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道家消费观的现代启示

道家消费观的现代启示

小编:

【摘 要】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承认自然的有限性,主张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适度消费,最终达到回归自然,追寻生命的本真的境界。知足知止的消费观对因过度消费而造成自然资源浪费和生态危机的现代社会来说无疑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关键词】道家;消费观;现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B95

文献标识码:A

一、承认自然的有限性

“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只有知道适可而止,才能远离危险,避免祸患。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止就是要求人们要认识事物固有的限度,以限制和禁止那些极端、奢侈、过分的行为;承认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在地球承载范围之内发展,不超过发展的“临界点”。既然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限度,人的行为应当有所禁止,人的欲望就应当有所满足,有所克制,要做到“知足”“知止”、“不争”,要“去甚、去奢、去泰”而“持俭”。反观人类,无止境的物欲和在西方社会以及发展中国家富人阶层中泛滥的高消费,是当前生态境危机产生的心理根源和直接的现实根源。道家警醒人类要知止才能避免祸害,在利用自然资源的时认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只有承认自然的有限性,才能在利用资源的时候,尽量减少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老子》说“知足者富”,又说“知足不辱”,又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战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是主张节俭的人,十分推崇“知足”,认为知足的人是真正的富有者,知足才能使人摆脱一己之私,知足才能无烦忧,知足才能避免祸害。老子对物质欲望的不知足持坚决的反对态度,他特别强调指出祸患没有比不知道满足更大,罪恶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知道满足的富足,就永远是满足的。知足就必须对正常的物质生活之外的奢侈享受有所克制,克服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物质享受的习惯和行为。庄子也强调人们在利用天地万物时,要懂得遵守自然的界限。他说:“无迁令,无劝成,过度益也。迁令劝成殆事,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与!”。“人类所以在今日的全球性生态困境中越陷越深而不能自拔,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过度的贪欲,不知满足地追求财富和感官享受的肤浅目标。”贪欲是环境危机产生的深层的心理根源,我们只有在心理源头上遏制住对物的无尽的欲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在这个意义上,道家的知足思想对人类是很好的清醒剂。只有知足,才能知止,才能克服人类盲目的自大和向自然无情的征服,才能减少环境污染,延缓资源枯竭,使人类少遭受大自然的报复。

三、适度消费

道家发出了如何在名利与生命、身体与财货、获取与丧失之间进行取舍的追问,“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家认为应该以生命的价值为重,倡导的是一种适欲的消费观。道家倡导知止知足,并不是要人们禁欲,而是要人们把握好适度原则。什么是“适欲”?在道家看来,适欲也就是无过与不及,恰到好处地满足人的正常欲望和基本需求,除此以外的其他欲望和追求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因而是不必要的。《庄子・盗跖》说:“平为福,有余为害者,物莫不然,而财其甚者也。”《吕氏春秋・重己》也说,“圣人必先适欲”,贪欲会导致生命“不顺”。

与道家相反,在现代社会,奢侈消费很有市场。奢侈消费是什么样的?奢侈消费是把物质消费当作个人经济成就和个人地位的象征,把成功等同于物质财富和消费方式,把物质积累作为目的。适度消费是什么样的?有那些度?对环境有什么好处?适度消费观认为消费的目的应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而不是把消费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老子告诫我们“为腹不为目”。

道家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劝导人们要知足、知止、谈泊名利、摒弃过度的物质欲求和奢侈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道家所倡导的这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方式,既是在乱世中的一种全生保身之道,也是对物质欲念的一种超越,是对心灵恬淡宁静的追求。庄子尤其强调对物欲的超越“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累邪?”“浮游乎万物之祖”即依循宇宙本根之道,体会世界的绝对本原,这样就能不被物所伤,不被物所动,实现对物的超越。老庄主张超越名利、得失,这对于计较个人得失,在繁华的都市外表富足,内心却空虚的人们是一剂疗养剂。

四、回归自然,追寻生命的本真

道家倡导“知足”“知止”,“去奢”“适欲”,最终是为了达到回归自然,追求生命的本真状态。“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老子主张以虚心宁静的立场与态度,来顺随天地万物的变化,不以物喜,不以物悲,超越功利,达至大道。

如何才能达至大道呢?而对统治者的奢侈享乐,劳动人民的穷困潦倒,《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认为外在的物欲往往扰乱人们的心灵,使人迷失本真的自我,人们应当摒弃物欲的诱惑,追求内心的充实安宁。此外,追求的理想生活是至德之世,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不伤生害性,人类与万物和睦相处,而庄子认为,要真正达到与道为一的境界,必须过“心斋”、“坐忘”,“心斋”就是要达到心灵的虚静,抛弃耳目心思,纯由神秘之直觉;“坐忘”就是离形去知、形神兼忘。庄子对与道为一的追求,就是要提高体验宇宙过程的自然本性,认识到自然之化是生命本原和宇宙精神的最高体现,从而依循自然而为,去除一切对天地万物和人本身的有意造作和雕琢,无心的返归生命之源,把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宇宙大化过程中,以求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的“天地境界”。

总之,道家倡导知足知止的生活方式和适欲的消费方式,与万物和睦相处,返朴归真的生活更接近人之本性的生活,“它注重人自身的真切体会,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更能优化人的心灵生态,具有防止人类异化的价值。”这种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有利于减轻人类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压力,提升个人的精神追求和境界。

热点推荐

上一篇:论现今中国的电影市场状况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羽毛球团建活动心得体会(热门21篇) 云南美食作文字三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