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让美术欣赏课滋润起来

让美术欣赏课滋润起来

小编:

摘 要: 美术欣赏课堂是提高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主阵地,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特殊作用。但美术欣赏课一直存在着尴尬: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一脸茫然。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容量大而教学时间少。一课看似就那么一两页,要吃透内涵实则不易。如何上好欣赏课,使其既轻盈又丰满,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情愉悦地欣赏美术作品,是美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 美术欣赏课 兴趣 教学方法

纵观美术教材,不难发现,随着学段的增长,教材中欣赏内容的比重逐渐增加。这本无可厚非,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思维深度、广度及言语的组织表达能力等都有所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也会跟着“水涨船高”,欣赏课安排得多一些,也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美术欣赏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我听过这样一节欣赏课,课堂上,老师的提问恰如其分,教态自然大方,教学步骤环环相扣。本以为学生一定会踊跃回答并积极参与讨论,可出乎意料,回答的声音寥寥无几。无奈,老师只能指名回答或是自问自答,绝大多数学生只是洗耳恭听。我懵了,为什么如此精彩的一节欣赏课会上得这般冷清呢?一位老师在点评时一语中的:这节欣赏课上得太专业了。有些时候,我们可能会忘记,自己要交流的是一群“业余美术学习者”,以为欣赏课挖掘得越深,欣赏就越到位,于是一幅接着一幅,从作品的来历,讲到作者的奇闻趣事、技巧技法、作品的思想内容……一节课下来,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一脸茫然。诚然,凡事不能以偏概全,但是,“欣赏课难上”是很多美术老师的感慨。我甚至听到有学生如此认识欣赏课:“就这样呗,无非是上了节不用画画的美术课。”美术教师怎会不心生焦虑?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一句话给人很大启发。细细思索,学生对欣赏课不温不火的态度,其实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把欣赏课上得过于沉闷,塞给学生的知识过多。欣赏课是否可以轻装上阵,以轻盈之履代替稳重之步呢?在多年的教学中,我用各种方式在一“舍”一“得”之间探索,渐渐地,欣赏课上得滋润起来了。在此,我把自己的点滴体会形诸文字,以飨同仁。

一、精彩导入,事半功倍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亦一样。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好奇心极强的学生,如果上课一开始能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兴趣,就能取得良好效果。对于极容易上“闷”的欣赏课,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借以激发学生兴趣,显得尤为必要。

在《流光溢彩》一课中,我事先摆好各种形状、颜色的玻璃器皿,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展厅,课前让同学们随意参观。柔和的音乐,绚丽的玻璃,让很多同学忘了自己是来上课的,流连于五光十色中。在学生兴致正酣时,我把大家拉回课堂,请他们分享一下刚才的收获。还没等我开口,同学们已经很专业地说出了玻璃工艺的一些特征:颜色绚丽多彩,造型生动优美,材料晶莹剔透。这让我惊喜不已,及时抛出一个问题:有谁知道玻璃是怎么来的吗?在同学们的好奇中,我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课题――《流光溢彩》,这样的导入确实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边玩边学,乐在其中

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谈》中指出,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在教学中,要将教学情境设计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不知不觉地被老师牵引着往纵深走去。欣赏课尤其需要这种艺术。

在教授《瓷器风韵》一课时,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我把此课设计成一趟虚拟的“景德镇之旅”,将整节课分成“出发―参观―归途”三个部分。出发环节安排观看了一段景德镇瓷器工艺的视频,然后简单介绍了瓷器的种类及如何欣赏瓷器。参观环节以“景德镇陶瓷博物馆”为载体,把瓷器的产生、发展、高峰、鼎盛、现代瓷器设计成五个场景,请同学们逐一参观。归途环节实际上以评述为主,以“导游在景德镇买了几件瓷器,请大家帮忙鉴定”为话题展开评述。整节课,同学们俨然是一个旅游者,始终饶有兴趣地听着“导游”的介绍,以至于在宣布本次旅游结束时,很多同学仍意犹未尽。毋庸置疑,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快乐,收获也颇丰。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要让儿童在没有殴打,没有暴力,没有厌恶的气氛中,总之,在和蔼和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饮料。”这便是对此课的最好诠释。

