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议词类活用的误用现象

浅议词类活用的误用现象

小编:

[摘 要]古汉语词类活用中存在大量的误用现象。本文拟从不明引申义这一角度来分析词类活用的误用现象。

[关键词]古汉语;词语活用;引申义;误用研究

词语的活用义和词语的引申义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明引申义不仅会导致词语活用义和词语引申难以区分,也会导致词类活用误用现象的产生。

这类误用主要体现在名词活用作动词这一语法现象上。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舍相如广成传舍。

”《说文》:“市居曰舍。”“舍”的本义为“客舍”,泛指房舍,引申为“住宿”。

又如:《三国志・诸葛亮传》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说文》:“器,皿也。

”可见“器”的本义为器具,引申为才能,再引申为“赏识,看重”。再如:李华《吊古战场文》既城朔方,全师而还。

《说文》:“城,以盛民也。”《广韵》:“城,城郭。

”可见“城”的本义为城墙,引申为“修筑城墙”。而以上例中的引申义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误以为是活用义。

原因主要是现代汉语里“饭”、“食”、“衣”、“军”、“舍”、“器”、“城”等一般都不作动词,因此人们“以今度古”,以为古代汉语里的上述词语也不作动词,于是当这些词语在古文中表示动作行为的意义时,就认为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实际上,人们所认为的活用义不过是词语的引申义而已。

也有大量的用例体现在使动用法的现象中。如:《秦与赵兵相距长平》:“赵军固壁不战。

”“固”由本义“四周地势险要”引申为“使……固”。而并非有些古汉语教材中所认为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又如:《出师表》:“若无兴德之言,……以彰其咎。”“兴”由本义“抬起来”引申为“使……兴盛”。

而并非有些古汉语教材中所认为的动词的使动用法。这也表明了不明引申义会导致引申义和活用义的混淆。

热点推荐

上一篇: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守护民族精神家园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个人季度工作总结300字 警察个人季度工作总结四篇(汇总) 2023年足球教学论文题目(通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