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小编:

摘 要 依法治国,是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首先是要依宪治国,这是习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进行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中明确提到“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机制。”深入理解和掌握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的关系,大力健全宪法实施与监督制度,维护宪法的权威性,是我们必须明确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依法治国 核心 依宪治国

作者简介:吕晓新,长江师范学院。

一、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课题中应有之意

在研究依法治国课题之时,我们必须先研究依宪治国,在全面推进和落实依法治国的今天,必须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自第十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确定的目标和方针。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重中之重,是人民意志的具体体现,也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本质要求,更是依法治国的基本形式。宪法的具体内容涉及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对外交往等各个方面的重大原则问题,还涉及国家的根本制度,指导思想,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机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等,都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我国,依法治国首先必须依宪治国,依宪治国也是依法治国的核心。早在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上就提出,要实现依法治国,理应依宪治国。这既是对全面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基本要义的一种阐明,也是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方向性要求。

(一)宪法是民主政治的保证

人民主权观念的形成和普及是宪法产生的基础,我国《宪法》第2条第1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在人民主权的原则下,需要制定宪法,实施宪法以保证人民主权的实现,保障人权的实现。人民主权原则在制度上的展开与实施,也就是民主政治,宪法通过确认人民民主事实,创制各种民主制度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权利的实现。宪法与民主政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宪法存在的基本前提是民主事实的存在,宪法运行的基础也是民主事实的存在,宪法是民主政治的法律化,更是对民主政治的保障,宪法就是通过限制政府的权利来保障人的民主权利和自由。民主政治一直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与追求,制定宪法是保障和实施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依法治国是保障公民各项权利不受侵犯

依法治国,就是全体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各项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来管理国家的各项事务,管理社会事务,管理各项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明确的说就是保障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不受侵犯,而宪法,恰恰就是公民各项基本权利的保障书,保证公民各项基本权利的正当行使为宪法的根本目的。宪法里也明确的规定公民权利优于国家权利的行使,这充分体现了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这部分的力度。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保证公民各项基本权利不受侵犯,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也是保障公民权利得以实现,同时要求我们具体的把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保护完好,不受侵犯。

(三)“法律至上”的前提是“宪法至上”

法律至上必须以法律制度以及存在良好的规则和原则为前提条件。显然,只有将国家的根本大法,作为法律至上的前提,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展开。因为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失效。宪法也是人民意志的集中反映,是主权在民原则的直接体现,保证主权在民的重要要条件就是法律至上,而法律至上的前提必须是“宪法至上”。所以,“法律至上”是我国进行依法治国的首要条件,而要想实施法律至上这一措施,必须以宪法至上为前提。

二、依法治国的依据和基础是依宪治国

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反映与具体体现,是主权在民原则最根本最直接的体现,也是依法治国的依据和基础。依宪治国是一种治国思想的体系,一种治国制度体系和治国原则体系的综合。在整个巨大而又详细的体系中,宪法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和份额。宪法在法治中占据核心地位,如果没有宪法,就不会有法治,如果没有法治就不可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依法治国。在很大程度上讲,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依宪治国就是依法治国的依据和基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里也明确提出,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显然,各项法律规定,又是从宪法的基础上扩展与延伸出来的,这是保证一个国家具有统一宪法的需要,也是从根本上保障人权的需要,只有依照宪法治理国家,才会为法制国家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才会为保障人民权利提供优越的条件,才会为我国各项法制工作的展开提供良好的基础。坚持依宪治国让依法治国有了具体的依据和基础,只有在依宪治国的基础上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各项措施才会“万丈高楼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齐。”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会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加快步伐。

三、实现依宪治国的措施

(一)重视宪法的解释工作

宪法解释是指宪法解释机关根据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对宪法规定的含义、界限及其相互关系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宪法规范作为法律规范的一种,应当与社会实际相适应,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在依宪治国的各项措施中,重视宪法的解释工作尤为重要,既要对抽象意义上的宪法进行解释,又要对具体的宪法进行解释;既要从整体上把握宪法的结构,功能,原则,又要从宪法的具体条文入手,对宪法的每一个具体内容加以明确和分析其基本含义。这有利于宪法规范的实施,有利于依宪治国不出歧义,有利于实现依法治国。

(二)完善宪法,适应社会客观形势的发展需要

宪法属于法规范的一种,其基本功能是规范、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关系,以维持有序、正常、公正、公平的社会秩序。所以,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应当与社会客观形势相适应,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整个世界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同样,社会的客观形势也是处在经久不息的变化之中,只有将宪法与社会客观形势相适应,宪法才会具有更广泛的法律效力。这就要求宪法的制定者或者修宪者对社会客观实际形势的认识和判断要有准确的定位,使依法治国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

(三)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逐步理顺党法关系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结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而要完成这个重大的任务最基本的就是要提升法治的尊严,理顺党法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颁布30周年的一次大会上强调,“党自身必须在宪法的法律范围内活动”,建立各级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记录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建立责任追究和通报公开制度,建立健全全体司法人员履行法律规定的职责保护机制,坚持党的领导,这是不可动摇的基本方向,在这个前提下,加强和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依法治国的重要措施。

(四)深入进行宪法教育,在全体公民中树立集中宪法意识

深入进行宪法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的精神,牢固树立宪法权威,是我国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更是一项长期任务,积极推动全社会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在全体公民中树立集中宪法意识,努力增强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和运用宪法的自觉意识,树立对宪法的信仰和敬畏。根据我国国情科学的、民主的对公民进行宪法教育,大力宣传宪法至上、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执政理念,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民守法,拓宽监督渠道,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如果宪法不能成为全民意识或者全党意识,抑或这种宪法意识不能深入民心党心,依宪治国就很难实现,依法治国更不用说,法治国家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说,深入进行宪法教育,在全体公民中树立集中的宪法意识是我国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依宪治国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我们知道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经济学理论里,明确日出经济基础一定能够决定上层建筑,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也是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重要手段,而市场经济是否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于良法之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基础,是当代法治的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与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意味着法治经济。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与依法治国就像辩证法里的一对矛盾,彼此相互作用,彼此相互影响,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为依法治国提供经济基础,而依法治国里的治法有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良性循环。我们清楚的看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全面建立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而市场经济一方面是法治经济,另一方面是德治经济,在肯定依法治国的各项措施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为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均是很大的研究课题,以上仅从三个方面简单的论述了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设法制中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法治国共同推进。坚持法制的社会,法治的政府,法制的国家一体建设,这就要求依法治国必须以依宪治国为核心,重视宪法解释工作,完善宪法,适应社会客观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逐步理顺党法关系,深入进行宪法教育,在公民中树立宪法意识,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为依宪治国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所以,在大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一定要花大力气重视“依宪治国”的各项落实措施,把关于宪法实施的工作落到实处,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从宪法中享受依法治国的甜头,增加信心。只有这样,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的契机。

热点推荐

上一篇: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困境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大一思修课心得体会500字实用 英语演讲稿读书的好处(汇总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