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试论以就业导向的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研究

试论以就业导向的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研究

小编:

"

论文摘要:“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是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理念。本文基于这种理念及十多年在从事中等职业一线教育工作中对职业教育的思考,谈谈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 专业设置 课程开发

1以就业为导向的涵义

就业为导向应该有两层涵义,其一,就是职业教育应当满足企业、用人单位的“订单”需求;其二,职业教育还应当满足家长学生这张“订单”的需求。任何教育都是由社会经济、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我们现在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核心特征之一就是以消费者的利益为需求的导向职业学校作为职业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其服务的消费对象是家长、学生、企业。

2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

在专业设置上,需要考虑同时满足企业、用人单位和家长、学生两张“订单”的需求;要考虑到中等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相互衔接的问题;要解决企业、用人单位需求的不稳定性和学校教育相对稳定性矛盾的问题。

2.1同时满足企业和学生的需求

经常看到一些关于职业教育办得相当好的学校的报道以及对办学较好的职业学校的考察,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的学生就业好,选择他们学校的学生很多,有一些专业还供不应求。什么原因?因为他们的专业同时满足了企业和学生的需求。如果在专业设置方面不能同时满足学生和企业的需要,学校发展是困难的。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在这种形势下,购买小汽车的普通老百姓也越来越多。所以需要很多从事汽车维修的技术工人。很多学校,对满足企业、用人单位这张“订单”需求方面把握相当好,迅速在学校开设了汽车维修专业,但每年选择该专业的学生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是没有满足家长、学生这张“订单”的需要。因为受很多因素影响,家长、学生认为维修汽车这个工作很脏、很累,不愿意从事。这样的事例可能很多学校都发生过,这是没有真正理解就业导向涵义的结果。

2.2中等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的衔接

中等职业教育又被称为就业教育。虽然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不是升学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和义务教育,但我们在专业设置上仍然须考虑与其它教育相互衔接的问题。原因有三:其一,我们的学生仍然有部分想升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进一步学习。作为我们的消费者,我们有义务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是就业导向所需要的。其二,从2007年开始国家要求普通高中没有升人大学的学生,需到职业学校进行一年的职业教育培训,方可进入企业工作。这就需要考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衔接问题。同时我们的学生主要是义务教育的初中毕业生。必须考虑职业教育与义务教育的相互衔接。其三,依据2006年l2月第三届世界成人教育国际会议上提出的“终身教育思想”,该思想将整个教育看作是一个大的教育。即所有的教育本应该是相互衔接的,像四通八达的立交桥。

2.3企业需求的不稳定和学校教育的相对稳定矛盾的解决

企业的需求是不稳定的,受资金流动以及消费需求的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能去年需要大量的财会人员,今年需要大量的文秘办公人员,明年可能又是大量的维修电工。相对企业需求的不稳定性,学校的教育又是相对稳定的,也须是相对稳定的,学校不可能完全按企业要求去年设财会专业,今年是文秘专业,明年又是电工专业。首先,学校没有那么充足的资金、师资、硬件设施;其次,专业如果不稳定,培养的学生也不可能有较强的能力、较高的素质,教育质量是不可能高的。

企业需求的不稳定和学校教育的相对稳定,成为了以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最主要问题。要解决,首先我们每一位老师,要不断学习。其次,要对专业进行大胆的改革,以不变应万变。可以将专业进行重组,分为大类专业。学校可以依据自己的设施、师资、连续5年以上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将学校的专业分为几个大类。一般学校2~3个,多则3—5个。例如,电子类、计算机类、机电类等。再在大类专业下按企业需求分为若干小类,如在电子类这一大类专业下可以分为电子产品装配、电子产品检测、电子产品销售、电子产品维修等。用一年时间大类专业学习相同的专业基础课程和文化课程,在第二学年,在依据企业需求和学生的需求将学生分为小类专业学习不同的专业课程。再者,每个学校都应当有自己的主要或者骨干专业,学校在这些专业上应当具有一流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这类专业可以说是这些学校的根本,可以依据企业需求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例如将电子产品维修调整为电子测量、电子产品检测、维修电工等。虽然本地不需要多少这类专业学生,但是随着流动性的加强,我们要培养不仅是本地本国所需的技术人才,也要培养象澳大利亚那样的“世界级工人”。另外,在专业设置、建设上,要大胆进行专业的改革,并且要不受专业的限制,跳出这个专业,充分考虑到专业与专业之间的沟通、协调,将我们的中等职业教育迅速驶入教育这座四通八达的立交桥。"

3以就业导向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和开发

课程设置和开发,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高低,是教育质量提高的保障。在课程设置和开发上要真正落实到“以能力为本位,最终还要到人格为本位”,这是职业教育发展所必须的。

3.1课程设置要真正提高学生能力

“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是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理念,但我们现在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仍然是“知识本位”的,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完整性,注重理论,对专业技能和对理论知识应用强调不够。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追求的是一些数据,诸如专业课与文化课比例多少?理论课与技能课比例多少?如果这样就能提高能力,那职业教育就非常简单和容易了,这是没有理解“能力本位”的。能力本位的能力应当包括“认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社交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其可以分为“与任务相关的职业能力”和“与人的生涯发展相关的职业能力”两个层次,前者是较低的层次,后者是较高的层次。在能力中,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最为重要,因为这两种能力是人的生涯发展相关的职业能力。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也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造能力”。现在的课程体系下,我们最多培养了学生的就业能力,这与能力本位的要求相差甚远。

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让企业和学生家长都满意,对于课程的设置,应当打破现在的学科课程体系,将专业课程综合化(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训练综合),以项目的形式或者任务的形式体现,不再是具体的某一门课程。具体的项目或任务可以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相关人员参与与学校共同制定。制定的项目或任务,要以学生对理论知识应用、创新作为目标。不能将能力本位理解为仅仅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忽略对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技能的提高从根本上是提高技能的技术含量,如忽略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技能不可能有什么技术含量。学生最多学会了做,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更不知道怎样做得更好?这样教育的学生,最多具有就业能力,但他可能今天就业明天失业。同时课程设置上要不局限于某一专业,而应当跳出专业加强与其他专业的沟通联系,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职业转化能力,让学生成为复合型的技术人才。例如,电子专业可以开设机电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相关专业基础课程。

3.2课程的设置和开发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放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称为“人格本位”。这是职业教育发展要经历的阶段,它是“能力本位”以后的产物。其中心思想是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爱好学生的需求,使得接受职业教育的学习者无论从什么样的起点,无论以什么样水平为目标,都可以方便地“各取所需”,真正实现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这也是以就业导向中满足学生、家长这张“订单”所需要的。当然,对于我国而言,以现阶段的职业教育水平和其他因素影响还不可能达到完全的“以人为本”,但我们可以探索。具体来说,就是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精简一些课程,避免重复教学,开发一些选修课程。例如,电子类专业,删掉《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等这些学生在掌握了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后可以自学的课程,而选择开发文秘类、文娱类、体育类等相关的选修课程。在选择和开发的过程中,应放眼全球,立足本土。

热点推荐

上一篇:关于就业导向下的高职教育改革与创新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标准(优质6篇) 校区搬迁工作方案范文(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