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移动互联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影响及对策研究

移动互联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影响及对策研究

小编:

[摘 要]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大学生学习生活更加便捷高效的同时,也快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给大学生带来更多的心理应激。文章通过分析移动互联网络的使用现状和特点,从人际、学习生活和个人发展分析对大学生心理应激和危机状态的影响,结合心理危机干预特点,发挥学生组织在打造先进网络文化中的积极作用,利用移动互联网络搭建高校心理危机监测生态网,提出构筑移动互联网络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平台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移动网络;心理应激;危机干预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3.283

目前,随着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络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的利用范围、使用频率和时长逐渐增加,移动互联网络作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容量庞大、信息内容纷繁冗杂,加之对网络应用的立法规范仍不够完善,对移动互联网的不适当使用逐渐成为大学生心理应激反应的重要应激来源,研究移动互联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应激的影响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4G网络时代的开启、移动互联网络终端设备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发展趋势正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移动互联网正在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CNNIC第36次互联网报告,[1]截至2015年6月,中国互联网络使用者规模达6.68亿,移动互联网络使用者规模达到5.9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8.9%,移动互联网络已然成为大众与网络对接的第一平台。

通过对山东大学的在校学生进行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方式及使用时长的调查统计(见表1),发现移动互联网的使用已经进入大学生生活的各个组成部分,且在各项使用方式中,利用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等软件进行聊天互动占用的时长最大,占比最高。可见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的社交沟通影响较大,而社交情况的差别和恶化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心理应激(危机)反应。因此,研究移动互联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应激的影响对高校学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高校工作者也已经关注到这一现象,更有学者研究发现大学生手机依赖高于网络依赖。[2]

1 大学生心理应激(危机)理论概述

心理应激(psychological stress)俗称“心理压力”,由实际上的或认识上的“环境要求―应对适应能力”不匹配而引起的一种以各类心理和生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的心身紧张状态。心理危机和心理应激拥有同样的影响因素和发展变化规律。心理危机是从轻、中度的心理应激发展而成,实际上就是严重的心理应激状态。心理危机(crisis)指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生活变故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心理失衡状态,在此状态下,个体感到难以应对所发生的各种问题,正常的生活秩序被破坏,内心的紧张感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即心理危机状态。[3]应激源(stressor)指破坏个体身心平衡状态、要求人适应和应对的环境动因,对于大学生来说其主要的心理社会性应激源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即学习应激源、生活应激源、发展应激源、社交(人际)应激源和家庭应激源。适度的心理应激或压力对于工作、学习和健康是有益的,而过于强烈、过于持久的心理应激是有害的。山东大学对学生心理应激程度进行了调查统计(见表2)。因此需要将心理应激控制在适中的水平。我们将从社交(人际)、学习及生活和发展三个方面分析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应激(危机)的影响。

2 移动互联网络普及现状及其使用特点

近年来,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都能方便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即时满足代替延迟满足,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人们乐于利用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并进行社交活动。研究者们认为,移动互联网络的信息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资源共享。互联网可以让全世界的人民共享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二是超越时空。在网上聊天、看电影、看远程教育等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互联网+”已然成为一种生活先进流行的理念;三是实时交互性。不再和传统媒体一样具有单向传播性,可以选择交互,并且具备时效性。

除了信息的交流媒体,互联网的影响渗透到人们的生活特别是人际社交中,移动网络社交又称为虚拟社交,其特点主要为:一是移动性。传统社交方式需要固定的设备或是面对面的对话,受到时间、地域、空间的极大限制。而手机的便携性带来的是虚拟空间的无限扩张,使得虚拟社交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二是隐私性。传统的社交方式对隐私的保护不够方便,利用固定电脑和通话都有被监控的隐患,手机的使用大大缩小了人们的社交活动空间,对隐私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三是现实性。移动虚拟社交使人际传播得到回归,人们借助虚拟社交和现实社交并用的方式,方便了人际交流和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切实地促进了人们的社交活动。

3 移动互联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状态的形成影响

移动互联网络的使用已然渗透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其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状态的形成来源也是多方面的。

