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协调利益矛盾

浅谈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协调利益矛盾

小编:

"

论文关键词:利益 利益矛盾 和谐社会

论文摘要: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进一步明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利益关系历来是社会是否和谐的晴雨表、风向标。利益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的、根本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离不开协调各种利益矛盾。

建设一个富足祥和、人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充满活力的社会,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追寻的梦想,是中华民族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在继十六大提出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后,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不断增强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不断提供社会和谐的法制保障,不断构筑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撑,更要切实协调好各利益群体间关系,不断凝聚人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分别从政治、法律、道德、经济、社会和生态指标,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内涵。它们互相区别,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体系。

利益关系历来是社会是否和谐的晴雨表、风向标。历史经验证明,利益关系失调之日,就是社会不和谐之时。利益关系和谐,就是人们在利益需要和获得上的均衡,或者说是社会成员都能够相互认可彼此获取利益的方式以及彼此所获取的利益的质和量。整合利益关系,协调利益矛盾,促使利益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的、根本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离不开协调各种利益矛盾。

一、促进利益矛盾和谐与和谐社会提出的背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国际社会经验的警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现状的综合背景下提出来的,除了物质的、经济的因素之外,社会稳定、利益矛盾等因素应该是构建和谐社会得以提出的关键性因素。

从某种意义上讲,利益差距是社会发展和进步所必需的动力。一个社会需要运用利益杠杆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通过让人们获得的利益产生差别,形成和促进不同利益的追求者之间发生竞争,推动社会充满更多生机和活力。同时,利益也是人们最敏感的神经。如果利益差别和利益分化过度,产生利益矛盾和冲突,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1.利益分化严重失衡有悖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并将最终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进程。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宗旨是为广大人民谋福利,让每个人都能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利益分化严重失衡,贫富极端不均,社会成员的和谐共处将从根本上受到威胁。利益分化的首要问题是贫富差距。普遍贫穷固然不是社会主义,但贫富差距悬殊更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让一部分人通过合法劳动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如果任由贫富差距持续扩大,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就会落空,给中国社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同时,贫富差距持续扩大,从一个侧面加剧了贫困问题,加剧恶化了贫困者的社会处境,更加远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已有权威专家预计:如果不平等程度增加1个百分点,贫困率将增加3.7个百分点。放任贫富差距扩大,还会继续导致贫困率的快速增加。更重要的是,在贫富差距悬殊的情况下,贫困者的相对掠夺感更为强烈,摆脱贫困的心理困境和现实难度也更大。这样,贫困者就有可能面临着持续性和长远性的贫困,整个社会也就可能因贫富分割而陷于非常严重的不和谐状态,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有悖于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的。

2.利益分化严重失衡将制约社会经济的有序运行,影响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当前,居民收入差距在城乡、行业、地区之间的扩大,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时期社会经济领域的焦点问题。中国的贫富悬殊不仅体现在经济总量的分配方面,也体现在收入分配的结构方面。除了城乡差距外,还有地区差距、行业差距、职业差距等。如果利益过度分化,社会主要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必然会导致社会财富的边际效用递减、效用低下。收入分配状况与经济发展有着内在联系。拉动内需是当前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拉动内需关键是让资金循环起来,这其中首要和根本的问题在于收入分配上,分配要公平合理,同时对于风险进行弥补。而悬殊的贫富差距限制了内需的扩大,从而导致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制约了经济发展。对于富裕阶层而言,大部分消费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对于贫困阶层而言,虽然理论上有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购买力,所以并不能转化为有效需求。这样,国内市场的拓展就受到限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无疑就会因此受到制约。 "

3.利益分化严重失衡将激化社会矛盾,危害社会稳定,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亚里士多德在论述古希腊的政治变迁时写道:“无论在什么地方,不平等总是动乱的起因。”在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在新旧规范交替之际,既有因规范缺乏而留下的空隙和漏洞,又有因人们在两种规范之间无所适从而出现的盲目行为。对于我国的渐进式改革来说,制度创新需要连续、逐渐地推出,而且每一项新制度的产生往往要经历一个从实验到推广再到完善的过程,因而现实生活常常会出现政策先于法律或者新的政策与法律因为不配套而相互冲撞的现象。在人们的利益观念和利益欲求普遍上升的年代,这些漏洞和矛盾便成为违背规范和悖于主导矛盾而不择手段谋取个人利益分割公众利益的行为与动机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和托辞。在这种情况下,少数人利用不正当手段非法获取社会财富的行为,其本质是一部分社会成员无偿占有另一部分社会成员创造的社会财富,这将引起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在一定程度引发对立情绪,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极大挫伤人们的积极性,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以上从理论上分析了利益分化严重失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结合和谐社会提出的深刻背景,可以看出,促进利益矛盾的和谐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二、促进利益矛盾和谐与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社会是由个人构成的,构建内涵丰富的和谐社会,关键在于人。本文前面论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而这正是促进利益关系和谐的价值尺度。同时,就和谐社会的具体含义而言,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社会各个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四是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在这五个方面中,最重要的应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键在于利益关系的和谐。利益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要求,是最大的公平正义,是根本意义的和谐。一方面,利益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利益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义。马克思、恩格斯说过:一切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是“人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活动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说明对利益的需要与获取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内驱力,任何社会变革归根到底都是为了重新调整人们的利益关系,以推动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利益需要。现存社会不仅是一个伦理共同体,同时更是一个利益共同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在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一致的情况下,产生了不同的社会群体的特殊利益以及相互之间的利益差异,如少数人利益与多数人利益、强势群体利益与弱势群体利益、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正当利益和非正当利益等等。利益的差异以及获取方式的冲突,必然导致利益关系的矛盾。当人们之间的利益处于相对一致的均衡状态时,社会才处于一个较为和谐的状态。因此,可以说,和谐社会从本质上并不回避利益矛盾,但却要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利益矛盾,并努力实现利益关系和谐。

另一方面,人们对利益的需求与获取或在利益关系上的冲突,会对人们的其他行为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导向作用,一旦激发,甚至会产生关键的、有时甚至是带有决定性的作用。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就会发现,利益关系是任何社会关系的核心关系;社会利益协调,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任何社会实现和谐必须解决的最重要的课题。满足利益需要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投入付出和选择交往对象的价值取向。人们的利益需要不同,价值取向就会不同,而价值取向不同,人们投入付出和选择的交往对象和行为方式就不同。因此,利益作为人们确定的价值评价标准,也就影响、制约乃至决定了人们对交往对象和行为方式的选择。同时,人们在生产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和社会关系以及作为这些关系定型化的产物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和社会结构,在深层次上都表现为一种利益关系或利益结构。这种利益关系或利益结构,对于经济关系和经济结构、政治关系和政治结构、文化关系和文化结构以及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都会发生深刻的影响,制约甚至决定着这些关系的存在方式、具体内容和发展变化。在这种意义下,我们可以说,利益关系和谐影响甚至制约着人与人之间其他关系的和谐,从而牵动了整个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2.高尚全.构建和谐社会:三大挑战与四大问题.人民论坛,2005

(5)

3.蒋京议.利益均衡: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中国经济时报,2005.1.11

热点推荐

上一篇:探究企业文化与市场营销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最新参观装修心得体会(优质13篇) 最新雨后形容树木的句子 雨后的树木花草怎么形容三篇(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