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由“土耳其琵琶”想到的

由“土耳其琵琶”想到的

小编:

由“土耳其琵琶”想到的

摘要: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经过数千年的衍变发展,产生了诸多内涵丰富、形象生动的演奏曲目,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在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独具风采。然而近年来民乐演奏,出现了一种过分追求炫技,热衷演奏移植外国乐曲的倾向,wWw.LWlm.com令人深思。

关键词:民乐演奏; 移植外国乐曲;炫技

作曲家陈钢先生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谈到,弹琵琶的女生某天突然大练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这首原本属于儿童弹奏级别的简易钢琴曲,一旦由琵琶奏出,其音响效果远非“大珠小珠落玉盘“,反倒像是噼里啪啦、七零八落的炒豆子。继而谈到时兴的,三弦弹帕格尼尼,古筝弹《十二平均律钢琴曲》。于是,每当作者听到民乐队演奏一些既不平衡,又不协调的“块面和弦”时,直想掩耳而逃,跑去听江南丝竹。【1】

由陈钢先生谈到的“土耳其琵琶”,联想到近年来民乐演奏移植外国乐曲愈来愈热,炫技时兴的现象,颇令人深思。

自20世纪后期的民乐独奏,出于增强技术训练目的,移植外国独奏曲片段开始,逐渐演变为全盘照搬全曲,在民族乐器演奏中追求高难度之风越来越盛,如何更快、更难,几乎已成了一些民乐演奏者的终极目标,尤其是对改编自难度大、炫技性强的外国乐曲更是趋之若鹜。《霍拉舞曲》《野蜂飞舞》《无穷动》《查尔达斯》《吉普赛之歌》《野蜂飞舞》《“卡门”主题幻想曲》《G弦上的咏叹调》《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甚至,某些新创作的民乐曲中,将民族乐器最擅长的歌唱性弃之不用,而着力在炫技性上做文章。甚至把高难度、标新立异当成了创作的主要追求。有意舍弃演奏方便、最能发挥乐器优势、彰显风韵的最佳音区,频频选用音量小、共鸣差的音区。或者采用非常规的演奏方法,发出尖厉、刺耳、怪异的音响。快速的半音阶、频繁的音程大跳进行、连续的人工泛音,即便是两根弦的二胡,也将四根弦的小提琴曲原样照搬。

在不少人眼里,能否演奏外国乐曲,几乎已成了衡量民乐演奏者水平的唯一标尺,如果不演奏这类曲子就可能会被认为水平不高、不够档次。近年来各类民乐赛事及艺术院校的招生考试,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那些选择了此类曲目的演奏者,往往比未选择的,得高分、获奖、被录取的几率要大得多。

在全国第九届音乐作品比赛,首次加入“民族管弦乐”作品,其中评委和演奏员们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有用西洋交响乐作品的创作方式直接创作民族音乐,形成一种生硬的嫁接,许多创作初衷难以实现;一些创作者缺乏对民族器乐法的深入了解和熟练把握,想像中许多高难技巧却让演奏员无所适从,所谓创新等于纸上谈兵。

比赛作品演奏指挥刘沙谈到:“通过演奏,参赛民乐作品创伤中存在的问题暴露无遗,如用西洋作品的创作方式直接创作民族音乐,但又缺乏对民族器乐法的了解等现象还比较严重。很难想像一个不懂民族乐器的人创作出来的作品我们能够演奏。”【2】

其实,选用部分适当的外国乐曲用来增强技术练习,弥补民族乐器训练教材之不足,丰富教学内容,是不错的选择。 适当的“炫技”性表现手法,尤其是求新、求变的创作精神,不仅允许,而且应当受到鼓励。

我们不能否认借鉴外来优秀文化的积极意义,“五、四”时期优秀的民族器乐作曲家、革新家刘天华先生,即是在坚持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刻苦钻研西方作曲技术理论与小提琴、钢琴演奏技术。毕生致力于发展祖国民族音乐文化,以民主性、科学性的的思想,提出“必须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另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方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3】。从刘天华先生开始,就从西方音乐尤其是小提琴演奏艺术中吸取过许多科学的东西。将二胡引入高等学府,创立了专业二胡学派。

