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父爱的回归

父爱的回归

小编:

摘 要:普拉东诺夫是20世纪20―50年代优秀的苏联作家之一,他创作了多部经典作品,但其创作道路却是极为坎坷的。主宰作者命运的小说《归来》曾数次改编为电影,受到观众喜爱。改编并更名为《父亲》的影片深刻地揭示了卫国战争胜利后军人归来的复杂心态,细微地描述了父爱的回归。

关键词:普拉东诺夫的创作 小说《归来》 影片《父亲》

30年代是普拉东诺夫创作的鼎盛时期,他发表了一系列引起读者极大兴趣的作品,如《弗罗》(1936)、《波图丹河》(1937)、《七月的暴风雨》(1939)等,同时作者还尝试过剧本的创作,高尔基对其剧本的评价是“别具一格,饶有兴味,值得搬上舞台”。

普拉东诺夫的创作态度是极其严肃的,其语言是独特的,但是,他的创作道路却是复杂而曲折的。他30―40年代的一些作品在当时引起激烈争论,评论界甚至指责他“歪曲生活,突出现实的黑暗面”,“愚弄”苏维埃人。

在30―40年代,普拉东诺夫还创作了一些中短篇小说及剧本,但都无法发表,他多次写信给高尔基,而高尔基也无能为力。

柳芭是一个感情丰富、性格坚强、富有高度同情心的俄罗斯妇女,她的遭遇体现了伟大卫国战争期间奋斗在大后方亿万苏联妇女的命运。“为了养活两个孩子,为了给正在同法西斯作斗争的国家做些好事”,她操劳不息,备受艰辛,忍受着作为母亲的忧虑不安。普拉东诺夫通过细致入微的描述,表达了他对女性情感的深切理解、对女性人格的尊重和对妇女的不幸命运的同情。

“我们有事情可做,我们还要生活……”小说《归来》的中心思想通过由于贫困而早熟的儿子彼得鲁什卡之口表达了出来,既表达了深受战争磨难的人民的意志,也表达了作家本人的心声。现实生活使伊万诺夫的眼界开阔了,“他突然对他过去所了解的一切理解得更为准确,更真实得多了,以前他对生活是透过虚荣心和个人的利害这些障碍去感受的,而现在他却以自己袒露的心感触到了这种生活”。这种思想上的突变促成了他的醒悟,促成了他对现实生活的重新认识,也促成了他的第二次“归来”。

短篇小说《归来》虽然情节简单,但寓意深刻,通过军人伊万诺夫的归来――离家――再归来,细致入微地揭示了战争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和难以抚慰的心灵创伤。

《归来》发表后,评论界极其粗鲁地指摘使得本已健康欠佳的普拉东诺夫的身心遭受到巨大的折磨,尽管他带病创作,但也无法再创作和出版更好的作品。晚年,他也只整理出版了两个民间童话集,而且其中的《魔环》是经由肖洛霍夫主编,才得以顺利出版。1951年1月5日,普拉东诺夫因肺结核病在莫斯科逝世,享年五十二岁。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文学艺术界出现了“解冻”思潮,普拉东诺夫的部分作品得到了重新鉴定。小说《伊万诺夫的家庭》在收进文集时,更名为“归来”。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回归文学”热潮的掀起,普拉东诺夫的重要作品才得以陆续出版,据估计,全部作品可出八卷文集。

2006年,作为俄罗斯“胜利日”的献礼,短篇小说《归来》被再次拍摄成电影,更名为“父亲”。

不过,普拉东诺夫的作品是公认为不适合用电影语言来表达的。以短篇小说《归来》为例,由于情节简单,语言独特,而且全篇主要是男女主人公的对话,这是很难用电影语言及画面来表现的。如果编导指望保留原著的每一句话,那绝对是不可取的。电影《父亲》的导演伊万・索洛沃夫认为,“直接把普拉东诺夫的作品翻译成电影语言是很难的,大多数人改编经典文本的错误在于,他们尝试保留作品的每一个字。这是不可能的。应该仔细咀嚼文本,然后脱离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它,重要的不是作者写了什么句子,而是他在文本中表达了什么思想。”伊万・索洛沃夫认为,《归来》写的不仅仅是战争,更重要的是,作者写出了人们经历了战争之后的心理状态。导演不仅想把电影《父亲》献给那些二战中活着回来的军人,也献给了今天从阿富汗战争、车臣战争回来的军人。

为了解读小说《归来》的中心思想,编导在电影《父亲》中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新的情节,譬如,增加了伊万诺夫在与战友们告别时,特地和一位女战友的吻别,而且让人感到不是一般的战友;随后又增加了“玛莎怀孕”的情节,玛莎处境的艰辛与困难给伊万诺夫中止“回家”充当孕孩的临时“父亲”一个恰当的理由,从而将情节推入高潮。

电影编导将小说《归来》改编为电影,更名为“父亲”,更加突出了电影所表达的主题。这里叙述的不仅仅是战后归来的责任,更突出的是父爱的回归。在影片中,当主人公回到家里,发现儿子彼得鲁什卡因战争的磨炼而早熟与老练、看到女儿拒绝自己拥抱时,他起初是难以理解,而后又怀着愧疚的心情知道自己对儿女的牵挂太不够了,特别是当他因为妻子的“背叛”而决定登上火车出走、看到两个孩子追着火车奔跑而又精疲力竭、跌跌撞撞地摔倒时,才震动了他那颗禁锢的心,他浑身充满了温暖和战栗。父爱的回归意味着父亲将要重新担负起培养教育子女的责任,承担和完成服务于社会的职责与使命。而这也正是作家普拉东诺夫在现实生活中本身具有的强烈深切的,甚至可以说是刻骨铭心的感受。他有过一个可爱的儿子,在儿子三岁时,作者就表达过:“这是我多么热爱和珍惜的,在但我却又多么恐惧和害怕失去他。”但恰恰在作家遭到不公正的待遇时,十五岁的儿子因被诬告而被捕,后来虽得到了平反,但因在狱中患了结核病,出狱后不久因医治无效而去世。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在小说《归来》及电影《父亲》中所塑造的那位深感内疚和惭愧的父亲形象了。

热点推荐

上一篇:王征绘画作品的文化游牧主义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实用初中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16篇) 一件小事初二初二(优质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