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探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优化过程

浅探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优化过程

小编:

【摘 要】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生成高效有序的思想品德动态课堂,从而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德育能力培养教育。本文着重从优化思想品德课的大学情环境,优化思想品德课的基本要求,优化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优化思想品德课堂结构、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等方面探索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教学;思想品德;优化;过程方法

在全面实施新课程后,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状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样,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元化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捷。《思想品德》新教材,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同时新教材也更关注学生知、情、意、行的同步发展。但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仍然延续着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严重制约着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和教学的有效性。新课改要求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改变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坚持情理互动,通过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科学性、思想性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德育能力十分重要。

一、优化思想品德课的大学情环境

(1)调动积极性,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同是基于外在诱因和强制。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具有某种兴趣,就成为主动性得以发挥的动力源泉,学生就会主动、深入地去探究和思考。

(2)培养独立性,由“我不能学”转变为“我能学”。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由“我不能学”转变为“我能学”。

(3)发现独特性,因材施教。传统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差异,这种“齐步走”式的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手脚,禁锢了学生的头脑,压制了学生个性。在新课程改革中,思想品德课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从而发现学生学习的独创性,使不同资质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努力方向,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现在的网络资源丰富,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更加能够从视觉,听觉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的欲望,体现新教材的显著特点。就在于将学生所遇到的要解决的问题以多样化的形式出现在教材上,集文字,图片,名言警句,思考题目融为一体,通过对学生循循善诱的形式来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多媒体的优点在于更能够将这一特征淋漓尽致地,恰倒好处地展现出来。

(5)优化教学设计,注重教学效率。教学必然要求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是让教学达到高效率的一个主要环节,这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只有教师将教材读通了,真正消化了,体会到了教材的真谛,才能好好运用手中的资料,设计高效的教学流程,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是教学中最为核心的环节,是教学的中心工程。

(6)关注师生互动,做到教学相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必然要求师生互动,只有师生互动,教学才能真正做到游刃有余。

二、优化思想品德课的基本要求

在新课程理念下,趣味性应当是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1)导入激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万事开头难”。开好头,是课堂成功的基础,我们可以选择多种有效的方式导入。

(2)内容激趣。新课程提倡教师要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资源、来自学生身边的素材,创设情境,组织教学。

(3)媒体激趣。我们在教学较抽象的知识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形象、信息容量大等优势组织教学。

(4)活动激趣。当代中学生喜欢参与,喜欢形体语言,喜欢活动体验,喜欢音乐、小品、故事和竞赛,根据中学生的这些特点,激活学习兴趣。

三、优化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

《思想品德》的教学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发展学生的智力,两者缺一不可。新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符合,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认知规律,教材的内容有现实性,针对性,重在取材于生活的实际,这样对学生的德育智育一定要协调发展相得益彰,这是教学的最为基本的原则和要求。

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大体分为四个环节:

①创设情景、导入新课;②启发激励、自主学习;③自学汇报、释疑明理;④课堂小结、强化践行。

教学过程的优化,就是在各个环节中教者的指导思想和操作要求上的新的变化。第一、强调基础知识的系统传授。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所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与思想。课程改革走到今天,对于本学科来说,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显得尤其重要。第二、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并以此推动基础知识的系统传授。第三、在课堂小结阶段,力求体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学生对于刚刚接受的知识,能抓住重要的知识点、突破疑难点就不错了,而思想政治课更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四、优化思想品德课堂结构

教学目标落实的效果如何与课堂结构紧密相关,因此,优化课堂结构必须把握好下面几个原则:

(1)以发展为目的原则。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人也不例外,教师要因材施教。

(2)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当代德育的重点逐渐由“道德教育”转向“道德学习”,即由“培养论”转向“学习论”,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的道德学习,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践行。

(3)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师与学生是平等、对话关系,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参谋、伙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4)以教材为依据、以实践为源泉的原则。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适用,要做到会学善用。

五、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落实在教学方法上,要让教师的“导”促进学生的“学”,教学生会学。

(1)倾注情感,变“苦学”为“乐学”。感情是一股巨大的能量,只有诱发了这一能量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在情感交流的世界里由“苦”变“乐”。

(2)着力于“新”、“实”,变枯燥为趣味。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改变这一现象,主要靠思想品德教师敏锐的观察力、分析力,把新的教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身边的人和事融入课堂,让学生觉得道理正确、材料实在,从而有所学、有所得。

(3)化难为易,深入浅出。思想品德课中有的概念原理比较抽象,对中学生来说显得有些难于接受,思维受阻或思想偏差时常出现。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此时应指点迷津、疏通关节,让学生茅塞顿开。

(4)教学语言规范化、艺术化。教学语言通常有口头表达、板书、体态语言,它们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语言的规范表达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5)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用一颗爱心去唤醒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促进心理的发展、人格的健全和各种优秀品质的形成。

(6)课堂管理的科学化。一堂课要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组织好学生配合教师进行教学双边活动。

迎接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优化教学过程方面,笔者知道自己做得还很不够,其实教学过程的优化永远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所以,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一线教师的自己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2]刘静.如何理解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J]. 贵州教育,2005,(13)

[3]夏卫东.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探究[J].教学与管理, 2005,(03)

热点推荐

上一篇: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我心目中的中学生形象初中(优质15篇) 初中家长育子心得体会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