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民国时期的北京电影

民国时期的北京电影

小编:

电影在中国最早出现是1896年,在上海徐园的一个茶楼里。那时的电影只是穿插在唱戏或是杂耍节目的间歇放映,也只是一些简短的黑白默片,但这些影戏毕竟已不同于唱戏等传统节目,必须处于黑暗之中才能显现光影,于是引起时人的好奇和惊讶,关注度一时兴起。随后,电影作为一种时尚开始在全国主要城市推广起来,北京作为重要的文化城市,自然紧跟时尚,在清末电影即落户北京,到民国时期取得重要发展,对社会进步及民众生活均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北京电影的发端

电影进入北京,最早始于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外国人来北京拍摄记录影片。当时主要是日本、法国、美国三国的摄影师来到北京,他们拍摄的影片主要有:《义和团事件》,1900年7月由日本摄影师柴田常吉、陈谷驹拍摄;《中国教会被袭记》,同年8月由法国摄影师詹姆士・威廉逊拍摄;《义和团在北京的屠杀》和《北京前门》,1902年由美国的缪托斯柯甫―比沃格拉夫公司制作。

北京人第一次真正看到电影是在1902年,那时西班牙人雷玛斯带着机器和影片,租借了前门外打磨厂福寿堂饭庄的场地放映了三部影片即《黑人吃西瓜》、《脚踏车赛跑》、《马由墙壁直上屋顶》,都是些滑稽片,使北京观众受到很大震动,只是受众范围比较小,据说当时女人是不许进去观看电影的。到1903年,中国商人林祝三从欧美回国,携带放映机和影片等在打磨厂天乐茶园放映电影,成为中国人从国外自运影片在国内放映的开始。

中国人自己拍摄电影最早是在1905年,由设在北京琉璃厂土地祠的丰泰照相馆完成拍摄。该照相馆的创办人任景丰负责摄制了第一部影片《定军山》,由我国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这部短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戏曲片,也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拍摄电影,开创了中国电影的历史纪元。随后,丰泰照相馆又相继拍摄了《长坂坡》、《青石山》、《艳阳楼》、《金钱豹》等影片,都是京剧舞台艺术片断,主要演员也都是当时有名的京剧演员,如谭鑫培、俞菊笙、朱文英、俞振庭、许德义等。

1907年,北京东长安街路北开办了由外商经营的北京第一家电影院――平安电影公司,开始放映有情节的侦探片、滑稽片。起初该影院专门为外国人放映电影,后来为扩大经营范围,才允许中国人进入观看。随后,前门大栅栏的大亨轩改名为大观楼,也开始放映电影,每晚座常满。放映的影片很短,除滑稽片外,仅有戏法与西洋风景。继大观楼之后不久,北京西单市场内的文明茶园、大栅栏的庆乐茶园、三庆园、东安市场吉祥园、西城护国寺街的和声园、西单口袋胡同的新丰园、西四西安市场的西庆轩茶园等也相继放映电影。这些影院放映的早期电影,主要以从法国进口的为主,英国、德国、美国的影片为辅。此后,电影在北京逐渐深入百姓生活。

二、北京电影的发展

自20世纪20年代始,北京电影进入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不论是影院建设,还是影片的拍摄、电影宣传与经营活动均取得重大进展。

首先,在电影院的建设方面。1910年,北京平安电影公司停演扩建,1911年更名为兴利平安电影公司重新开业。1913年,前门外大栅栏大观楼电影园正式开业。1916年,华北电影公司在东长安街老北京饭店开设了北京电影园。1917年,中央公园、公安电影院相继开业。1918年,前门外香厂路新世界电影场开业,这是仿照上海大世界的形式兴建的,共五层楼,是北京最早的多功能游艺场,集餐饮、娱乐、购物于一身。1919年,真光电影院在东安门外大街兴建,1921年10月落成,这是北京第一家按照当时国际流行式样建成的规模较大的豪华型仿罗马式建筑的电影院。1922年9月,西珠市口新建的开明大戏院落成,后改为开明、市立、新中国电影院,现改为珠市口影剧院。1923年7月底,西长安牌楼南新华街北口建成中天电影花园,现为北京音乐厅。1927年2月,米市大街北平基督教青年会礼堂正式放映电影,1930年6月,该处放映有声电影后改名为光陆有声电影院。1930年7月开始放映电影的前门箭楼工商部国货陈列馆电影院,后改为前门箭楼电影院。1934年,位于西单商场的光明电影院开业。到民国末年,北京全市已有三十余家电影院,分布在市内各区。据调查,其中仅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办的电影院就有二十家左右(见表1)。

