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就业导向“双证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就业导向“双证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小编:

"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双证课程 就业导向

论文摘要:在就业导向课程观指导下,高职教育应积极发挥职业标准的就业导向机制,寻求开发“双证课程”体系的具体方法,并通过双证课程的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就业导向的双证课程体系,有助于推动宏观层面的职业教育改革,形成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学校双证培养培训、鉴定考核”模式。

一、就业导向“双证课程”的意义和内涵

(一)以就业为导向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否就业,不仅取决于社会的需求,还取决于这类人才是否具有从事某种职业的资格。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进入劳动市场的通行证,是国家实行就业准人制度的具体体现。为适应这种变化,高职院校必须推行“双证制”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

“双证课程”将职业教育与相应的证书培训相结合,为培养既有学历证书又有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奠定了基础,也使得职业教育突出了学历性和职业性。开发适合某类专业的“双证课程”,使得新的课程系统(专业解决方案)既符合学校的教学要求,又能使学生取得相关(系列)职业资格证书,这是推行“双证制度”的关键。

(二)“双证课程”是实现就业导向的关键

作为高职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否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是决定他们能否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学校,能否为学生创造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条件,决定其是否体现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也关系到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双证课程”是按照学历层次要求与国家职业标准建立起来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应该能使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达到高级(或中级)职业资格标准。实施“双证课程”可以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机结合,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双证课程”的建立,有利于将国家标准中职业岗位(群)的相关的知识、技能要求融入教学计划和教材之中,有利于将“双证”融为一体,实现课程内容的职业能力化,真正体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特色

(三)开发“双证课程”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

所谓“双证课程”就是要将职业标准融人课程标准中,在高职课程中体现职业(行业)的要求,将教学计划和职业标准有机结合起来,在培养方案中嵌入职业证书和部分代表主流技术的企业证书的要求。实行“双证”并重,有助于从根本上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二、国内外“双证课程”研究

(一)国外“双证制度”的现状

英国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职业资格制度最先进、与学历教育沟通最好的国家之一。从1986年开始,英国在各类企业推行国家职业资格制度NVQ,将学历教育、职业教育、职业资格均分为5级,三者之间相互对应和沟通,各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有最基本的学历要求。澳大利亚TAFE的办学模式集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继续教育以及成人教育为一体,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全国统一的澳大利亚资格认证框架(NTF,National Training Framework)和培训包(Training Package)。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力实现“交易”的质量度量标准,所以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证书所代表的职业教育课程的含金量。此外,上述国家已经开发出了大量符合劳动力市场需要,又适合学校教学的职业课程,并且研发出了成熟的职业教育证书课程开发方法。

国外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人们比较熟悉的有MES课程模式(技能模块组合课程,国际劳工组织).CBE课程模式(能力本位模块课程,美国、加拿大)、“双元制”课程模式(核心阶梯型课程,德国)、职业群集课程模式(美国)、生计群集课程模式(美国)。"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初步提出了自主的课程开发方法论,主要有“模块化综合课程模式”、“多元统合型课程模式”、“集群课程模式”等。但是,基于职业资格制度的课程资源开发还比较滞后,课程开发手段还停留在经验层面。由于没有国家层面的职业培训课程资源支撑,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对学校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一些基本问题仍未解决。在许多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仍然摆脱不了普通高等院校课程体系的影响,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原来的结构,理论知识、职业专门技术能力、职业关键能力等各部分的比例、结构不尽合理,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急需人才的目标的实现。

三、“双证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改革

(一)“双证课程”的建设应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并在教学计划内统筹安排

第一,“双证课程”应成为统一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包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发挥其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指导作用,需要开发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包,在统一的职业技能鉴定平台上,为职业院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提供合适的教育技术支持。

第二,“双证课程”建设必须遵循“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积极发挥行业组织作用”的原则。行业组织要能够代表国民经济行业部门,成为行业经济活动单元的代言人,紧密团结企业,代表企业对本行业的劳动力市场需求提出数量评估、质量要求和发展变化趋势。

第三,“双证课程”的开发和施行也要对相关课程进行改革。“双证课程”设置主要是考虑行业(企业)需要,把行业(企业)需要的教学内容,按照教育规律以一定的排序方式加以组织,将知识系统化。“双证课程”自身具有完整课程系统的特点,必须在教学计划内安排,而不是模块拼凑的。围绕着“双证课程”的新体系,一系列有关课程也要相应改革。

(二)建立完善“双证课程”职业技能鉴定体系

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不仅是对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的检验,也是对培养目标的有力验证。在教学计划中,将职业技能训练作为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内容,并对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实训的时间和内容上,紧紧围绕职业技能鉴定来安排,使实i)1}的目的更加明确,意义更加现实,主要有:

一是提高资格证书的权威性与公正性。全面推广智能化理论考试技术、模块化操作技能命题技术、仿真模拟操作技能考试技术,由省市级劳动保障部门组织专家命题并组织考核。

二是以职业技能鉴定站为依托,通过各项技能比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了使日常的教学活动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职业标准相结合,使学校的教育直接与企业接轨,直接与职业技能标准相统一,依据国家相应的职业技能标准制定较为完善的技术纲要,在各专业组织技能大赛。

(三)加强“双证课程”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教学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保证“双证课程”顺利进行的重要载体。实训基地建设要突出对学生操作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走教学与生产、教学与服务相结合的道路。通过实训,学生完成相关职业应知应会的基本训练,为顺利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创造了条件。"

