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广西农类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广西农类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小编:

【摘 要】为积极有效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从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等方面调查广西9所农业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并针对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广西农类职业院校 校园文化 建设情况 对策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层次、培养目标、精神风貌和文化品位以及学校的校风、学风、校园文化活动风格、师生的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是影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广西农类职业院校作为高等广西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服务、建设、管理一线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在此背景下,课题组对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玉林农校、百色农校、梧州农校、钦州农校、桂林农校、柳州畜牧学校等9所农类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开展了将近5个月的实地考察、个别访谈及查阅资料等活动,同时也对部分院校师生开展了问卷调查。下面从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等方面阐述9所农类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

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现状

(一)精神文化建设逐步得到重视。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各农类职业院校对于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有着较为明确的认识。9所院校在明确学校的定位之后,逐步确定了关于学校办学理念、校风、校训等内容,并将其最终订立下来并明确写入学校的各种材料中,影响着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形成。各院校还通过校史展、校史橱窗,开展校庆活动等方式彰显学校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例如,玉林农校建造了以展示校史、职教方针政策、职教成果为主的80多米长巨幅文化长廊。

(二)精神文化建设凸显职业特色。多数学校在办学理念、校风、校训上紧扣“职业”特点。例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为“以德立人,以技立业”,坚持“服务、合作、开放”办学理念。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是“立德明志、博文精技”,学校现在形成了“文明、求实、团结、奋进”的校风。广西生态职院坚定不移地坚持“树木树人,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林业,服务广西,面向全国,走向东盟”的发展方向。桂林农校提出了“上靠下联稳中间”的办学思路。玉林农校秉承“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紧扣职业特色,坚持“以农为本,多元建设,创新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钦州农校的校训是“立人为本,成志于学”,校风为“崇德尚能善学进取”。综上,不难看出,广西农类职业院校在精神文化方面凸显了“技能”、“职业”的特点,在这些精神和思路的指引下,各院校在培养以农学类为主的技能人才工作方面卓有成效。

(三)精神文化建设处于积累阶段。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和创造的过程,是校园精神的不断沉淀和传承。通过查阅各院校校史发现,绝大部分广西农类职业院校建校已超过半个世纪,但由于原有办学层次不高、文化底蕴积淀少,目前大多数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仍然处于积累阶段。9所农类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校风、校训等有关内容是在2002-2012年间才逐步确立下来,前后时间不过十年,其真正发挥统一思想、鼓舞精神、凝聚力量、规范行为的效果还不够明显,学生对校园精神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不强。

当前广西农类职业院校基本形成了以农为主、多种专业共同发展的局面,作为广西专门培养农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各农业职业院校虽然在突出职业特色方面做了不少的尝试,但由于社会观念的误解、就业的需要等因素,许多院校出现刻意“避农化”或“去农化”现象,导致“农文化”逐渐流失。据调查,24%的人认为本校校园文化很有农业特色,58.2%的被调查者认为本校校园文化有一些农业特色,17.8%的师生认为本校校园文化完全没有农业特色。

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现状

(二)物质文化富含职业元素。除教学楼、宿舍楼、实训楼等基础设施外,9所院校的雕像、园林小景、文化长廊和校园标语等鲜明体现了学校的精神文化,富含职业元素,是营造具有教育内涵的人文环境的重要载体。

1.校园雕像。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在学校内修建了“以德立人、以技立业”的巨型校训石,百色农校及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都在校内竖立了“拓荒牛”塑像,鞭策和激励全体师生员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设有雄鹰展翅雕像,体现了职业院校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玉林农校校内设有职教之父黄炎培铜像、“志高、德厚、技精、笃行”校训碑牌,还有“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景观石、象征“玉农人”精神的“骏马腾飞”文化石等。

2.园林小景。桂林农校校内有孙中山先生命名的“岭南第一名园”雁山园,学校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是全国唯一4A级景区校园。为了营造良好特色校园文化氛围,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师生自行规划设计了占地5亩的孔子文化公园及校园各处园林小景。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建有由该校教师自行设计的九曲桥、盆景园,既是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案例,又是校园美丽的文化景观,体现了农业职业院校的专业优势。钦州农校内的感恩亭、观光亭、休闲亭等建筑给学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百色农校的“小竹林”、“门前桃花园”等园林小景为师生带来了美的享受。

3.文化长廊。玉林农校建造了以展示校史、职教方针政策、职教成果为主的80多米长巨幅文化长廊。广西生态职院三字经墙展现了中国的经典文化,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弘扬正气,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综上所述,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建设在美化校园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培养、提高师生的人格品质、道德素质、职业素质,提升了学校建设的文化内涵。

虽然各院校十分注重环境建设与环境育人功能,但通过整体比较发现,农类高职院校对校园文化物态载体缺乏整体的设计思路和方案,呈现出零星、不成系统的状态。在9所涉农职业院校中,没有一所学校的校内楼房、道路、教室、实训基地、小区等以农业术语或农业名人的名字来进行整体命名设计。

三、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现状

(二)制度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在9所院校中,目前没有明确统一的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零散分布于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规章制度中。一些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导致出现措施不力或管理不到位的状况,总体来说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发展缺乏系统性,也尚未形成一支专门的建设和管理队伍。

四、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现状

(一)行为文化建设效果显著。表现在两个方面:

