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探究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

探究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

小编:

伴随数字时代的到来,当前互联网已然成为对社会发展构成影响的主要因素。互联网迅猛发展,各类网络应用相关技术也不断涌现出来。而道德理念是大学生成为祖国与社会栋梁之才需要养成的基础素养,21 世纪是信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使人们充分感受到了互联网带来的方便和快捷。大学生是最早接触互联网的群体,同样也是受互联网影响最普遍的群体。互联网为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方便,开阔了其视野,满足了大学生的很多需求,也提高了其学习效率,但是,互联网却又是一把双刃剑,当大学生在享受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其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因此,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便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接下来也将以此作为切入点开展相应的研究。

一、网络媒介、网络媒介素养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网络媒介是承载与传递网络信息的物质实体,也是信息传播的基础。网络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掌握、研究与评价网络媒介及结合网络媒介对信息进行获取与创造的能力。而网络媒介素养并不仅是指了解基本网络知识及通过网络获取与创造信息能力,还包含有认知网络信息的价值能力、判断及筛选信息能力; 结构各类网络信息能力; 认知网络世界的虚拟性的能力; 构建网络伦理理念能力; 网络社交能力及对网络的双重性认知判别的能力等。媒介教育是20 世纪30年代伊始在英国最先起源的,旨在反对当时传媒当中所流行的文化价值理念,而到60 年代,众多学者纷纷针对于媒介素养教育观点从抗拒过渡到培养辨析能力,对学生批判审视媒介进行训练,对媒介传播内容加以辨别。而至七八十年代学校媒介教育渐成一定规模。

初期媒介教育以传统媒介作为主要对象,比如电视、电影、广播和报纸等,从1995 年起,互联网迅猛发展,并立即渗透到人类生活各领域,带有交互、共享、虚拟、开放与即时等特点,这也预示着媒介传播发生历史性变革,变成媒介教育层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加重要的是互联网存在信息传播无国界性和全球化特征,而网络文化又越发表现为多元化特点。上述网络媒介具备不可匹敌的优势,让人们生活变得更为便利,同时也无法避免会存在诸多消极作用,比如虚假新闻、黄赌毒方面的信息、侵犯个人隐私权和知识产权、文化与意识形态渗透等,这些内容,均为大学生成长带来很多压力。大学生身心发展越发接近成人水平,但是情感特征、社会阅历与知识结构等很多限制性因素,也使得其缺少辨析虚假网络信息能力,没办法对网上信息进行解读,而针对数字世界虚拟认识不到位,尤其无法自主、正确有效结合网络优势帮助自身生活、学习与成长。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

互联网大范围普及,给新时期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无数新色彩,而且多样化文化冲击,还有大数据优势也给新时期大学生信息获取打开了无限广阔的渠道,提供了丰富资源,不得不承认的是,大学生具有良好网络媒介素养对他们处于网络环境下培养正确价值观具有良好道德榜样约束作用,这不仅对借助网络优势让大学生人格健康和自我意志得到提升非常有利,而且对其在互联网环境中做好自我监督工作也是非常有利的。同时,如果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有缺失表现,也很有可能导致网络道德发生危机,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与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学生整体自我认知弱化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中的大学生整体素质偏低,致使大学生群体整体陷入自我认知弱化的僵局,造成其网络媒介素养畸形发展的情况屡屡发生。而且当前从普遍情况来看,一些大学生并不具有网络媒介素养,培养机制并不够完善,从而使得在学习的过程中忽视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会做出一些有悖于网络健康发展的行为。比如很多高校的大学生,为了个人利益而忽视了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网络媒介素养及行为准则,从而做出违背网络媒介素养和损害网络健康的行为,甚至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后果。这些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的网络媒介素养还并未发展成熟,同时网络媒介素养意识薄弱、缺乏创新理念等。以上这些因素都很有可能让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越发认不清自己,使自己陷入迷茫和彷徨之中。

2. 判定自我价值不够理性致使大学生缺少网络媒介素养

就目前来说,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判定自我价值时并不理性而致使其缺少网络媒介素养相关意识,无法形成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标准。现在很多高校的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不高,对相应的网络行为没有形成独立和正确的认识,甚至对自身审视也较为片面化。而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当前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大学生处于网络环境下对于自身学历、职业、姓名和生活背景等信息都可以加以虚构,通过塑造自身形象能够将自身不利信息全部排除在外,而直接使用有利自身的信息。这种情况,更加让大学生陷入自我理想境界之中,但回到现实社会中,与网络社会形成的对比就会表现出更大落差。但由于相关大学生缺乏良好网络媒介素养,使得其没办法及时有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而缺少对自我价值正确的认识,导致错误理念决定了错误行为。

3. 个体功利主义诱发网络媒介素养危机

当前大学生自我管理自身网络行为的能力是比较弱的,而且网络媒介应用计划意识与自制能力也亟待提高。处于网络环境下,部分学生没有在利益面前做出均衡的判断和正确的决定,而受到拜金主义、奢靡主义等侵袭,让自身意识更加倾向于功利主义。其一,各种网站商业化运行诱使大学生更加倾向于物化社会,各类低俗、流行信息很容易使大学生认知向不良方向发展,使大学生陷入非自主欲望消费中。其二,当前网络文化渐渐发展到后现代化,复杂多元网络信息当中也难免存在各类不符合现实梦想的宣教。与此同时,现实社会中物质和财富不断增大,像网络热门用语高富帅白富美等,这对大学生均会构成很大的刺激,不断宣扬享乐主义,也使得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发生偏差,使他们开始羡慕奢华富贵生活,唯利是图,最终导致网络媒介素养遭遇危机。而网络中那些违法违规、弄虚作假、忽视诚信的行为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整体的身心健康发展,甚至对我国当代大学生整体健康形象都带来了消极影响,与此同时也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按照网络媒介特性,联系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笔者认为,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内容需要由认知能力、操作能力还有情感态度等方面构成,应具体包含以下几个层面: 一是具有计算机与网络基础认知,成为网络、计算机熟练操作用户; 二是了解清楚网络媒介与网络信息给社会与其成员造成的影响,可以对国家的主流文化加以传承,坚决抵制外来意识流与低俗文化侵蚀; 三是具有网络伦理理念,可以理解同时示范以网络道德处理社会和个人事务。网络虚拟性可以带人们远离现实目光,摆脱当前世界道德法律制约,所以很容易使得道德防线崩塌和丧失道德人格情况出现。大学生也需要对网络伦理相应规范加以遵循,遵循道德标准利用网络,要做具有时代精神风貌的大学生。四是要对虚拟网络有清醒认识,可以理性划分客观现实和媒介现实。