(四)创新“双证课程”编排结构

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编排结构上,实施有利于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尽可能地获取与工作过程有关的经验的策略。教学过程以获取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工作过程为参照系,通过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集成来传授课程内容。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应相衔接,主要措施有:

1用职业资格考试推动培养模式的创新

通过调整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把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知识内容和技能要求纳人教学计划之中,使职业标准基本要求与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相衔接,把证书考试标准与课程授课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大学生的技能训练量,用职业资格考试推动培养模式的创新。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结构体系应当针对某个专业或专门化方向,实现核心课程模块与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的有机组合。其中核心课程是相对稳定、能体现专业特征的,而就业方向性课程则是灵活多变、能应对市场竞争与企业需求的,由此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2.建设适合“双证课程”的教材

“双证课程”教材既要体现高等教育“高”的要求,又要体现职业教育“职”的特点。应使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因此,教学内容能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将岗位实践的知识、技术融人教材中,跟踪新技术,体现应用性。除此之外,教材在例题、习题的选择编写上,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3.教学方式与职业能力的培养相适应

技能训练紧紧围绕职业功能与综合能力展开,以职业功能为模块,开展项目式教学,讲、练、做结合,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教学方式贴近企业、生产、工艺,讲究标准与规范,注重实用,追求熟练性。

(五)优化实施“双证课程”的教师队伍

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相结合的制度,需要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要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优化专业师资队伍素质结构。

一是倡导自学,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不断充电,在获得中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讲师及以上职称的同时,去取得其他专业中级以上的职称。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教师选修其他方向,向一专多能型方向发展。

二是选派骨干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为了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到企业的生产现状和最新技术发展动态,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通过这种方式,教师既能指导学生实践,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又能掌握企业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把用人单位意见及时反馈到学校,增加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根据学校专业建设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具有潜力的中青年专业教师参加省、市组织的职教骨干教师培训和选派骨干教师到高校进修学习或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高新设备使用培训、软件应用、认证培训等,进一步提高其“双师”素质,以解决专业教师总体缺乏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四是外聘专业教师,开通职教高技能师资引进的“绿色通道”。由于职业院校面向市场,专业变动性大,学校不可能适时配齐各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对少数非长线专业,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教授、专家、技术工人来校做兼职教师。

五是建立骨干教师技能评比选拔制度,鼓励教师发展技能专长,形成特色。"

(六)建立适应“双证课程”的评价方法

以考查学生能力与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建立“双证课程”评价体系。改变单纯以理论考试测定成绩的方法,不再单凭一纸试卷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以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来衡量其学习成绩。积极实施过程考核和项目综合考核,借鉴国外多元整合的综合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尽可能地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如技能测试、模拟测试、实物制作、专题报告、口头与书面问答、直接观察、考察原有学习证据等。突出职业资格标准的导向作用,体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紧密结合,重视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考核,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职业标准相匹配的职业技能考核制度,建立考核标准与考核大纲,从而使考试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相衔接,确立满足高职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标准的职业能力考核方案,加大专业职业技能的考试权重,逐步落实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考试同步的基本运行机制。

(七)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课程改革

1.实现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

课程开发应从单一学校主体转向学校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参与专业与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使行业、企业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具体形式有:一是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根据企业人才需求“量身订制”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内容;二是建立有行业和企业管理者、技术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让行业、企业专家直接参与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和评估标准,以及参与课程建设全过程。

2.课程目标突出岗位就业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高职课程目标设计,不仅要有高等教育共性目标要求,而且要有清晰的职业基本能力要求及具体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要明确职业岗位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目标定位。课程设置瞄准某种职业,落实到具体岗位,就业方向直接在学校人才培养课程方案中清晰体现,使课程目标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大大缩短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间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提供条件。

3课程内容从知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

以就业为导向设计高职课程内容,要求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其具体做法是:首先,以职业所需的能力为主线,包括胜任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和工作态度的培养,直接反映职业角色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一般是经过职业能力分析形成能力标准,再将能力标准转化为课程。其次,强调教学内容实际、实用、实践,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促进学校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学内涵上的统一,形成符合职业培养目标的特色,缩短与实际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的距离,包括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一般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培养的学生既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又有一定的职业岗位转换的适应能力,从而获得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实现课程结构的模块化

以就业为导向,通过课程结构的模块化设计,增强课程弹性,对职业化课程进行优化和补充。相对于传统职教课程,模块化课程本身具有灵活性优势。其基本设计思路是:对某一专门职业能力进行分解,将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确定为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确定为选择性岗位技能,设计就业方向性课程。多个核心课程模块和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的组合,构成一个专业及专门化方向的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核心课程是相对稳定、能体现专业特征的,就业性课程是灵活多变、能体现就业方向特征的。整个课程结构因核心课程内在结构以及方向课程的多种选择性而富有弹性,从而提高学生就业适应性。

5.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开放性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实施过程,应是一种开放的教学过程。其教学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现成的学科概念和结论,而是向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和学习路径,包括提供各种参考书、各种视听材料、计算机软件,提供实验实训设备、模拟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等,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探索和思考。同时,不拘泥于书面试卷评价方式,而是更注重在实际工作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限于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还要有职业岗位一线行政与管理人员对学生的评价。这种开放的教学过程,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和教育评价机制来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学生持久就业能力的养成具有现实意义。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谈对高职高专会计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学校代表小学开学典礼致辞 小学校长开学典礼致辞(优质13篇) 最新学习于敏淡泊明志和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