1.校企合作显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各院校在充分认识“以就业为导向”的基础上密切关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切实引进行业文化,坚持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出发点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主动探索研究适合本校发展的教学模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努力,各院校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企业家进校、企业委培订单办学等校企合作模式。例如梧州农校与美的微波电器制造有限公司、韩国LG伊诺特(惠州)有限公司等开展合作办学,进一步拓展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玉林农校积极将企业文化元素引进校园,其中较突出的措施有把学校的实训室包装成企业的“车间”,张贴生产操作流程、安全生产规程和安全生产标语,按企业的框架建设班集体,以企业的名称命名班级等,创建与企业更相似的平台为学习增添职业元素。同时聘请知名企业家来校讲学,使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该校还成立了广西玉林荣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广西金拇指网络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等公司,由师生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

各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改变了传统职业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习效果明显,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综合能力。

2.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9所学校目前学生社团组织数量多、领域广,开展的各类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现有大学生社团56个,其中学术科研类25个、兴趣爱好类15个、体育类6个、公益类5个、创新类5个。钦州农校目前有专业类社团16个、兴趣社团15个,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充分实现个性化发展。柳州畜牧学校有学术科技类社团5个、文化艺术类社团8个、体育健康类社团8个等,其中该校的养殖协会本着“学有所长,学以致用”的原则,开展为学校周边农户义务防疫工作,协助创办孵化基地等,获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二)行为文化建设亟须创新。作为校园行为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的第二课堂活动,各个学校已经给予其充分的重视,但也存在着盲目追求活动数量而忽视学生需求和学校现实的情况,缺乏个性和创新。多数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照搬照抄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内容,例如科技节、社团文化活动节、校园艺术节、读书活动、书画比赛、校园歌手大赛、迎新文艺演出等,自创的具有本校精神文化内涵的活动较少。校园行为文化不能简单等同于大众的娱乐,也不仅仅是数量众多的社团活动,而是这些活动蕴含的主题、活动沉积下来的精神以及参与者从这些活动中所获得的正能量等。学校要本着特色鲜明、多样性、创新性和品牌化的原则,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健康、具有农业特色和职业特色的文化活动,从而达到陶冶人、教育人、培养人的目的。据调查,在“思想教育、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学术讲座、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几类社团活动中,最受欢迎的是社会实践类活动,有30.7%的学生选择了该选项,思想教育及学术讲座所占比例最少。

本次调查研究表明,经过近年来不懈的努力,从整体上看广西农类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广西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是各院校的物质文化建设初具规模。二是各院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凸显职业特色。三是各院校的行为文化建设效果显著。同时,由于广西农类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底蕴和氛围相对较弱,在建设过程中未能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意义,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目前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集中表现为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规划意识不强、层次不高、随意性大、游离于学校的整体规划外、个性化和创新性不足、经费不足、缺乏“农文化”特色等。

五、建议

在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背景下,广西农类职业院校学生在现代农业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推广和普及中肩负着艰巨的责任。由于农类院校的特点及社会上的一些偏见,当前广西农类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挑战,校园文化建设仍处于一个长期发展积累的过程。各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立足现实,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着重加强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领导,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意义,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整体规划体系。

第二,制度保障,出台完整的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各院校应进一步出台完备的融合职业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意见,指导校园文化的各方面建设,使之呈现出系统性和整体性。建立完善的校园文化建设评估和激励机制,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第三,物质保障,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为了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正常推进,各院校应当统筹规划,提高校园文化经费在学校总经费的比例,并将其作为专项经费,明确规定专款专用。

第四,特色鲜明,凸显“农”类职业校园文化。广西农类院校在精神文化积累阶段应更新观念突出“农”类职业优势和特色,着重彰显农业特色、农业理念、农业技能、农业感情、农业态度、农业优势等“农”类特色。

第五,依托背景,校园文化建设突出地方特色。广西具有沿海、沿边、沿江三大特点,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成为连接中国西南、华南、中南以及东盟市场的枢纽,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同时广西还具有悠久的农耕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广西农业类职业院校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时应进一步突出地方特色,培养具有广西精神的农业职业人。

第六,与时俱进,创新“农”类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是学校保持旺盛生命力、获得持续发展的关键,各院校应结合“新农业”特点与实际,努力探索符合自身人才培养模式的校园文化建设机制,搭建更多与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时期农业相契合的活动平台和方式,不断赋予文化建设的行业内涵,使校园文化建设与农业行业发展相互促进,更富有生命力。

第七,积极探索,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层次。广西农业类职业院校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文化积淀薄,学生基础薄弱,校园文化建设层次不高。应该通过学习和借鉴优秀职业院校、知名企业文化建设等先进的文化理念、文化模式、文化创意等成功案例经验,并结合农类高职院校实际系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从而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层次。

【参考文献】

[2]申娜. 论高等农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11)

[3]叶仙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校园文化中的职教元素分析[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0

[4]林祖彬,李天兰.优质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做法――以广西玉林农业学校为例[J].职教论坛,2014,4

[5]凌丁,陆琦.农业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技视界,2014(34)

[6]凌丁,陆琦,黄献红.农业职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农学报,2014(6)

热点推荐

上一篇:项目教学法在广告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教师工作总结会发言稿(实用23篇) 公司防火应急预案范文(20篇) 最新曹操人物介绍作文 历史人物曹操通用(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