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中国东北地区先秦时期火葬墓研究

中国东北地区先秦时期火葬墓研究

小编:

[摘 要]火葬墓是一种特殊的墓葬形式。在火葬的墓葬礼仪中,一个重要明显的区别于其他葬式的特点就是火的使用,现在能够观察到的火葬墓均掩埋于地下,且基本属于一次葬、二次葬的范畴。东北地区的火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焚烧一次葬的尸体,二是焚烧二次葬的骨骼,本文将重点分区讨论东北先秦时期的火葬墓情况,东北地区的火葬墓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部,辽东半岛和吉林中东部地区,纵观前人研究文章,有关于火葬墓的研究仅停留在文化谱系或者墓葬结构等方面,而对墓葬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以及火葬墓分区此类问题上关注较少,本文拟对这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先秦;东北地区;火葬墓

火葬墓,就是将人的尸骨焚烧后进行埋葬的一种特殊葬式。

中国先秦时期火葬墓目前发现的主要地区有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另外江西地区也有少量火葬墓遗迹。火葬墓一般分为两类:仅焚烧尸骨,第二,尸骨带棺椁一同焚烧。东北地区的火葬墓也基本沿袭这两种模式。

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先秦时期的火葬墓遗迹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均有分布。其中东北地区因其出现的数量较多,时间较早、分布广泛而引人注目。据现有研究分析,东北地区火葬墓,大约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金元时期都有,其中多集中在辽东半岛和吉林中东部地区。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辽宁旅顺官屯子青铜短剑墓内,发现有火葬遗迹,日本学者原田淑人发表的《牧羊城》并未将其定义为火葬遗迹。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发掘报告《辽宁寺儿堡等地青铜短剑与大伙房石棺墓》纠正了以往官屯子青铜短剑墓内非火葬遗迹的看法。但同时期并未有其他较多火葬墓的发掘活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东北地区火葬墓发现的越来越多,随着《辽宁本溪县庙后山洞穴墓地发掘简报》、《吉林汪清金城古墓葬发掘简报》、等报告和简报的发表,林V、李恭笃等学者的积极讨论,其中多为初步的传统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如:年代、分期问题,但缺乏对火葬墓问题的系统梳理和分区分类问题。本文对东北地区火葬墓进行谱系梳理之后,谈一些其他的粗浅看法。

根据遗址地理分布特点,可将其大致分为东南西北四区,东区主要在吉林东部,南区主要分布辽东半岛,西区主要在内蒙古东部,北区主要在黑龙江西南部的嫩江中游。就对东北地区火葬墓遗址的观察和统计,可得出下图。

东部地区典型遗址有吉林汪清金城墓葬、延边新龙墓葬、珲春市迎花南山墓葬、桦甸西荒山屯墓葬。

新龙墓地,1991年开始发掘,共清理11座墓葬,为石圹封石墓,墓区盛行迁葬,且多层埋葬,墓内不见任何葬具,其中两座墓内发现有火烧的人骨,出土主要陶器,石器,青铜器。从出土器物上和小营子墓地大致相同。

吉林珲春市迎花南山墓葬1985年共清理30多座墓葬,其中出现火葬墓,墓穴只发现几块经过火烧的碎骨,陶器残片和六件石镞。青铜时代晚期,距今约3100年左右。

桦甸西荒山屯墓地,共在4个地点清理发掘了8座墓葬,除一座未葬人,余均为火葬。墓葬形制为竖穴岩石墓,墓内人骨是成堆放置的,均经火烧过,有的墓盖石顶部也烧成黑色,为多人、多次火葬。墓坑内主要出土有火烧过的人骨碎片和一些随葬品,坑内堆积中也有火烧的痕迹,该墓的年代大致在战国晚期至汉初之间。

此外在吉林地区的金谷墓葬,延吉小营子墓葬,汪清百草沟及天桥岭、船口和等墓地都发现有火葬墓。

南区主要分布辽东半岛,主要分布在桓仁、岫岩、本溪等地区。典型遗址有本溪庙后山洞穴墓葬、大连岗上和楼上墓地、岫岩。

本溪庙后山洞穴遗址于1979年发掘,共清理发掘了11座墓葬,其中火葬墓有10座。,多为石圹墓,未见明显墓坑和葬具,在火烧过的人骨上多压有薄石板。该墓地多为单人葬,葬式以单人二次葬为主,墓中随葬的壶、罐等陶器。该洞穴遗存的年代约为青铜时代初期。

