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反弹琵琶求新意

反弹琵琶求新意

小编:

驳论文是反驳对方观点的议论文。驳论文可以分为四个写作步骤:树--辨--驳--结。"树"就是摆出敌论,树靶子;"辨"就是辨析敌论中包含的合理成分,同时也指出其漏洞;"驳"就是展开议论,驳斥敌论,驳中有立,立中有驳;"结"就是做出结论。

驳论文不同于立论文。立论文是证明某个观点正确,而驳论文是关注某个观点是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的。因此它背后蕴藏的思维模式是质疑思维、逆向思维和理性思维。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辨的能力,也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一种创新性的议论文写作模

一、 经典引路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树]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辨]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驳]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结]

九月二十五日

二、写作指导

1.选择什么样的"靶子"?

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流传甚广的句子,例如"细节决定成败""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苦难是一笔财富"等等。它们看上去很有道理,也揭示了一些社会现象,但是这样的句子如果放在"理性思辨"的放大镜下检视,却发现它们都经不起推敲,存在这样那样的漏洞。

同理,如果我们遇到"论点型"的命题作文,或者是含观点的材料作文时,运用驳论来考虑议论行文,就会获得与众不同的新思路。

【学生例文一】

"细节决定成败"是多少人所信奉的真理--上至各种企业家,下至孜孜求学的学生和望子成龙的家长。

诚然,见微知著。一个细节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德行品性,处世能力,发展潜能。然而,如果人们把焦点仅仅放在细节上,往往就会忽略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大局,即对于方向的把控。再万无一失的细节,若方向把握出现了偏差,就好像把一部装备精良的坦克开到水沟里。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允许细节上的缺憾的存在,唯才是举、任人唯贤才是顾全大局的做法,才是睿智的处世态度。陈平受金盗嫂,数易其主,在历史上算得上是一个道德败类,但这丝毫不能掩盖其治乱世之才,为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蒲永N嗜酒放浪,不拘小节,但其随物赋形的能力却让他能尽水之变,画出神逸的活水,苏轼称他人不可与其同日而语。秦穆公不听蹇叔之言,执意伐晋而惨败于崤山,使臣子受辱,但这也不能抹杀他壮大秦国,为日后秦始皇统一中原铺平了道路......

由此可见,事物往往包含着许多矛盾,人们很难面面俱到,事事求全。纵观大局,善于取舍,抓住问题的根本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五柳先生传》中说得好:"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就提示我们,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是要前后贯通,解其深味。读书如此,为人处世就更加应该如此,不拘细节,布局全盘!

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人似乎生来就有一双善于"找茬"的眼,对细节的关注程度已经愈演愈烈,甚至到了锱铢必较,过度追求完美的病态程度。这样的行径与其说是精益求精的态度,不如说这是一种过分的苛求,是眼光的狭隘。樊哙对沛公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在大局面前,细节是无关紧要的。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是片面的,目光是短浅的,思维是古板的。

不因小失大,并不是说我们全然不顾细节。忽略小处也并不是完全丢弃,而是为了整体的完美所进行的明智的抉择。细节并不能左右整体,我们不仅要有接受玉璧上瑕疵的达观与宽容态度,更要谙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放远眼光,掌握大局。

常常"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我们,是不是也会犯"把坦克开到水沟里去"的错误呢?

【点评】

本文挑战了一个热门的观点"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受到了很多人的热捧,小作者却犀利地指出只重细节的思路是片面的,比细节更重要的是大局和方向;而且过度关注细节甚至会适得其反。作者俏皮地把这种本末倒置的思维比喻为"坦克开进水沟里",这个驳论一出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为什么要"辨析"?

在以往的驳论文写作中,人们对辨析这个环节关注较少。其实,辨析敌论中哪些成分合理,哪些不合理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辨析肯定了敌论的合理部分,也就承认了辩驳的价值;反之,如果敌论完全没有合理性,那么驳论也失去相应的价值。其次,指出敌论的合理部分也是作者理性思辨的表现,体现了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当然,辨析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不让对方再有反驳的机会。

【学生例文二】

"春来草自青",对于这句话我是基本赞成的。它描绘了大自然的一种现象,也可以用来激励人心,告诉人们只要坚持,就有可能迎来成功的一天。然而,我却发现也不少人对这句话有所误解,认为只要耐心等待,一切结果都会水到渠成,从而使这句话变成了一个"偷懒"的借口。对此,我持反对意见。

尼采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是,金子就真的一定会发光吗?假如把它埋在地底深处,又有谁会发现它呢?同理,人生不止四季变换那么简单,你的人生若处在冬天,你什么都不去努力,不去试着改变什么,可能一辈子就只有冬天了。因此,迎接人生的春天,离不开一些必要条件。

首先,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我们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春天。此时,我不禁回想起陈胜的一句话:"等死,死国可乎?"历史上如果没有陈胜这个人,秦国也会亡,但可能要晚上几十年。卧薪尝胆的吴王,破釜沉舟的项羽,投笔从戎的班超,弃医从文的鲁迅。古往今来,哪一个时代精英不是执着追求,弹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我们应当为这种追求自身价值的行为鼓掌,也证明了只有主动去追求,才会迎来人生的春天。