3.1 移动互联网作为社交(人际)应激源的影响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信(朋友圈)、微博、QQ(空间)等自媒体得到极快的普及和推广,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业界人士充分发现和利用了自媒体在社交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一是获得公众认同,降低孤独感。依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4]我国多数大学生正处于成人早期(18~25岁),这一时期人格特质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建立和维持与他人满意的人际关系,从中获得激励、自信和归属感。移动虚拟社交能帮助个体获得更多的网络社会支持。二是缓解失落情绪,减轻压力感。移动虚拟社交软件可以随时发布自己的心情、经历,同时可以得到好友的留言、点赞等反馈,对消极情绪是一种积极的宣泄方式,同时减少压力感。 但作为社交应激源也存在产生心理危机的风险,其原因在于:一是容易产生依赖、成瘾行为,不利于大学生人格发展。移动虚拟社交加强了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不能有效实现客观现实和虚拟现实之间的角色转换时,容易造成心理错位、人格异化畸变等;二是移动网络人际沟通模式的间接性,不利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情感维系。移动社交关系中联系更多的还是现实关系,而人际关系的核心是人际情感,大学生移动虚拟社交不利于情感的表达与感知,也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3.2 移动互联网作为学习及生活应激源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为高校学生带来了“互联网+教育”的先进教育模式,学生可以方便地利用网络获取相关课件、习题等来填补知识需求,使知识获取方式变得多元化、便捷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不同国家、不同学校的知识文化传播带来了可能,打破了传统知识获取的地域、时间限制;高校可以依托自媒体平台开展学生服务导向建设,优化大学生生活质量和水平等。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学习及生活应激源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移动学习软件以视频图片为主,文字为辅,容易降低学生的动手计算能力,引发自卑、忧虑等消极情绪;移动网络信息的冗杂性会干扰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影响学习效率,间接引发浮躁、焦躁的情绪;目前,移动互联网络提供非法校园贷款而导致的校园悲剧事件屡见不鲜,其诱因是大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和网络提供的资金诱惑,甚至会导致自杀等严重心理危机;除了网络借贷,网络炒股、移动购物等利用低价性、便捷性等吸引高校学生投入资金,都是潜在的心理危机诱发因素。

3.3 移动互联网作为学生发展应激源的影响

高校依托移动互联网可以为指导学生发展成才、职涯规划提供极大方便,例如笔者所在山东大学的学生就业发展指导中心,通过建立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方便在校本科生了解保研读研、留学出国、就业招聘及创新创业等各方面的信息。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也打破了学生发展视野的局限性,意识到个体发展的无限可能。很多高校学生依托移动互联网进行创业并取得了较大成功,如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的“饿了么”外卖平台、山东大学“俺不挂”自学平台等。

虽然有上述便利,但由于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和虚假性,误导学生走入歧途的案例也不在少数。高校学生对移动网络信息尤其是就业信息的片面理解,使其真正参与或就业后现实与心理造成很大落差,容易引发心理危机;如今出国留学的广告和商家水平良莠不齐,容易误导学生盲目崇洋媚外、轻易做出留学的决定,给学生和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由于移动互联网络公司层出不穷,美国硅谷的创业精神被误读为辍学精神,很多高校学生盲目跟风,希望通过创业实现财富梦想而放弃学业,但是现实能力和理想之间的差距会给学生带来重大心理危机。

4 利用移动互联网络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的对策

由上述分析可知,移动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是把双刃剑。高校有效发挥其对大学生心理引导的积极作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先识别、有效干预是高校学生心理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山东大学学生心理干预方式接受度调查见表3。

从我校多次心理危机发现的经历和日常学生管理的交流中,我们发现由同学通过网络空间和聊天工具中发现身边人的心理和情绪剧烈变化的情况上报越来越多,而网络新闻中贴吧、论坛和聊天群里直播自杀过程的报导也在同学们的主题班会中曾专题讨论。在遇到自身心理困扰时,不同性格脾气的同学的处理方式各异,而越是容易出现压力堆积的内向、学习困难等情况的学生,越倾向于选择隐秘性高的网络求助。[5]通过检索百度对照自身表现,寻求他人类似经验等间接方式,运用越来越多的健康自助类App和网络咨询工具也越来越便捷。所以如何运用好网络这一阵地更好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预警发挥作用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4.1 发挥学生组织在打造先进网络文化中的积极作用