此外,还在抚顺市新宾县东升乡大四平、丹东市东沟县庙山、阜新市彰武县平安堡、铁岭市康平县顺山屯发现火葬现象。

西区火葬墓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典型遗址主要有昭乌达盟石棚山和庙前地墓群,敖汉旗周家地墓地。

翁牛特旗石棚山墓地于1977年开始发掘,共清理77座墓,墓地山顶部,墓圹有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和竖穴土洞墓两种,其中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较多。葬式以单人仰身屈肢葬为主,有极少量合葬墓、无头骨墓和无骨架墓。无头骨墓中在死者头骨的位置均有一件陶罐,而无骨架的墓中也随葬有器物。多数墓的底部均铺有桦树皮,有的骨架上还发现有树枝覆盖其上。墓口多经火烧,并在填土中普遍发现红烧土块,有的骨架部分烧成黑色,表明在当时对死者埋葬时要进行一种火葬的仪式,根据出土遗物判断年代约为新石器晚期。 敖汉旗周家地墓地共发掘54座墓葬,大多数墓圹中残存木质葬具,为下葬时先在墓底铺根木条,其上铺板为底,四周立板为壁,上口搭板作盖。下葬后用火焚烧,再填土,木葬具已烧南壁和东南端多成木炭,填土与二层台红烧土,墓主人头骨已烧成黑色。随葬有陶罐、铜耳环、圆铜泡、双泡、叶形铜饰、骨链、石珠和蚌,判断年代约为新石器晚期。

此外在内蒙石虎山遗址也有火葬墓的发现,出土的遗物、火葬墓的形制结构与石棚山、周家地墓地大致相同。

北区火葬墓主要分布在嫩江流域,典型遗址有讷河二客浅、富裕小登科墓地。

嫩江上游讷河二客浅墓地,发现于六十年代,墓葬形制亦为竖穴土坑墓,有些墓口周围或上部堆积石板,未见封土,多数没有葬具,只有个别用石板隔开,有的在墓口位置盖上桦树的树枝等。绝大多数为二次葬,少部分一次。

经过对以上地区火葬墓遗址的综合分析,西区内蒙古主要是石堆,石棺火葬墓,火葬的埋藏形式有两种,一种室内焚烧,在墓室里发现有大量烧黑的桦树皮、木炭,有的石棺外壁也被烧黑,还有人骨烧黑的迹象。而南区的主要特点为墓葬形制有石堆墓、石棺墓,不同之处在于有土坑墓,基本形制结构和内蒙古相同,不同在于辽宁南部有洞穴遗址,较多的在墓室外焚烧,而室内焚烧的极少。西区和南区的火葬多为一次葬,而较少发现二次葬。东区墓葬形制主要有石棺墓以及土坑墓,墓室内多未发现葬具,有一次葬或二次葬。北区主要为土坑墓,未见葬具,而从墓室周围有火烧痕迹看来,也都在室内直接将尸体焚烧。

而从时间上来看,西区发现有火葬墓的年代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以及小河沿文化;而南区年代处于新石器时代末期到青铜早中期之间,大致属于小珠山文化;东区年代处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至春秋时期,多属于西团山文化;北区年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由此可得,西区的火葬墓年代最早,北区最晚。

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文化属性,而这些文化属性必将在墓葬中有所体现。西区墓葬发现的地点处于内蒙古草原地带,干旱少雨,分布大量天然草场,适合游牧,简便易行的火葬墓更易在此地出现并流行,南区处在长城边缘地区,更易受到气候波动影响,青铜时代气候干冷时,更易转变为游牧民族形态,具有半游牧半农业的生产形态。从出土遗物来看,两地考古学文化间存在广泛长期的交流,火葬墓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由西区向南进行传播的。南区和东区、北区都长时间的存在交流,由于共同的文化系统,当火葬墓出现于南区之后,东区和北区也相应的出现。

