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修辞立其诚

修辞立其诚

小编:

古人曰“修辞立其诚”。此语出自《周易》,可见够古老的了,也足见三千多年前的人,不仅十分重视修辞,而且把修辞定义在“立身诚实”的范畴内,要求人们说话为文均应发自内心,说出真话。想想看,倘若一个人能把谎言绘声绘色地说得理直气壮,你能赞扬他这“辞”是“修”得如何之好吗?

自古以来那些以诚为本、刚正不阿的文人,无不恪守“修辞立其诚”的教诲。在他们看来,修辞关乎一个人的人品。一个言辞浮华言过其实的人,其为人也必定会品性轻浮表里不一,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诚之人的。然而,人们毕竟又喜欢急功近利,喜欢以过分的修辞去博得欢心。所以,中国历来就不缺帮闲文人,将修辞演化为夸饰和卖弄的实在是屡见不鲜。那些极铺张华丽之能事的辞赋,那些歌功颂德肉麻吹捧的应制诗,都是此类恶性修辞的结果。新文化运动虽然挣脱了旧制度的桎梏,但这种恶习并未得到有效的遏制和改变,可谓谬种流传,害人不浅。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无论讴歌自己的所“爱”还是抨击自己的所“恨”,都情不自禁地运用一些极度夸饰的语言,这种夸饰有时竟达到一种蛮不讲理的地步。比如,“文革”期间有句歌词,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来就是好,就是好!”

文革后,随着思想解放和拨乱反正,修辞也终于开始突破政治的禁锢,告别那些虚张声势充满暴力的“文革”语言。巴金先生的提倡说真话,可以说是一个标志性的开端,许多有思想有见地的作家纷纷在语言中找到了自己,重新返回“修辞立其诚”的正道。然而,积重难返,真要做到这一点又谈何容易呢!假话、空话、套话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在修辞的幌子下乔装打扮得更能迷惑人。如今又加上连篇的废话,修辞就越发失其诚了。许多作家而且还是著名作家,总喜欢将一些装腔作势的铺排和粉饰发挥到极致,毫无节制地添加一连串的修饰语,把句子像兜圈子似的绕来绕去。随着这种修辞术的泛滥,“痞子语言”也应运而生,并在文坛上大行其道。将政治话语、官方辞令以及谚语、民谣乃至粗俗不堪的脏话统统杂糅在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之中,油腔滑调,插科打诨,甚至造出一些文理不通的句子。如此滥施的修辞,有的学者毫不客气地予以批评,说它是一种“病态语言”,认为这种“粗鄙化使得文学话语的复杂性和精神深度消失殆尽”;但也有学者颇为赞赏,说它起到了“反讽效果”,认为这种“戏仿”是“将意义从制度化文本的单一、封闭、僵硬的话语结构中解放出来”,甚至赞美这种毫无节制的话语泡沫为“恣肆汪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认知,究竟哪一种更符合事实呢,还是说都符合事实?我们姑且认定后者的“反讽”说成立。但这种几近歇斯底里的语言是否就标榜着一种真诚的修辞呢?恐怕未必。尽管梦话、醉话、疯话都可以形成对专制话语的一种“反叛”、一种“反讽,但却很难将其提升到美学层面上加以肯定,更不能将这类毫无节制的修辞奉为典范。那些被称作“恣肆汪洋”的辞藻泡沫一旦平息下来,我们就会发现水面上漂浮着的,无非是一片又一片文字拼凑的垃圾。

孔子曰“过犹不及”,此话颇有道理。任何社会行为都得讲究节制,语言修辞也不例外。否则,任“病态语言”肆意传播――从目前情况来看,此类“病毒”确呈不断扩散之势――我们又如何捍卫母语纯洁的传统呢?文品即人品,要做到这一点恐怕还真不容易,那就首先从“立身诚实”开始。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话语很温暖,现实常无情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傅雷家书心得汇总 卖种子的店铺起名字 种子果实演讲稿(大全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