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近代汉语结构助词“底”的发展演变

近代汉语结构助词“底”的发展演变

小编:

摘要:近代汉语是汉语史构建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上承古代汉语,下启现代汉语,在汉语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的发展演变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语法学的角度出发,对比分析敦煌变文和《祖堂集》中“底”字结构的实际用例,进而讨论近代汉语中新的结构助词“底”的语义演变,为近代汉语的虚词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底”字结构;结构助词;语义演变

结构助词“底”的来源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汉语语法史上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目前学术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但是迄今为止任仍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其实对“底”字与前代虚词的关系,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人提及了,元代卢以纬在《语助》中就曾谈到:“者或有俗语‘底’平字意。”需要注意的是,他特意注明“底”字读为平声。这对后代的学者继续研究助词“底”字提供了一定的语料支撑和理论支持。

对结构助词“底”的来源问题,现代语言学家们也做了很多论述。首先,以吕叔湘、太田辰夫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它来源于古汉语的“者”字,他们认为先由古汉语中的“者”字向“之”字的使用范围渗透,并逐渐动摇“之”在这个位置上的地位,进而导致“底”的产生。其次,以王力、梅祖麟等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底”字来源于“之”字,他们主要从语音、语法两方面作了阐述,在语音方面,王力指出二者的继承关系,同时还分析出“底”字来源于“者”字的困难之处;梅祖麟则从语法角度说明了语末助词“底”来源于“之”的两条途径。

接下来,我们综合上面学者们的观点,以敦煌变文和《祖堂集》中的实际用例为语料,进一步分析结构助词“底”的发展演变。

一、敦煌变文中的“底”

综合现有的文献资料以及众多学者们的研究情况,我们基本上可以断定结构助词“底”最早出现于唐代,目前学界普遍认同的例子:

(1)崔之为中书令,河东公张嘉贞为舍人,轻之,常呼为“张底”。后曾商量数事,意皆出人右,惊美久之,谓同官曰:“知无张底乃我辈一般人,此终是其坐处。”(唐・刘M 《隋唐嘉话》)

这里的“张底”一般认为是指姓张的,江蓝生(1999)认为虽然按照现代的观点前面似乎省略了动词,但是当时也许是正常的表达方式。从这个例子来看,当时从形式上来看基本上就是“名+底”格式,但具体的例子还太少,很难反映出唐代“底”字的全貌,因此,我们再结合晚唐敦煌变文中的用例具体分析唐代时期“底”字的用法,书中“底”字例句有15处,主要有些列几种格式:

1.“名+底”格式,共3例,如:

(2)弟一且道上头底,弟二更道东头底。弟三更道西头底。(《不知名变文》)

2.“动+底”格式,共3例,如:

(3)善德,善德!莫将浮贿施为,非是菩萨行藏,此是俗门作底。(《维摩诘经讲经文・六》)

(4)其医人忽尔抬头,见此中官,更言曰:阿康降资悄恰#ā段摩诘经讲经文・三》)

3.“形+底+名”格式,共1例,如:

(5)尚来劝化总须听,各各自家须使意。到家各自省差殊,相劝直论好底事。(《无常经讲经文》)

从分布形式上看,敦煌变文中还没有出现“名+底+名”和“形+底”格式,也没有“V底S”(S表示动作施事)。而“动+底”格式从语义上看,都是转指动作受事;从句法功能来看,“底”与前面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底”字结构,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从这些例子来看,“底”的用法都是之前“者”已经具备的用法,而例句最多的“V底O”格式是古汉语中“之”不具备的用法,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在“底”产生初期,“底”和“者”的关系是更为密切的。

二、《祖堂集》中的结构助词“底”

到了五代时期,结构助词“底”的使用范围扩大了许多,《祖堂集》之中就有多达230例,主要用于以下格式中:

1.“名+底”格式,共17例,如:

(8)师云:“我不敢瞎却汝底。”(卷十三文・招庆和尚)

(9)国师云:“这个是马师底,仁者作摩生?”(卷十五文・西堂和尚)

2.“名+底+名”格式,共5例,如:

(10)有人问:“大业底人,为什摩阎罗天子觅不得?”(卷八文・云居和尚)

3.“形+底”格式,共9例,如:

(11)师曰:“将虚底来。”(卷三文・慧忠和尚)

4.“形+底+名”格式,共6例,如:

(12)师云:“达底人尚自如此,岂况是你诸人。”(卷十・玄沙和尚)

5.“动+底”格式,共40例,如:

(13)师曰:“乞眼精底是眼不?”(卷五・云岩和尚)

(14)师云:“默底是?说底是?”(卷五・云岩和尚)

6.“动+底+名”格式,共126例,如:

(15)洞山云:“把将德山落底头来!”(卷五・德山和尚)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第7―9类中的“底”主要是用于谓词性结构,相当与现代汉语的副词性语法单位的后附成分。本文中只讨论前六种用于体词性结构的格式,体现在《祖堂集》中,共有203个例句。在此我们有必要把敦煌变文和《祖堂集》中“底”字的进行一下统计比较,具体情况如下表:

三、小结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祖堂集》中的“底”字结构相对于敦煌变文中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底”字出现的结构来看,现代汉语中能够出现的六种“的”字格式都已出现,其中最多的是“动+底+名”格式,相对于敦煌变文,《祖堂集》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名+底+名”和“形+底”两种格式出产生,前者是“底”字产生后侵入文言中“之”的功能的结果,后者则是“底”字继承“之”的功能的结果。

第二,敦煌变文中“名+底”格式中的名词全是方位词,而《祖堂集》中除方位词和方位结构外,还出现了代词、普通名词和数量词的新用法。

第三,《祖堂集》中出现了敦煌变文中没有的“名+底+名”格式,如:有人问:“大业底人,为什摩阎罗天子觅不得?”(卷八文・云居和尚)

综上所述,《祖堂集》中“底”的使用频率远高于敦煌变文,而且其组合功能和语义功能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与现代汉语相比,虽然“底”字结构的基本类型己经初步完备,但是不同类型的使用频率却有很大的差别,非常明显地具有选择倾向性,这在研究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

热点推荐

上一篇:韩剧《家门的荣光》字幕的误译研究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最新工程施工廉洁谈话讲话稿大全(14篇) 写给幼儿园孩子的表扬信 幼儿园小孩表扬信(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