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论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浅论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小编:

"

论文关键词:学生主体意识 主体人格 主体能力 培养

论文摘要: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校应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人格和主体能力,从而逐步形成具有本质特征的学生主体性。

现代教育认为教育是一种学习,是主体间的指导学习。学校教育是主体间系统的指导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现代学校教育追求的最高价值。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如何在学校工作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教育应该如何形成学生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是当代哲学和教育理论探讨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教育实践应该解决的重要和紧迫问题。

西方教育家卢梭称:“人性的首要法则就是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就是对自身的关怀”。我国古人称:“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由此可见,无论西方的教育学说还是中国的教育学说都把人终极意义的发现,人性本身的发展和完善视为人类教育活动的首要问题和根本内容。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才能关爱人、维护人、尊重人,调动人的自觉意识,激发人的兴趣,激活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培养人的品格,使学生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增强约束力和人格力量。

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个体主体性,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学生自主教育,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而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参与自身发展的程度及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本质力量的自觉见,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使其学会自我管理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实现自主教育的主要途径。

1、校内实行民主管理

为了把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我们应在学校管理中进行大胆改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班级和学校管理。这是实现学生自主教育的外部条件和前提。

(1)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在日常生活中,凡学生关心的热点和疑点问题,应通过校长信箱、校长接待日等形式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多层面、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从而妥善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发展,增强其主人翁意识。

(2)评价教师,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我们应将教师的师德行为、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德勤能绩各方面情况交给学生进行评议,并把评议结果作为学校对教师职称晋升、业绩考核、评优的基本内容之一。这样既有利于促进教师责任心的提高和整体素质的发展,更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3)在学生管理中应实行学生班级自主管理。通过自荐演讲竞争上岗的办法推选班团干部,让学生充满自信又看到自己的不足;通过学生自主管理教室、寝室、班团活动、班际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不断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道德意识。

2、培养学生独立能力

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人的行为来实现。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是实现学生自主教育的内部条件和动力。我们要引导学生努力做到学习生活有计划、有目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问题独立思考而不是一味依从他人。要有目的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通过生活自理能力竞赛,组织学生远足、野餐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学生自主教育的核心。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设计、自我表现、自我发展;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评价和监控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关心集体,充分发挥自身在集体中的作用,善与与人相处,关爱他人。积极开展学生自我评议活动,组织学生针对自己或他人的典型言行进行自评、互评,通过集体人际交互作用,共同探讨、尝试行为规范,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培养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成长,进一步强化其主体意识。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主体人格

1、创造民主、宽松的育人环境

由于学校管理的需要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校形成很多强制性的管教方式,对于学生的行为形成很多禁区,从而便形成了学生自感无能、羞怯、过分服" 从,依赖等不良心理品质和反抗,仇视,不信任,不合作等不良行为特征。

学校应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契机,以民主、活泼开展的集体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努力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优美,浓郁的道德氛围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从而发挥环境这一无声教育的示范,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神奇作用。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奋斗目标

(1)正确的人生观是个人心理健康的保证。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人才能对社会、人生和世界上各种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才能采取适当的态度与行为反应,保持一种开阔的心胸和乐观主义精神,提高对心理冲突的承受能力,防止心理障碍,维护心理健康。因此,我们要对正处在人生观形成基础阶段的学生不断进行真善美的正面教育和假丑恶的反面教育,使学生在现象和本质、本质和非本质之间,真象与假象之间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改变传统教育中那种只重说教的“空对空”现状。

(2)必须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遭受适当程度的挫折,有利于激发斗志,但若挫折太重,会造成心理障碍。我们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看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水平,正确评价自己,在奋斗的过程中体验奋斗和成功的快乐,不断增强自信心。

(3)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人们的竞争意识越来越强。但若处处与人竞争,就会使自己长期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导致心理障碍。我们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无处不在、真诚合作不可或缺。合作可以使人保持愉快的心境,得到更多情感支持和理解,获得新的认识和思路,从而使个体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注重实践教育,发展学生主体能力

教育学研究表明,学生品德的形成不是起因于主体自我意识,也不是客观世界在个体身上的消极反映,而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思想品德形成是在活动与交往中,在教育与自我教育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培养学生主体性,必须重视学生在活动实践中的自身体验,不断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社会实践和系列德育活动可以完成这一目标。

1、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主体能力的有效途径

目前,社会正处于大变革时期,社会影响因素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相对上升,大环境的消极影响增多,学校德育的可控性明显减弱,社会影响与学校影响“异质、异向、异步”矛盾突出,学校德育的开放性不断提高,学校必须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主体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社会实地考察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通过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通过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使其了解社会的主流和黑暗面,真正产生对社会的全面认识和对不良现象的“疫苗效应”,不断提高政治辨别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积极开展系列德育活动

德育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要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分阶段地开展系列德育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抓住教育契机,满足学生不同的心理需要及个体自主性发展的需要,锻炼学生意志,使德育目标在实践中逐渐地内化为学生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和自动的要求,又在实践中外化为学生的情感、行动和各种能力。

我们可以以重大纪念日、庆典日及大型活动等为媒介,加强对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升旗制度和国旗下讲话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通过军训,使其感受勇敢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团结的力量、崇高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品格。

总之,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一个知、情、行、意相统一的漫长过程,我们只有从学校实际工作入手,循序渐进,才能最终形成学生的主体性,使其成为具有主体性、主动创造性的现代社会人,真正实现学校教育的最高价值。

参考文献:

[1]都文武.教育问题的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2]英伟民.主体的命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热点推荐

上一篇:主体人格在生活德育中的实践与体验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先修课的优缺点 知道先修课心得体会 夫妻异地生活感悟说说精选(15篇) 最新村集体工作方案 农村集体工程项目管理(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