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新修支那省别全志·贵州卷》中的民族

《新修支那省别全志·贵州卷》中的民族

小编:

[摘 要]本文在简要介绍《新修支那省别全志・贵州卷》一书的基本情况下,着重对该书中有关贵州少数民族的记载和认识做了介绍。并认为该书既是民国时期贵州的史料集成,同时对于民国时期贵州民族研究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新修支那省别全志;贵州卷;民族

《新修支那省别全志・贵州卷》(上、下),共分为自然环境、人文、都市、产业资源、工业、商业贸易、财政金融及度量衡、交通运输、历史及名胜古迹等9篇,篇下分设章、节、款等目次,通计约近70万字。本以文献资料和调查资料相结合,记述了民国时期贵州全省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其中有关贵州少数民族主要集中于第二编人文(沿革、省县市区行政制度、民族与文化、经济建设行政)及第三编都市(总说、省会贵阳市、重要都市及集散),成为民国时期全省性的贵州民族研究重要文献资料。

在第二编第三章“民族与文化”第一节“人口”关于“苗夷的分布”中,首先对苗夷作了区别。该书认为“‘(苗)’作为总名称至少从明代就有了。至于广泛地一般地称呼苗,是清代以降的事情了。从进入民国以来,因为一视同仁的主张,在与汉民之间,执行不设立差别的方针,实际上只是种空想主义,迄今旧弊依然未改”。“‘夷民’又俗称为‘仲家’。据省政府民政厅的调查,夷民有土目(官家),黑夷、白夷、干夷之分,与苗民不同之处,只是文字和语言的不同”。根据民国二十五年(1936)民政厅的调查统计得知,“全省苗民约610 000人,夷民的830 000人”,“此低级之土著民族已达144万余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强”。与此同时,对贵州全省一直辖区及第一至五区的苗夷人口分布,分别“各区苗民分布表”、“各区夷民分布表”以说明。

至抗战时期,贵州成为抗战大后方之一,为了给日本军国主义实现侵华提供全面、可靠的情报服务,《新修支那省别全志・贵州卷》(上下)内容,主要是以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调查资料组成。然而由于“在贵州省这块为世人深知的偏远土地上,有关的各种资料,从来就比其它的省份稀少。自然,关于贵州省公诸于世的文献也就很缺乏”(见本书凡例)。该书除了尽量搜集到的有关贵州文献外,并对贵州社会现实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大量的实地调查资料被运用其中。因此,《新修支那省别全志・贵州卷》一书,除了资料广泛、详细之外,其内容主要反映的是民国时期有关整个贵州的社会状况。相对而言,(民国)《贵州通志》虽从民国八年(1919)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历经三十年的修纂成书。但因其修志之时坚持“自黔疆辟截至清宣统末年止,概须详载”的修志原则,于民国年间贵州诸领域均未涉及。客观来讲,《新修支那省别全志・贵州卷》(上下)虽为日本人搜集材料撰写成册。但客观上来说,该书成为民国时期贵州的史料集成,同时对于民国时期贵州民族研究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参考资料。

热点推荐

上一篇:国内地方文献研究领域的文献计量分析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专业感恩节活动主持词结束语大全(17篇) 第一议题制度实施方案大全(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