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仰的现状及教育对策

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仰的现状及教育对策

小编:

摘 要:网络通信技术带来了社会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而网络环境监管的复杂性也频繁地导致信息传递的失真和差异化,对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产生较为明显的误导。以大学生的信仰建设作为研究对象,从网络发展和该青年群体信仰变化的现状出发,研究网络环境带来的双面效应,得出大学生信仰危机与网络对信仰的推动作用相伴发生且呈现日益扩大化的趋势。通过对信仰引导内容、网络建设、情感疏导和法制完善等四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强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促进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积极的指引。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生;信仰塑造;信仰危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7-0186-02

信仰作为人类思想与行动紧密结合的思想纽带,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机融合的集中体现,并成为推动个体、组织或阶层实现精细化选择和坚定性遵从的精神动力与基本保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社会发展成果是突出的,社会结构的优化和社会体制的转型升级催生了信仰的多元化发展,也为社会主义信仰做出了有力的论证,但同时存在于过渡时期的个人功利主义和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的散乱性也越来越导致更为严重的信仰危机,尤其是作为网络知识接纳和信息传播庞大载体的大学生群体,这种新媒体带来的影响显得尤为明显。当前的网络运营环境已无疑成为研究大学生信仰变化状态的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如何做好新型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信仰引领工作将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点。

一、当前大学网络环境现状分析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人数为6.49亿,普及率达到47.9%,其中20―29岁之间的人数占比最高,约为31.5%,这个年龄段也正是大学生成长活跃阶段。单从学历结构上看,大学生已逐渐成为我国互联网应用的中坚力量,2014年我国大专学历网民比重约为10.4%,较2013年上升了0.3个百分点,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网民比重为11%,较上年增长了0.2个百分点。

从网页开发情况来看,我国2014年有网页数量1 899亿个,较2013年的1 500亿个增长了26.6%,是2007年的近22倍,是2010年的3倍;其中,静态网页有1 127亿个,占到网页总量的59.36%,动态网页有772亿个,占到40.64%。就网民主要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率来看,及时通信达90.6%,搜索引擎达80.5%,网络新闻达80%,网络视频达66.7%。20―29岁网民网上信息分享比例约为61.4%,网上参与评论比例也达到46.6%。随着网络的深化推广,学历程度与互联网依赖比例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发明显,2014年这种依赖比例在大专网民中达到60.2%,在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网民中达到了63.9%。

网络既是一种强化办公效率和娱乐效果的工具,也是一种信息传播的环境,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内容丰富、传播形式虚拟和传播风险难控等特点。大学网络的普及带来了学习方法和学术研究成果的及时共享,拓展了广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和学习兴趣,其在带来大量干扰性信息的同时也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对不良信息的辨识能力,时政热点的迅速推送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大学生群体的社会道德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网络进步带来的交流方式的便捷化增强了同学或朋友间的联系和问题的解决效果。

二、网络发展给大学生信仰塑造带来的积极影响

1.网络建设为大学生信仰的建立与坚持搭建了更为公平、宽广的平台。网络具有信息发布和获取的平等性与及时性等特点,这种新媒体淡化了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身份地位的差别,克服了不同个体或群体间思想引导上的时滞性和隐蔽性。传统的高等教育中,老师和学生、长辈和晚辈、信仰坚定者与其学习者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会因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恐惧感、信任感等造成信仰教育效果和质量的削弱,而网络社交软件的多元化和便捷性将使得信息的传递在身份地位、阶级属性、时间地域上的限制尽可能缩小,轻松、平等的沟通环境更容易带来思想火花的碰撞和个人信仰体系的构建。

2.网络环境已逐渐成为大学生信仰培养的一项重要工具。信仰的形成、发展甚至转变是贯穿在人成长过程的始终的,大学之前受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的影响较大,是重要的发展时期,但真正形成稳固下来并用于指导后期人生实践的应该还是青年时期。大学生作为知识的接纳者和创造者,学习的状态也更多地由过去的被动转变为主动,对经典和新生事物积极探索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成为科学信仰最为集中的,也是极为关键的培养群体。基于此,网络在大学生信仰引领的教育中也在不断地充当着工具的角色,它能够及时测评和汇总每位大学生当前的信仰状态,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和接受能力,通过网络自身这种自由、平等、及时的方式对适合他们的信仰体系和元素进行推广,在推广策略上达到了有针对性的创新。