如今中国两根弦的乐器再现西方四根弦表达的乐曲,对二胡的演奏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攻克技术难关的过程,也同时丰富了二胡教学的内容,有效地促进了演奏技能的提高。但是,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音乐是美的艺术,是给人听的,“可听性”在任何时候都应是音乐作品不可或缺的条件。不能仅仅为了求新、求变,为了增加难度、炫耀技巧,就不顾乐器性能,肆意堆砌音符,令人不知所云。

中国乐器具有鲜明的个性,每件乐器都有与众不同的音色,演奏时讲求微妙的变化和深邃的神韵。同时又富有歌唱性,擅长以流畅、延绵、优美如歌的曲调,展示中国线性思维的音乐文化。这种特性,使得中国器乐曲别具一格,每样乐器都有自己丰富的演奏曲目,强调发挥个体乐器的特殊音色与演奏特长。在合奏中,多用轮番演奏或齐奏加花的配器,不用纵向和声的形式。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细腻多变的线条美。【4】

撇开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乐器构造、发声原理的差异,将外国乐曲一味生搬硬套。原本小提琴顿弓奏出的颗粒音型,搬到民族乐器上,奏出的音响一片浑浊;原本由钢琴块状和弦奏出的宏大声音,改由二胡奏出。这种以及之短,攻彼之长演奏出的音乐,实在让人不忍卒听。

其实,小提琴和二胡演奏的外国小提琴曲音像资料加以对比,可以看到小提琴的双弦、和弦技巧,都是二胡所难以企及的,某些音乐表达,如果不顾乐器本身所固有的特性,舍弃优势,非要与西方乐器较劲,就难免会造成费力不讨好的尴尬局面。同样的道理,如果让外国音乐家来演奏《二泉映月》《渔舟唱晚》《阳春古曲》等中国民族乐曲,肯定也会给人以不伦不类之感。这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自己恰当的位置,应该扬己之长、避己短,不应该东施效颦、拾人牙慧。如果以失去本民族特色为代价,生硬照搬外国音乐,是得不偿失的。

二胡是我们的民族乐器,选用小提琴曲仅是借鉴,不是代替,不是方向。增强演奏技术能力固然重要,但

不是唯一,更不能代表一切。炫技仅是手段,不是演奏的根本,音乐院校的民乐专业学生,不能演奏外国乐曲“蔚然成风”,更不能因热衷于外国乐曲而渐抛民族音乐思维,而代之以西方音乐思维。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创作的成功,即是没有盲目迎合外国人,而在民族化、群众化方面下足功夫。以中国戏曲唱腔为素材,按照剧情构思,以奏鸣曲式写成。来自西方的小提琴,娓娓诉说着中国古老的爱情传奇。这种大胆创新,在国内外演出都受到热烈欢迎。成为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得到国际公认的成功之作,是中西结合成功的典范。

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东西方民族不同的审美情趣,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小提琴家林克昌认为,小提琴演奏也可以从中国的二胡中学到许多有用的东西【5】。东西方乐器在发展过程中可以相互借鉴,但不能同化。艺术只有保持个性,才有存在的价值,否则,如果哪一方在潜意识里存在着自惭形秽的心理,并因此而热衷于攀龙附凤,丧失了自己的个性,那就只能自取其辱,甚至走向消亡。 所谓成功的作品,应当是作曲、演奏、可听性都为广大听众所接受,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随着时代发展仍然不会褪色消失的。而不是少数人认可的,只在小范围圈子里阶段性流传的艺术。高精尖的民乐作品可以有,但不能一窝蜂都往这条道奔,进入新的误区。

民族音乐如何继承和发展,创新性思维如何准确恰当的应用,民族乐器的个性与多元化,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是每一个民乐工作者所要思考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钢.三只耳朵听音乐[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7

【2】拿什么拯救你 民族wWw.LWlm.com音乐 央视国际 2003年12月14日 【4】蒲亨强. 中国音乐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

【5】塞缪尔.阿普尔鲍姆 .世界著名弦乐艺术家谈演奏

(三)[M].张世祥译.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3年10月

【6】黄橙橙. 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讨会会议综述

[J].中国音乐,2011,(1)

热点推荐

上一篇: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噪音产生及防治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家长教材心得体会 初中家长学校教材心得体会(通用9篇) 招聘年度总结与计划(优秀17篇) 2023年村干部自我鉴定100字 村干部自我鉴定精选(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