高校学生组织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承担者,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事务中发挥很大作用。高校学生组织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学生组织包括各层级学生会、学生兴趣社团、学校指导发展的特长团队等,其职能种类多、涉及范围广,参与自发或是学校主办的学生组织的学生占比非常大;二是专业的宣传团队和强大的宣传技能是每个学生组织所必备的,是学生活动开展的必要环节,也是扩大学生组织影响力、号召力、吸引力的强大保证;三是无论自发的或是校办的学生组织,都离不开学校统一的指导和管理,在学生和老师的沟通交流过程中,有利于打造学生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坚定的政治信仰;同时学生组织具有传播感染性,有利于将正能量不断传播,互相感染,强化道德修养。因此,参考以上学生组织特点,高校应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在网络文化中的积极作用,利用学生组织范围广、宣传效力高的特点,鼓励学生利用移动互联网络宣传好事迹、传播正能量,打造先进的移动网络文化;引导学生组织内部之间相互督促和规范,提高学生自律性,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通过学生组织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引导学生自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指导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状态,降低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4.2 利用移动互联网络搭建高校心理危机监测生态网

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管控要从以下三方面作为切入点:一是消除应激源或解决由它所带来的问题。对应激事件进行理性分析,找出关键的问题;二是经常检测和评估学生的应激反应(压力困扰)情况。借此早期发现可能会或已经进入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给予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专业性心理干预;三是完善和发挥学校心理危机意外事件的预警处理机制。依托移动网络的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递有点对点的交流结构、同步的交流时效、丰富可切换的交流模式可以使其更趋向扁平化,提高信息传递和沟通的效率。

因此高校可利用移动网络搭建完善的心理危机监测生态网。以微信为例,高校可以利用微信的虚拟性、平台化以及群聊功能,构建一个自上而下的包含“微学校”“微学院”“微年级”“微专业”“微班级”“微宿舍”“微社团”的虚拟“微校园”体系,高校在各个“微团队”中以相应的负责教师(如班主任负责“微专业”、辅导员负责“微年级”)和思想素质过硬、心理状况良好的学生干部为主,组成不同层级的网上心理监测团队,构成强大的心理监测生态网。通过监测团队对学生在移动网络平台上有关日常心理应激的状态表达,强化对学生心理危机的监测作用,对心理危机做到有效的预判、规避和预防。 结合我校构建完善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学院――班级――宿舍――学生个人”五级预警机制,运用“微校园”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技术支持,信息高效畅通和反馈,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监测,做到没问题时早预防早干预,出现问题时及时发现和解决,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心理工作的高效性和实时性。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及预警机制见下图。

4.3 构筑移动互联网络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平台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心理危机的成功解决有三重意义:个体可从心理危机中得到对现状的把握;对经历的心理危机事件重新认识;学到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危机有更好的应付策略与手段。对心理危机的干预其意义不言而喻,因此我们提出高校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强大的宣传效力和方便的传播手段,构筑心理危机干预平台。根据心理危机干预的三个层级,[6]建议心理危机干预平台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第一,“人人介入层次”对应的心理健康指导信息获取平台。由教师或学生自发地将好的心理调节方式、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等信息发布到规范平台,方便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知识,进行自我调节。第二,“技术协助者介入层次(半专业)”,校辅导员、班主任等接受过心理健康培训的相关教师,可以开设移动网络匿名问询窗口,让学生自我陈述其遇到的心理问题,教师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进行科学规范的心理调节。第三,“专业的介入层次”,高校可以邀请如专业心理医师和专业辅导者,在干预平台上开展在线讲座,在线咨询或发布心理指导的讲义和视频等,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进行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这样一个综合高效的平台建立有赖于高校预警机制内外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和及时应答,并会在学生工作实践中得到更好的构建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6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7-23).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2015/201507/t20150723_52626.htm.

[2]黄海,侯建湘,余莉,等.大学生网络和手机依赖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J].中国学校卫生,2014(11):1654-1656.

[3]张建锋.大学生心理应激的应对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04(4):90-91.

[4]郑宁.从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看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4):105-112.

[5]黄海,颜小勇,余莉,等.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的态度及与人格、网络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4).

[6]张海钟,杨万鹏.论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J].甘肃高师学报,2007(1):75-78.

[7]韩虹晓,黄丹,胡兴,等.大学生手机过度依赖和孤独感的相关分析[J].才智,2016(6):18-19.

热点推荐

上一篇: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我忘不了这次活动范文(16篇) 2023年车位代持协议(通用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