三、备课宜深,深入浅出

欣赏课备课须做大量案头工作。常规来说,教师准备得越翔实,考虑得越充分,欣赏时“话料”就越足,“切入点”也越多,上起课来自是得心应手。但有时会免不了事与愿违,老师讲得越多,挖得越深,学生越不“买账”。空洞地介绍艺术,只会让欣赏课变得很苍白。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给学生提供一个空间,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创造。所以,“深入浅出”、“以小见大”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走进美术》一课时,我意识到这是初中第一课,学生能否真正“走进”美术,能否对本学科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这一课。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美术的主要种类及其艺术特点。备课时,我查了各类画种、雕塑、设计、建筑、书法、摄影的资料,考虑到如果逐一介绍,再逐一举例说明,显然无法打动学生。所以我把本课设计成两课时,第一课时:画是可以读的,亦有千言万语。上课时,以罗中立的《父亲》导入,问学生“你读到了什么”,从“情”字着眼调动学生积极性。等学生对此画“评头品足”完后,我再配乐深情地朗读一段关于父亲的文字。此时,同学们达成了共识:画,是可以读的。接下来,请同学们继续“读”其他画。其间,我穿插讲解了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画等画种的知识及其艺术特点。第二课时:美术,不只是画画。我从“美术就是画画”开始谈起,让同学们自己质疑,自己解决,最后归纳出:美术是一个大家庭,除了绘画,还包括雕塑、设计、书法等。接着,我向同学们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这个大家庭的其他成员,引领他们步入美术的殿堂。

四、学科整合,相得益彰

五、有感而画,胸有成竹

《美术新课程标准》对欣赏课的定位是:欣赏和评述。欣赏是看,是吸收,是感性的活动;评述是说,是付出,是理性的分析,这一进一出就构成了欣赏。实际上,一节到位的欣赏课会让同学们感触颇多,有种“不画不快”的感觉。

在教学《毕加索》一课时,考虑到《格尔尼卡》是幅战争题材的“象征主义”作品,我决定以《南京大屠杀》为导入,做好情感铺垫。上课时,我先播了一段刺耳的警报声,让学生产生惊恐的紧张感。接着播放了歌曲《松花江上》,问学生有何感想?学生回答说:“日本鬼子、战争、害怕、惊恐……”然后,播放《南京大屠杀》的片段给学生看,以此牵动学生的神经,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所感。本以为同学们会振振陈词,但只见大家一脸愤慨地坐着。突然,有位同学说:“老师,我不想说,我想把感受画出来。”“画?”“现在画,接下的课怎来得及上?”看着那期盼的眼神,我灵机一动:“线条,亦包含着千言万语。同学们能不能用简练的线条把此刻的感受表现出来?限时3分钟,先画完的同学有机会把作品放到展台上展示。”战争的耻辱,时间的限制,竞争的意识,使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很快完成了作品。看着同学们或粗重或杂乱的线条,我暗自庆幸学生无意之中为我顺利打开了“象征主义”的大门。我让他们讲解自己作品的意义,诉说画画的心情,然后自然地引到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上:“曾经有这样一个人,跟此刻的你们一样,选择用画画的形式释放自己对战争的感受。”有了情感和绘画的双重铺垫,这一节课里,大家读懂了《格尔尼卡》,读懂了毕加索。在欣赏课里适当地用造型表现加以宣泄,自然就水到渠成。

综上所述,在欣赏课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在课前充分准备、精心设计,还要在课堂上巧妙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完成教学任务;不但要吃透教材,还要吃透学生,以他们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不但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而且要让他们在一种无负担、无压力的状态中自然接受。我认为,要想跟学生要东西,必须先给学生东西;要想让学生喜欢欣赏课,要先给他们一个感兴趣的支撑点。上课犹如演戏,有时教师自导自演,有时师导生演,有时生导师演,有时生导生演,有时师生共演。总之,课堂要靠师生共同经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把“尴尬”的欣赏课上得有声有色,需要教师在课前课后下足工夫。我相信,只要你下足了工夫,所有的难题自会迎刃而解。

泰戈尔说:“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美丽的鹅卵石。”我也这么认为。

参考文献:

[2]尹少淳,主编.美术新课程案例与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石国兴,白晋荣,主编.每天学点教育心理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热点推荐

上一篇: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之感悟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最新大学生劳动教育班会新闻稿(优秀9篇) 关于履职担当方面谈话记录和感想(2篇) 申请水沟修建的报告(精选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