三、新时代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仰面临的主要问题

1.信息的自由流动推动了信仰的日益多元化,也导致大学生信仰确立的盲目性、随意性和波动性。大学生当前对信仰的选择主要是道德信仰、国家(民族)信仰和政治信仰、法律信仰、生命崇拜等。对信仰的追求应该要建立在充分的社会实践和理论认知比对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起思想引导作用的信息在数量和质量上有所保证,而当前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很容易造成缺乏扎实判断能力的大学生在思想上的混乱,加剧其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目标设立的模糊性和随意性,信仰根基的不稳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信仰执行的意志力。

2.科学的信仰体系遭受质疑,信仰迷失加剧。当前复杂的网络文化环境和社会竞争压力催生了以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为标志的极端个人主义腐朽思想,部分网络媒体在商业利益刺激下对低俗事件的刻意炒作正在不断弱化大学生的传统价值观念和人际间的诚信依赖关系,使大部分大学生对信仰产生了怀疑和不坚定。 3.网络文化的渗透直接导致当代大学生对人生信仰的抛弃。各种适应信息化发展而开发出来的硬件和软件网络载体成为大学生丰富其精神世界的替代品,拥有流畅运行主流应用程序的较高配置的手机、电脑几乎成为大学生群体的普遍性需求,也让他们的课后闲余时间更多地沉溺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部分同学甚至无时无刻脱离不了手机网络的存在。从一定程度上讲,这种网络生活的丰富正是当前大学生精神世界空虚的诱因之一。网络在带来充满伪装色彩的思想交流虚拟空间扩张的同时,也正在进一步削弱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正常的人际交往水平,情感日渐冷漠。网络上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本土糟粕文化的活跃进一步模糊了校园和社会的界限,功利性信息占据思想决策的主导性地位,这将一方面带来主流价值观严重退化,另一方面部分无法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传统型信仰模式,诸如个人主义、封建迷信、巫术占卜、宗教崇拜、权力和金钱崇拜等在某些学生群体里甚至出现流行化趋势,信仰被异化的现象较为明显,而这些非理性的意识形态严格意义上是对时代价值观念的背离。

四、网络环境下强化大学生信仰引导工作的对策建议

1.高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应积极合作交流,构建大学生信仰教育内容的规范化体系。大学网络文化建设应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将中华传统经典文化作为信仰教育的思想源泉,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大学先进文化教育的主导力量。在授课方式上要灵活多样,保障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全面理解和把握,考核形式不能拘泥于试卷,可以通过师生交谈、集体讨论、感悟记录、理论体系归纳等多种教育形式增强大学生信仰培育的效果。

2.继续完善网络平台建设,发挥校园网络在大学生价值观引导方面的工具性作用。当前大部分高校网站都设置了专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板块,微信公众号和QQ群等新媒体形式也在跟进宣传,对党建动态和时政热点都有比较及时的更新。但是这些方式起到的宣传效果并不明显,这主要归结于宣传内容单一化、程序化和形式化,另外对产生信仰危机的原因和不同的信仰需求也缺乏准确的定位。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引导,各大高校应有效落实,在大学生价值观网页板块更多地发布一些客观的时事评论、思想理论溯源等,网络推广方式可以扩展到论坛、微博、博客等,内容发布的形式可以采用故事叙述、名人传记、专家点评、观点激辩、视频制作、语音录制、有奖竞猜、征文评比等,力求照顾大学生信息接受习惯,推动宣传手段的多样化和简洁明了。

3.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增加情感关怀。大学生之所以迷恋网络是因为网络世界的虚拟和广阔的信息维度能够成为他们回避现实社会挫折和填补心灵空虚的有力途径,如果鼓励老师和学生、长辈和晚辈、信仰坚定着与意志动摇者之间进行高频率的心理疏导和情感安慰,应该会在大学生人生方向迷茫和信仰动摇的起步阶段就能够很好降低网络对信仰的这种侵蚀作用。

4.加快安全性网络技术开发,对虚假信息传播者实施法律惩戒。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归类推送具有很大的必要性,通过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保障在传播渠道上剔除掉具有偏误和极端化的言论。通过网络运营诚信法律法规的制定,划分奖惩类型,明确奖惩幅度,落实奖惩职责,通过法制的权威来确保信息传播者对信息推送的慎重和责任意识,保障大学生价值观建设的健康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冯天策.信仰在人生中的地位和意义[J].齐鲁学刊,1989(4):127-129.

[2]曹文■.网络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3(1)313.

[3]冯天策.略论信仰本体的起源、分类和本质[J].东岳论丛,2007,28(1):147-153.

[4]孙海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信仰危机表现及对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1):96-98.

[5]危薇.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4,27(5):47-49.

热点推荐

上一篇: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专业学生工作坊的设置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微信群发布有害言论通报心得体会 最新教学基本功训练总结(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