其次,我们要敢于忍耐冬天的艰难。黎明前总是最黑暗的,而成功的面前总有失败留下的空虚,令人迷茫。此时要做的,唯有坚持,而非等待。史铁生在他最美好的年华,不幸失去了行动能力。他也曾绝望过,但他最终选择了坚持,成为了一位令人尊敬的作家;凡尔纳在他第一部科幻小说出版前被拒绝了12次,他鼓起勇气再去尝试时,终于大获成功。成功的公式很简单:站起来的次数=跌倒的次数+1!相信自己,再试一次,也许就能成功。

大家都知道电话是贝尔发明的,可大家是否知道这原本该是"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又一杰作?爱迪生的团队历经了许久,仍不能够使其成功运作,最终他们选择了放弃。而贝尔只是在他们的基础上将螺丝往里旋转了1/4圈,竟然取得了成功。是的,成功有时候就这么近;但触及它之前,你永远不知道它离你多远。

人生的春天,是需要不断坚持、不断追求才能得到的。我们绝不能用一个"春来草自青"的自然现象作为不努力的借口。如果这样,那就会令自己在冬天中永远消亡。

【点评】

"春来草自青"这句话如果当作对一种自然现象的描述,当然没有问题,但是用它来譬喻社会人生,那就应该加以辨析。所以作者一开始就表明了态度:"对于这句话我是基本赞成的。它描绘了大自然的一种现象,也可以用来激励人心。"这一个辨析,显得此文立论不凡,而"草自青"的"自"含有一种不证自明的意思,这就给驳论留下了空间。

3.驳立如何有机结合?

驳论文的"驳"大致有三个方向:驳对方论点;驳对方论据;驳对方论证。

驳论文的关键在于"驳",但这决不是单纯地指出对方的错误,而是一边驳斥对方,一边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驳中有立,立中有驳是驳论文的精髓。

【学生例文三】

时人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都是为了劝勉他人要肯做小事,不要好高骛远、欲速不达。其出发点是善意的,其理念"只有先做好小事才能成就大业",也为时人广为拥戴。然而,在见识了多名善做"扫屋"之类小事,一生却庸碌无为的人之后,我们不禁会对这个命题产生怀疑,进而催生出如下问题:能"扫屋"是否就证明能"扫天下"呢?"扫屋"与"扫天下"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到底是什么?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一方面,无数事实证明了善做小事的人不是都能成就大业的,另一方面,成就大业的人也不一定都善做小事。前者无须赘述,对于后者,我想分享一个典型的事例:二战中临危受命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对内进行一系列果决的人事调令,带动军民走出低迷;对外运筹帷幄,抛弃成见与苏修好,最终赢得了战斗的胜利,使英国的国际影响力不减反增,如此丰功伟绩,想必无人不会赞同他善"扫天下"了,可丘吉尔也从来不是个善于"扫屋"的人,他甚至被讽刺"唯一能够熟练完成的劳动就是点燃一支雪茄",其自理能力之差可见一斑。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扫天下"的确是不需要善"扫一屋"的。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认为不妨把"扫屋子"理解为打基础。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丘吉尔若不是在印度做记者时每天仍然坚持抽出长达四五个小时来阅读历史和哲学类的书籍,又怎能磨练得像狄德罗那样博学,像西塞罗那样雄辩,像钟表一样平静、冷酷、规律而精确?诚然,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和丘吉尔一样涉猎广泛,但成功之路必须确定方向,再严格循此路前进,这是毋庸置疑的。正确的基石会为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盲目地铺石只会让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南辕北辙。"扫屋"就是在日以继夜的磨砺中辅以坚定的意志、冷静的心态和正确的时机,才能使"扫天下"成为可能。

以上问题探讨完毕,"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观点也就显得不再绝对权威了。与此同时,在重新认识到"扫屋"和"扫天下"的联系后,我们更应该借此重新对人生进行规划,尽全力实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们现在未尝没有在用伟人们大器晚成的例子自我安慰,可伟人们赍志以殁的例子又何其多呢--如果我们只是好高骛远地关注"扫天下"而轻视"扫屋"的价值,恐怕代价也是很严重的吧!

【点评】

全文紧紧围绕着敌论而展开,乃此文一大特色。"扫屋"和"扫天下"扫的对象不一样,扫的方法也不一样,由此及彼的逻辑推论又如何能成立呢?值得指出的是,这篇文章表面上是在驳斥对方的观点,但作者在不显山露水之处阐述了自己的想法,驳中有立,立中有驳,蓄意之处,不着痕迹,这是很高明的驳论方法。

三、 训练题目

1.孩子的"起跑线"真的存在吗?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吗?

3.苦难真的都是一笔财富吗?

4.常在河边走,一定会湿鞋吗?

5.学海无涯,"苦"可为舟?

热点推荐

上一篇:朕就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