虚拟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补充与延伸,而虚拟性便为其本质特点,大学生需要清楚识别客观现实和媒介现实; 五是要对自身网络行为学会评估与管理,对自身上网时间、动机与情绪可以科学管理,让自身变成网络工具的主人,而并非被网络工具所奴役; 六是结合网络沟通交流工具,通过网络这一第二层级生存空间和外界实现有效沟通与合作。掌握好网络世界中的礼仪规范和外界对话交流,同他人合作也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 七是可以充分高效利用网络中各种资源与技术进行创新,凭借网络技术对现实中的问题加以判定与解决; 八是应有互联网信息素养,可以应用网络及时高效地寻找到所需信息,同时具有分析、判别、归纳、应用与评估信息能力; 九是熟知网络系统本质,掌握信息制作及传播整个过程,深化解读网络信息特质,可以抵御网络消极信息所造成的影响,构建起网络信息批判反应认识机制。总的来说,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整体目标应为让大学生可以尽可能应用网络辅助自身学习与成长,另外尽可能避免这把双刃剑所带来的伤害。

四、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对策

高校是对新时期大学生开展教育的主体,除去应该传授好基本理论知识以外,更加应该随着时代发展紧跟教育改革新形势,将新时期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相关工作做好,引导大学生带着良好网络媒介素养进入到互联网环境中,这样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科学高效利用互联网优势资源都是十分有利的。潜在性地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予以强化,积极引导大学生培养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强化网络道德理念与意识,这已是现今及未来教育必然的发展趋势。为此,笔者认为应全力做好以下工作:

1. 加强大学生整体自我认知

目前大学生缺少网络媒介素养的根源在于大学生整体自我认知的弱化,而想要有效避免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缺失的问题,就应当对大学生整体自我认知加以唤醒。加强大学生整体正确自我认知,使其对自我价值有科学认识是很有必要的,而如果一些大学生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把网络媒介素养抛之脑后,同时也并未认识到自身行为的危害性,就很有可能对国家与社会利益造成非常大的损害。所以,大学生务必要清醒认识到网络环境下自身行为的作用,不断增强责任感,经过规范责任意识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加以培养。这样大学生才可以避免自我隐匿偏执,养成自主规范约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且,还要注意在日常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树立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要严于律己,规范自身网络行为,做一个诚实坦诚的大学生,让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得到高效培养,网络行为得以严格规范,从而防止其误入歧途。

2. 大学生要建立正确自我价值的评价体系

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觉醒最为显著的体现便是自我评价相关意识的养成,所以高校需要充分教育大学生,引导其逐渐构建起科学合理的自我价值的评估体系,凭借加强大学生自我认知提高其网络媒介素养,进一步养成内化自觉。其一,高校需要通过各种社会活动的开展,让大学生业余活动变得更为丰富多彩,并以此达到促进大学生兴趣爱好变得更为丰富的目的。活动标准要设定为可以促使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宜,不仅可以让大学生视野得以拓宽,更让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更加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其二,在大学生自我理念方面,教育人员不应当随意给予贬斥或否定,大学生群体对待他人评价和各类事物态度都为其成长阶段的必经历程。所以,教育人员要对大学生的自尊心给予绝对尊重,进一步培养大学生良好人格。教育人员应对所有评价对象都一视同仁,创造平等评价环境,要让大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学习,使学生对自身有更清楚的了解,同时也更了解评价标准与指标,进一步对自我价值形成良好的认知。

3.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加强大学生自控能力的培养

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这在某些方面要仰仗大学生自控能力的培养方能得以实现,该能力不仅包含对于责任意识控制能力方面,还应包含情绪控制能力等方面。信息社会发展到今天,网络逐步覆盖全球,加上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多样化文化互相冲击碰撞,相互融合态势也越发强烈,大学生的思潮导向多元化也已然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受各类因素影响,新时期大学生接触网络时自控能力越发弱化的问题也是不可被忽略的。针对此,我国各高校也需要开展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相关教育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教育工作做好,引导大学生自我认知向良性方向发展,并以此为前提不断使大学生自控能力得到加强,这么做才可以让大学生将负面信息干扰排除在外,进而不会在复杂网络环境下感到迷茫与彷徨。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需要每个教职人员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有效保障整体高校教育环境的良好,以及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但是当前大学生也很容易由于互联网中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最后致使其网络媒介素养畸形发展。网络媒介素养是学生适应网络社会的基本心理素质,也是新时期大学生需要养成的基础素养,作为大学生适应网络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不断完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也是我国网络体系良性建设的重中之重和根本保证。以上通过深入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并对应分析了具体的教育对策,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促进我国网络建设的健康良性发展,以及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健康发展。

热点推荐

上一篇:探究“互联网+”视域下小小说类文学期刊的发展态势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市农机局安全监理的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范文(24篇) 疫情的分析报告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