因此,我们似乎可以做出如下推测,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由于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西区率先出现火葬墓已适应游牧狩猎的生活,而到了青铜时代,气候更加寒冷,处于‘古长城’带的南区也进入半游牧半农业的形态,接受了火葬习俗并向东向北传播。这是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整个青铜时代火葬墓影响和传播的大致路线。

东北地区火葬墓总体上都大同小异,同处于一个大的文化系统之内,新疆地区和甘青地区也发现有大量的火葬墓现象,至于东北地区和其他地域火葬墓关系,下面一部分将深入讨论。

东北地区先秦时期的火葬墓总体上延续时间较长,早在新石器晚期就已出现,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时期。而中国甘青地区和新疆地区也先后出现了较多的火葬习俗。我们认为东北地区、甘青地区以及新疆地区的火葬习俗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新疆地区最早发现火葬墓的是温泉县阿敦乔鲁墓地,墓葬先用石围围成一圈,墓室四壁用石板筑成墓室,墓室内发现火烧过的人骨碎块,出土少量随葬品,约为青铜时代中期。其次为香宝宝墓地和下板地墓地,时代约青铜时代晚期至早期铁器时代。另外,在轮台县群巴克墓地和塔城卫校墓地也发现有火葬墓,时代约相当于中原的春秋战国时期。火葬墓有土坑墓和石室石堆墓两种,有一次葬和二次葬,多无随葬品或随葬品较少,有的是埋葬人时直接在墓室中焚烧,有的是将尸体焚烧后拾捡大块烧骨埋于墓室。

甘青地区早在青铜时代早期就发现有火葬墓,在甘肃临挑寺洼山就发现有火葬墓。此外海化隆半主洼卡约文化墓地、青海徨源县大华中庄卡约文化墓地、兰州花寨子墓地、循化苏呼撒墓地、青海同德县宗日遗址等都发现有火葬墓的痕迹,总体特征是以土坑墓为主,一次葬和二次葬均有,随葬品数量较少,多为在墓室中直接焚烧尸体埋葬,也有少量室外焚烧尸体挑拣烧骨以埋葬的,时代约青铜时代早期到春秋时期。

东北地区最早发现火葬墓有内蒙古东部的石棚山和庙前地墓地,辽宁本溪庙后山洞穴墓地,时代处于新石器晚期。有石堆墓和土坑墓两种,葬式有一次葬和二次葬,焚烧方式有墓室直接焚烧和室外焚烧两种,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火葬墓都有发现。

从时间上看,东北地区火葬墓的出现比另外两区时间要早,延续时间也相对要长,墓葬形制和埋葬方式基本相同。而早在新石器晚期时,甘青地区的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与东部文化就有密切的交流,如墓葬形制、彩陶、纹饰等都受到东部文化,包括雪山一期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小河沿文化等都有密切的交流,半山类型较多的受到了东部诸文化的影响。到了青铜时代中晚期,东部的蛇纹鬲、花边罐,器物口沿和表面饰花边的现象在甘青地区也较多的出现,这绝非偶然,而是两地区文化长期交流的结果。火葬墓正是接着这种传播路径从东北地区向甘青地区传播开来,并与当地的埋葬习俗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埋葬习俗。而新疆地区的火葬墓也极有可能是东北地区经过内蒙古穿过欧亚草原而到达新疆,也可能是受东北地区火葬墓的影响下而形成的。

苏秉琦先生曾提出过北方早期青铜文化的小型城堡带,之后陆续有些学者也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相关的论述和解释,认为从新石器晚期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北方长城沿线的各地文化与中原地区之间有着密切的交流。而纵观发现有火葬现象的地点多处于整个长城地带或其延长线上。这却非偶然,必然有着内在的联系,考虑到长城沿线的自然环境较为脆弱,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都具有半农半牧的生产现象,他们的交流较为密切也就不是不可理解了。

总之,火葬墓出现不仅表示人们的丧葬观念的改变,也预示着自然环境变化所导致的生产方式的改变。至于火葬墓从什么时候开始,由什么传播,东北地区的火葬墓的起源是否与其他地区有所关联,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并结合中亚地区的资料进行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系笔者主持的北京联合大学2014年度研究生创新项目

热点推荐

上一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销售激励政策方案通知 2023年学校暴雨应急预案(优质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