文化盛行,有些大学生缺少对文艺的了解,审美修养不够,又往往想显露与众不同的情调品味,于是表现出强烈的文艺欣赏逆反心理。第五,对思想政治教育帮助的敏感和对立。大学生人格意识强烈,自尊心强,对外界刺激体验敏感、细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化、大而空、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第六,对失败、挫折处理不当而引起的逆反。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总有一种自豪感,但竞争依然存在,有竞争就会有成功与失败,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难免有人要遭遇失败。对挫折情绪处理不当,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时往往会局限于自己的思维,对于不符合自己想法的一切事物会加以主观否定而无法进行客观评价。最后,对意义和程度不同的成功也会产生逆反。对于学生来说,成绩可以说是衡量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学生通过刻苦学习、努力奋斗终于取得了好成绩,当为小有成就而沾沾自喜时却发现“一山还有一山高”,难免产生类似挫败的心理,认为自己太可笑,产生一种索然无味之感,从而进入一种逆反状态。"

2.2逆反心理的积极表现形态。逆反心理的积极表现形态是受教育者经过理性的思考,得出清醒的结论后产生的逆反心理,是从多种假设和思辨的设想中寻求答案,是在内容上反抗认为不合理的事物,鲜明地表现出主体对某些未知事物的好奇,并积极开展思维行动,是一种自觉的心理表现。大学时期,大学生的成人感逐渐增强,他们要求摆脱学校和家庭的束缚,寻求独立、民主、自由、平等。希望能像成人那样,参加各项社会活动,渴望他人及社会的尊重和关注,追求自主的人格。随着成人感的出现,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大大增强,独立性、主动性大大发展。他们凡事不愿依赖别人.不听命于成人,对成人的管教进行反思,强烈要求按自己的想法去自由活动,希望能独立自主地处理涉及自己和他人的问题,独立地选择自己的生活目标,要求捍卫自己的观点,对事物的判断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与此同时,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变得全面、主动、深刻起来。既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并能冷静客观地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独立感的增强和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使大学生形成很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好强好胜,喜欢争论。随着大学生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道德实践经验的增多,他们的道德意识也有较大的发展,形成了自我评价及对社会、对他人的评价标准体系,开始以一个独立的个体身份参与社会生活,尝试着从成人角度审视社会,以自己的道德判断标准分析社会现象。大学时期,人的智力发展达到高峰,大学生观察事物时不再是任意的、零乱的、表面的,而是能够透过事物的表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观察力都有显著的发展。大学生体力和精力充沛,兴趣广泛,求知欲强,思想活跃,富于幻想,想象力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其想象具有目的性、现实性、广阔性、创造性等特征。思维的敏捷性、独立性、批判性及深刻性都大为提高,使其不拘泥于旧的思维方式,不“唯书”,不“唯上”,能够求疑、求变、求新、求美,不囿于现成结论,善于打破常规,积极摸索新路子,探索新经验,能够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新的见解、新的突破、新的创造,具有竞争与创新意识,有独立性,还有进行创造性思维、开拓和创新的能力[引。但在高校里,还有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限制了他们的求知欲,严格限制着他们必须沿着既定的教育模式发展,这对于精力旺盛、反应灵敏、善于思考、对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社会上的一切事物具有一种认识探求的迫切感的大学生来说,无疑会产生逆反心理,但这种逆反心理不是无端逆反,而是积极的逆反心理。

3逆反心理与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创新、灵敏、变通,往往表现出人们称之为逆反心理的特征。也就是说创造性思维的这些特征与我们所说的逆反心理的积极表现形态相同。在以往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往往习惯于墨守成规,把逆反心理不加分析地一律看作控制对象,无法正确对待所谓“出格”的独出心裁的学生,把喜欢问“为什么”的学生当成“怪胎”而进行压制,把创造性的“逆向”和“反向”思维当成“异想天开”;往往喜欢迷信权威、照章办事、听话的“乖学生”。而我们认为,具有创造性品质的逆反心理表现了主体对现有事物的质疑和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打破定势思维,积极探索和求知,往往显示出新的价值取向,这些都是应该肯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逆反心理与创造性思维具有同一性,表现为不囿于所谓“完美无缺”的常规定论,敢于挑战传统和权威,打破习惯思维,深入探究,有理有据地从反面进行思考,注意未知之处,多角度进行比较分析,最终解决问题。提出新的理论,创造出新的技术。若没有这样的逆反心理也就不会有创造,所以说大学生的这种逆反心理是一种十分活跃的思维,能够通过丰富的想象产生大胆的联想,从而激发人的创造性,这是获取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把逆反心理一律看作消极心态是有失公允的,如果一味否定逆反心理,就会限制人的创造性的发挥,而在当今科技突飞猛进的社会,挖掘和培养创新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塑造人,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发掘潜能,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成为创造性人才。逆反心理具有两重性,其消极表现形态是我们应该抑制的,而积极表现形态与创造性密切相关,是我们应该肯定并积极引导的,我们应该从理论上认可逆反心理与创造性的关系,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两重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评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性人才。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谈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断想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个人林业工作总结 个人林业工作总结报告(八篇) 个人续聘申请书(模板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