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逻辑中的同一律与修辞的关系

浅析逻辑中的同一律与修辞的关系

小编:

摘 要:修辞与逻辑作为不同的学科,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的关系。修辞是对语言的修饰,逻辑是对思维的梳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如果思维受限,语言便无法更好地表达人类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同语言和思维相对应的修辞和逻辑之间也存在着特定的关联。本文从逻辑中的同一律对思维的规范、约束与修辞运用之间的关联的角度出发,浅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修辞;逻辑;同一律

一、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之首――同一律

1.同一律的基本内容

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也是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的规律。这三条规律都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而只有遵守了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才具备了正确思维的基本条件。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自身都具有同一性。”而所谓的同一思维过程,包含了时间、关系、思维对象等等要素,思维对象是指同一个思维对象,时间上要求思维对象处于相对静止、质的相对稳定阶段,否则在变动状态下就可能会发生质的根本变化。关系上是指思维对象的同一方面。任何事物都是多种规定性的统一,因而具有很多方面。若是就不同方面而言,即在不同情况关系下,人们所使用的概念、判断也可以是不同一的。

二、逻辑中的同一律对修辞的制约作用

1.同一律的逻辑要求

同一律是一种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思维规律,具有客观性,对于人们的思维活动具有制约作用,所以它具有相应的逻辑要求。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概念、判断的内容都是确定的;同时每一判断的逻辑值也是确定的。所谓概念断定是指一旦概念的内涵模糊、外延游移不定,让人难以捉摸,不能却有所指,或者难以前后一致,就会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而判断确定是指必须保持同一,判断了什么是对象的什么属性便不能中途变卦,真就是真,假就是假,不能够忽真忽假。逻辑要求是对于思维的约束和规范,同时思维决定语言,对于修饰语言的修辞学科来讲,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修辞要符合逻辑

修辞,即修饰文辞,是修饰语言的一门学科,它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对词语的修饰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修辞对于达意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如何能够正确表述语义而不引起歧义和误解,使人们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意图,这就要求了修辞的运用必须要在逻辑范畴之内,一旦偏离逻辑的约束,容易造成语义不明的后果。所以,修辞要符合逻辑,这是由修辞的目的和任务所决定的。也是为了让人在作为读者时,更好的理解作品。在作为倾听者时,能够更轻松地理解说话人的意图。

三、逻辑中的同一律与修辞的谐和关系

1、符合逻辑的修辞艺术

修辞就是对语言的修辞,对语言进行润色和美化,要实现语言的艺术化,就会有对常规语言的超脱和逆反,所以有些修辞所选用的辞面和逻辑内容不一致,但辞里则与其内容完全相符,从而可以使语言更加的生动、形象、鲜明地表达概念、判断和推理。例如: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张炼强《修辞理据探索》)

“晓来谁染霜林醉?”此句问得稀奇而又古怪,“霜林”怎么会被“染”?但是答句“总是离人泪”却也让人能够理解了,“泪”虽然在理论上不能够“染”红霜林,却透过这种修辞手法,让人们能够感受作者那种泪眼婆娑,满目凄切,仿佛血泪染红霜林的感觉,有力地表达了那种离愁别绪。由此可以看出,具有美感而又让人认同的修辞都是建立在一定的逻辑基础上的,而只有在一定的修辞手法中,才能凸显出语言的魅力所在,使人们的思维之光得到绽放。修辞和逻辑在内在里有一种同一性,这种同一性是灵动的,不能呆板地理解。所以,符合逻辑的修辞与逻辑的同一性之间存在着谐和的关系。

2.修辞在逻辑同一性中的错误认知纠正

因为逻辑同一性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要求,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概念必须确定,保持同一;所使用的判断必须确定,保持同一。一旦没有做到上述要求,便会面临混淆概念和偷换概念的错误。然而,修辞中的一些艺术手法会有些偏离逻辑轨道,给人以思维混乱之嫌。例如:

“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吗?”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很容易让人误解,违反了逻辑中的同一律原则,“袁世凯”通常都是指历史上的袁世凯这个人物,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不能跟钱化作等号的,但是在例子中双方交际的相同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下,“袁世凯”则是指印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这样解释便不违背逻辑中的同一律原则,而是使得语言表述更为生动,不显呆板。

所以,逻辑和修辞之间相辅相成,逻辑中所反映出来的思维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思维过程中的不同问题和不同方面,并不存在违反同一律原则的问题,而是为了更好地修辞语言,体现语言的灵动、鲜活、曼妙之美。逻辑是人们思维规律的标杆,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更清晰地看待社会生活,约束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人类社会遵从逻辑规律办事,自然也就包括以修饰语言为目的的修辞领域,因而修辞服从于逻辑,在按照逻辑原则的基础上,发挥其最大的功效。二者在相辅相成中达成一种谐和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李华.修辞与逻辑中的同一律.[M].语海新探(第五辑).2002.

[3]郭彩琴.逻辑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钱洪良.浅谈修辞与逻辑的关系.[M].当代修辞学.1989.

[5]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上午印书馆,2004.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语料库与语法研究初探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最新菜鸟驿站每个月的工作计划(汇总5篇) 2023年国家宪法日国旗下讲话小学15篇(通用) 最新清廉机关建设工作计划(案例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