其次,在影片的拍摄题材方面,北京电影早期的发展过程中,本地拍摄的影片除了戏剧片外,逐渐向纪录片、故事片发展;在数量上,有一些作品问世,但总体来说不是很多(见表

2、表3)。在影片放映方面,进口影片仍占主要地位,只是随着有声片、故事片的出现,美国影片逐渐取代了法国影片的地位,20世纪30年代以后,苏联的进步影片也陆续上映。

再次,在电影宣传与经营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商业化运营的模式越来越多样化。主要表现在:各电影院争相提升放映条件,同时积极利用报纸等媒体刊登广告宣传影片,实行票价分等设置及优惠活动,想方设法在观众中扩大影片及影院的影响,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增加票房收入。比如,北京光陆有声电影院上映的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在1931年6月10日的《世界日报》上登有广告。北京开明电影院在上映《火烧红莲寺》时,也在《世界日报》上登载了影片开演广告,广告词宣传“聚精念神,演员愈演愈妙;出生入死,剑术愈斗愈险;钩心斗角,机关愈做愈好;花样翻新,事迹愈变愈奇”,并附有“明星影片公司出品,主要演员有郑小秋、夏佩珍、胡蝶等,日场三点一刻,夜场八点半,票价楼上二角,楼下一角五分”等文字说明。①除利用报纸进行广告宣传外,各电影商家还想尽办法扩大宣传力度。例如,当时在北京四九城沿街张贴海报,在重要街道的商店中张挂电影广告的招贴画,在电车车厢外面招贴电影院上演的影片片名及日期,在电影院门前竖立大广告牌,电影开演时加演预告影片,向观众发放有关新片介绍的宣传品等。1933年10月4日,光陆电影院发广告附载:“奉送《罗宫春色》特别铜版精印本一册,图画精美,文字丰富,欲索者请书明姓名、详址,附邮票二分,投米市大街光陆电影院编辑部即寄,本月八日出版,只赠三千本,本市每函限一人赠一册。”②此外,电影商家还设法利用名人效应开拓市场。著名电影演员胡蝶在真光影院举办结婚典礼,曾在观众中产生轰动效应。1936年1月20日,《世界日报》刊登胡蝶的结婚启事:“我俩定于今日借座真光电影剧场举行盛大结婚典礼,同时并映徐来女士主演之全部有声巨片《船家女》,以资助兴。届时恭候各界驾临参观,恐未周知,特此声明。胡蝶、潘有声谨启。”③

为了业务竞争,影院之间还展开宣传各自影院的特色及优点,以吸引观众。如光陆有声电影院在开幕预告中宣传该院有十大特色:“

(1)影片:优先专映最新名贵高尚的有声影片。

(2)发音:装设西电公司1930年最新有声机发音准确。

(3)安全:院中有灭火机,安全设备极周到。

(4)卫生:装抽气机卫生设备极全。

(5)舒适:座位高低合度。

(6)票价:票价所收极廉加一捐在内。

(7)容积:可容六百人。

(8)出入:停车处广场宽大,不致车多拥塞。

(9)字幕:用最新手摇机放射中文字幕,不解英语者可同赏。

(10)交通:院址在东城大街,长途车及电车站适在门口。”③1921年10月落成的真光电影院,在北京《晨报》也进行宣传,称“要选演有益影片,灌输知识。座位按新样仿制适体卫生。设休息室,院内绝无往来叫卖及茶点手巾等类,免碍视听。注意安全,院内各处均备有最新式碳气灭火机、灭火栓,并多设自来水帆布管。使用自备发电机,保证灯光充足,防备停电。设盥洗室及西式厕所,备冷热水管,冬夏均设抽气机器使院内空气新鲜,水沟厕所及公用器物,除注意清洁外,还加以消毒。聘请讲解员,日场讲解。加音乐师演奏音乐。”④

在电影票价方面,各影院大都分等设置,并举办优惠活动,以适应各消费群体的需求(见表4)。

多元的经营模式,直接推动了北京电影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影院,电影逐渐成为人们娱乐的一种方式,而通过电影,也拉动了北京地区经济的发展,电影业成为一种新兴的商业。电影又带来了明星效应,人们热衷于追捧自己的偶像,服饰争相效仿明星,电影歌曲被广为传唱,成为引领时尚的一种符号,民众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在潜移默化之中随着电影发生了变化。同时,电影在社会教育方面的功用也不可小觑,尤其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具有爱国进步思想的优秀影片在影院上映,这些爱国影片的放映,“进一步激励了爱国人民的斗志,坚定了民族信心,振奋了民族精神,在团结起来联合抗日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④总之,民国时期北京电影的发展奠定了今天的基础。

参考文献:

①世界日报.1931-05-10.第五版.

②田静清.北京电影业史迹(上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③世界日报.1936-01-20.第十版.

④孟固.北京电影百年[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8.

热点推荐

上一篇:有关孙中山先生葬礼的几件文物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电线安全我知道教案(模板7篇) 最新统计人员的年终工作总结 统计人员的年终工作总结报告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