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困境与重构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困境与重构研究

小编:宋维亮

摘 要:为了满足时代的需求,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逐渐加快。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城市文化优越的先天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压倒了乡村文化,由此可能导致一些乡村文化无法延续。避免乡村文化彻底消失的办法就是重构乡村文化,大力宣扬乡村文化的优势,并着重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民保护乡村文化的意识。同时,应逐步建立城乡文化互哺机制也可以有效解决淡化乡村文化的现象,引进文化引领章法,创新中突出乡村文化的重要性,杜绝城市文化强势压倒乡村文化的现象发生。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乡村文化;城市文化;困境;重构研究

1 乡村文化发展受到城市文化整体冲击的原因

1.1 乡村文化缺失主体

乡村文化缺少主体就会在发展中遭到城市文化的冲击,主体性只有在经过实践后方能突显,并且是乡村文化的基础支撑。乡村文化可以鉴定主体是否存在。文化服务于民,用之于民,同时人又是文化的主体,民俗民风是乡村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力量。简单来说,乡村文化精英指的是了解乡村文化和乡村地方风俗的人员,这些精英熟练掌握乡村的人文风情,对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人大量涌进城市,从而造成乡村文化主体的流失。仅此一点,与乡村文化相比,城市文化占压倒性优势。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乡村文化研究者逐渐远离乡村,乡村文化主体的缺失造成乡村文化发展的中断,导致乡村文化的慢性流失。

1.2 乡村文化日益边缘化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城市文化一直处于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并且现下社会主流中也推崇城市文化的发展。两者相比较之下,乡村文化不够大方得体,由此被划分到边缘文化中。城乡之间的差异经相关学者研究得出一个专有名词,那就是“城乡文化距离”。建立之初实施了城乡二元制度,再一次加剧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文化差异,深化了城乡差距的意识。城乡一体化并不是单纯的城市取代农村,如果直接取代必然会发生城市文化全面覆盖、吞噬乡村文化的现象,不管是人才方面的管理还是文化深度的统计,从始至终都是单方向流入。

1.3 乡村文化认同感疏离

文化认同感可以让人取得一种归属感,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斥相融,是一种文化排斥另外一种文化的基本反映,而这种反映的终极目的就是排除异己,维护自身文化的统一。在城市文化一体化进程中,城市文化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卓越性,乡村文化由于先天不足就会自然而然地倒向城市文化,农民从一开始就形成的生活方式、思维逻辑、人际交往和价值观念都在逐渐发生改变。同时,乡村文化低俗的一面被肆意放大,对田园中的乡村生活产生了影响,种种低俗的乡村文化冲击着乡村淳朴的风气。

2 乡村文化发展会受到一些内部制约

2.1 乡村文化环境的封闭性

乡村文化发展环境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村落的形成一般在偏远的地方,缺少相对方便的与外界来往的机会,造成信息闭塞,经济滞后不前。这种先天的封闭环境,造成了乡村文化的局限性,乡村文化的封闭性无法给乡村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乡村文化的封闭性,从根本上来说是源于一开始对乡村文化的否定,起初就落后的乡村文化,经过时代的发展,乡村文化就更加滞后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观念束缚的解除,长久居住在乡村的人们可以自由穿梭于城市之间,同时由于城市的各方面条件都优于乡村,致使大量乡村文化精英人才流向城市。

2.2 乡村文化人格的依附性

乡村文化重要的特征就是依附性,文化人格的依附性究其根源就是农民对土地的深深热爱,自给自足的小型农民生产经济,导致农民在一定程度上被限制在土地上。从村落形成开始,土地便是农民的掌中珍宝,村民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对这片家园早就有着深深的依附性。长久形成的乡村文化致使农民不注重时代的变迁,重本轻末是固有的思想,村民思想过于保守,自然而然缺少创新精神。长时间在一个地方居住生活工作,自然而然会形成自己的交际圈。因为经济不够发达,不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也不能正确地解答乡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所以对“神灵之说”具有一定的依附性。

2.3 乡村文化变革的滞后性

乡村文化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传统乡村社会本身具有封闭性和稳固性。乡村文化的滞后性,从根本上来说是源于一开始对乡村文化的否定,导致起初就落后的乡村文化,经过时代的发展,就更加滞后了。原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乡村文化的滞后性与迟缓性,各方面的信息闭塞加大了文化之间的距离。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乡村文化研究者逐渐远离了乡村,乡村文化主体的缺失造成乡村文化发展的中断,导致乡村文化的慢性流失,同时加剧了乡村文化的滞后性。

3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重构乡村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3.1 乡村文化重构的现实需要

乡村文化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变现出明显的自信不足,乡村文化还需要文化重构来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传统的乡村文化在与城市文化相遇时,会遭受严重冲击。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不够,工业化进入乡村后会大量破坏乡村的生态文化,从破坏生存环境开始,最后改变村民的思想。工业化会导致乡村文化构造的瓦解,并且在快速的现代化建设中,由于盲目引进先进的文化构架,迷失了自己,从而破坏了乡村文化。所以,为了解决上述种种问题,我们需要做出科学、正确的价值引导,杜绝乡村文化的虚化现象发生。

3.2 乡村文化重构的路径选择

乡村文化的重构有多种途径,我们需要设定一种并为之发展。先从农业的现代化生产开始,因为物质所具备的生产方式会控制整个社会的正常发展。乡村文化始终是贯穿村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乡村整体经济的生产方式的革新以及提高乡村生产力水平来达到乡村文化重构的目标。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乡村文化还需要文化重构来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以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经济的发展。乡村文化重构不单单是经济发展的问题,还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重构可以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现代高科技,同时也能提高农业生产的竞争力。

3.3 建立城乡文化互补机制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城乡文化之间的互补机制,避免乡村文化彻底消失的办法就是重构乡村文化,大力宣扬乡村文化的优势,并着重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增强农民的保护乡村文化的意识。城乡一体化不是城市化乡村文化,更不是乡村化城市文化,而是要在城乡文化之间建立一种互补机制。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应取长补短,互相摒弃陋习,传承各自的优势。乡村文化始终是贯穿村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不能也不应被城市文化全部取代。

4 结语

乡村文化需要不断地创新,逐渐融入城市文化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城乡文化的互补机制,并且保留乡村文化中淳朴的一面,乡村文化还需要文化重构来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同时大力宣扬乡村文化的优势,并着重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共同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永林.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现代与传统[J].民俗研究,2013.

[2] 杨洪林,姚伟钧.乡村文化精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江西社会科学,2011.

[3] 李文君.基于国家文化安全的中国文化认同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4] 赵霞.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J].中国农村观察,2010.

[5] 李晓明.重塑乡村生活意义与乡土文化价值[J].长白学刊,2012.

热点推荐

上一篇:度假酒店在国内外的形成、发展以及重要决定因素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就业宣讲会心得体会大(精选17篇) 幼儿户外游戏活动方案小班(优秀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