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提升高职院校科技服务能力研究

提升高职院校科技服务能力研究

小编: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的不断增强,整体科研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应用科研薄弱,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相对较差。高职院校应通过加强科研组织工作、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着力构筑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面向区域扩大社会培训等六个方面提升科技服务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 科技服务 能力 研究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的不断增强,整体科研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科研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部分国家示范高职院校逐步开始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省级大学科技园、省级创新团队等高层次科研平台。

1 高职院校科技服务现状与分析

虽然高职院校整体科技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高职院校的应用科研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主要表现为:学校科研氛围不浓,教师科研积极性不高;科研成果的质量有待提高,突出表现为缺乏高水平的获奖成果和高层次的项目,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比重过低;科技成果转化少、横向项目到账经费少,缺乏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大项目;科研组织薄弱,大部分科研人员都是单兵独战,缺乏较为稳定的研究团队;研究模式以分散作业为主,缺乏跨学科、跨学院的综合研究能力,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还显不足。科研现有管理体制不完善,考核目标不清晰,奖励不科学等方面。

2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

在巩固与深化已有的科技工作成绩的基础上,注重应用技术研究能力的培育,逐步拓宽科研的领域和服务对象,加强引导,培养队伍,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积累经验,彰显特色,拓展科研空间,在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诸方面实现新的跨越,努力在高层次课题研究和横向技术应用方面有较大突破。经过努力,使高职院校科技服务条件有较大改善:学校整体科研氛围不断增强,教师科研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高,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指导水平和统筹能力不断提升,在科研成果的数量不断增加的基础上使科研质量不断得到提高,从而为显著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高职院校发展实际及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以政校企行协同创新为引领,以学校科研机构为平台,以创新团队为载体,以应用科研为重点,实施科技服务战略,服务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2.1 加强科研组织工作,提高科研成果质量 在科研工作上应着力于营造积极申报的学术环境,注重项目内涵,提升项目层次。打造精品成果,在重点形成一批有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水平成果的基础上,稳步扩大研究成果的总量。

加强对已立项课题研究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大力支持教师为争取高层次科研项目开展的前期研究,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申报项目的辅导工作,可定期邀请资深项目申报专家到校举办讲座,为教师课题立项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发挥教师科研创新积极性。

2.2 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增强技术服务能力 以学校现有科技平台为基础,整合校内科研资源,培育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相对稳定的科研方向、能承揽应用技术项目、能研究出企业急需的有一定水平的技术性科研成果的科技创新团队,增强技术服务能力,为申报高级别科技创新团队奠定基础。

2.3 政校企行协同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坚持“高水平、有特色”的理念,注重和产业界保持密切的互动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政校企行协同创新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一是推进技术链、产业链、服务链的协同。构建完善的创新网络,促进技术与产业、成果与市场的高效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定期组织学校科研人员与相关企业的对接洽谈会,强化宣传学校的科技成果,营造科技成果转化的浓烈氛围。二是推进创新主体的协同。以研究所、工程中心、大学科技园等为创新主体,积极整合政校企行各种创新资源,促进跨边界的创新组织与研发合作。三是推进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的协同。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探索政校企行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产业升级的有效模式。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完善专利申报政策和服务方式,鼓励教师申请专利,保持授权量稳步增长,并协助教师进行成果转化。

2.4 着力构筑科技创新平台,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完善校企科研联动机制,引企入校,整合优势资源,共建校内创新基地。以大学科技园、职教集团、工程中心、创新基地等平台为依托,以应用性研究项目为重点,瞄准行业及区域发展的关键科技问题和公益性科技问题,积极承担生产服务一线面临的技术服务、升级换代、产品工艺改进的重点重大项目,形成一批创新型、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研究成果。

2.5 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支撑 大学科技园是产学研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发挥大学科技园在科技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载体作用,促进政校企行深度合作。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使得学校更易贴近企业实际需求,了解企业亟需解决的各类技术性难题,可以为高职院校带来横向研究课题。通过大学科技园也可为学校现有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便利和条件,利于形成科技服务创新的良性循环。学校充分发挥的人才和科学研究能力优势,通过科技园孵化平台实现学校科技与地方经济的结合,推动高职院校科研成果产业化,助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大学科技园下设创业孵化基地,创新高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管理体制机制,组建专兼结合的校内外创业导师团队,开展全员化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创业培训,建设高标准的高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拓展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辐射带动功能。

2.6 面向区域扩大社会培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开展政校企行合作,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培训,扩大校外培训的范围和规模,充分调动学校二级院系、相关部门开展社会培训的积极性,加强与中小企业的联系,拓展企业培训。加强与大型企业合作开展培训;加强与省市区政府部门合作,拓展技能鉴定的渠道。

3 高职院校科技提升保障措施

3.1 改革科技管理体制 实现由“管理”向“服务”,“事后统计”向“事前培育”的转型,在信息资料提供,课题申报等方面,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积极、主动、超前的服务。加强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促进成果的推广与应用。科研团队和平台是科研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依托现有科研平台形成校企合作的科研联动机制,通过制度化的约束,促使教师深入企业实践锻炼,开展应用性课题研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高层次课题的培育工程,使学校的科技服务获得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3.2 优化科研经费投入机制 高职院校应重视科研,逐步增加科研经费,每年保证增长百分之十的科研经费投入,同时要积极开拓校外科研经费增长点,以更好保证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一是在学校的预算投入基础上逐年有所增加。二是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增加科技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的申报力度,拓宽申报领域,提高申报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命中率,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科研经费,增加社会力量投入和企事业合作研究等横向经费的来源。

3.3 营造良好科研氛围 进一步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广泛动员教师积极参加应用技术研究。加强科研工作宣传力度,引导广大教师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要把科研作为对教师评价和考核的重要内容,把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教师成长、职称评聘、专业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明晰教师的发展方向。

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学术视野。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行业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术信息前沿,掌握国内外学术的最新动态。聘请校内外学术专家和科研管理部门的领导,举办形式多样的培训和讲座,活跃学术氛围,助推教师提高申报项目的质量。在校内实施青年教师科研导师制,带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热点推荐

上一篇:职业技术院校开展产教融合工作探讨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最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一般优质 工作计划性不强(汇总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