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论素质教育目标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

浅论素质教育目标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

小编:

"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教育

论文摘要: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和教学改革的需要。面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的理想与现实,应该在教师态度、课堂教学和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等方面进行相应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最终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素质教育目标。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理想与现实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以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为依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研究性和探索性的课程。目的是切实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分清主流和支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引导他们分析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对策,达到一般专业课教学达不到的效果。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已成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使大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为重要。

多年来,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口径狭窄;知识结构单一;培养规格统一。这些特点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全面发展,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当前大学生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许多学生急功近利,只重视一些技能性、实用性强的课程,而忽视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尤其忽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由于受传统学科课程观念的影响,形成了较为狭义的学科德育课程观念,即把德育课程仅仅理解为直接学科德育课程,较为重视直接学科德育课程建设,而忽视其他渠道德育课程建设。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素质教育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所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现代教育思想。目前中国高校中,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核心的人文社科知识的教学,正是适应了大学生迫切要求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需要。只要我们有针对性地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改革,就能够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素质教育的现实性和实效性。

二、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效性的具体方法

教育部一直要求各高校大力全面推进和改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建设,促进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改革。这就要求我们深人研究新课程体系的各课程之间的联系、课程内容建设、教学方法改革、课程大纲和教学计划制定等。为了实现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尤为重要。对大学生来说,便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理解与接受能力。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就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坚持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师在了解学生具体需求的基础上,深人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探讨和改革,使整个教学过程做到针对性高,实效性强、教学效果好。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又是因果联系,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

1. 教师认真的态度是一切实施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端正。因此,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面授水平,必须端正教学态度,首先要有一颗对马克思主义火热的心,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热情,对党的事业的执著追求和高度的敬业精神。教师课前备课要认真,课中授课要认真,课后总结要认真,做到扎扎实实、一丝不苟。不管是老教员还是新教员,不管是新专题还是老讲座,上课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一丝不苟。必须吃透教材,就该课程设置的重要意义和目的以及如何实施等问题进行深人细致的研讨后编写教案,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髓”,才能讲透精神实质,并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根据这些原理有针对性地分析、认识和解决对应的、急需解决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阐述,与当前最普遍的社会大众心理联系起来,借以启发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民群众的社会情绪、社会舆论、社会意识。"

2.重视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作为我国现阶段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我国在各个层次教育活动中推行的重点,要想对现实教育活动产生影响,就必须与学校教育的基本环节相结合,从学校最根本的课程教育环节来进行,课堂教学便成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最根本的途径。提高课堂面授质量,是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重中之重”。第一,讲究授课语言艺术。讲述和阐发基本原理时,要用大众化的语言来表述和阐发深刻的概念和原理,以增强课堂授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说服力。要注意理论阐释的深刻性和语言表述的通俗性相结合,既要准确,又要生动,这是使哲学、经济学从抽象到具体、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哲学深奥的哲学原理达到指导生活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用通俗而又生动的语言,建立起同社会心理、学生心理和社会实践相互沟通的桥梁。第二,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课堂讨论是在教师主导下,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使“教”与‘学”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理论研究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着教师所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评判和讨论,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而深化对相关原理的认知和系统掌握,启发学生从自身创业、择业的前途出发,关心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最后由教师进行讨论总结。讨论总结是一个重要环节,在总结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学生言行中的‘蛛丝马迹”,帮助学生分析、认识自己,不断使哲学、经济学从抽象到具体,从社会心理到大学生心理,从而激起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既要肯定学生发言中的创新思想,也要指出不足之处,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养成用哲学思维来探索现实问题的习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成大学生“进人社会”之学。第三,努力探索新的教学形式和手段。积极采取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答疑式、选择式、体验式、菜单式等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弥补“原理,课程理论教学的抽象和枯燥,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直观化、感性化,使学生乐于理解和接受,从而提高课程的课堂吸引力和教学实效性。突出抓好研究式教学这个重点,把研究式的“教”、研究式的“学”和研究式的“管”有机统一起来。

3.重视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首要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实际运用是逐渐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只有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将理论知识升华为指导实践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课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配合教学内容开设学术讲座,寒暑假搞社会调查,组织大学生“三下乡”,开展大学生辩论赛,建立课外活动小组等,实践教学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自觉运用哲学方法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过程,就是使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定位个人在群体、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健康人格;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分析现实问题;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根据时代的要求来塑造自己,在实现社会理想的同时实现自己的理想。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中,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

三、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素质教育目标

随着国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就业面临着双向选择,要想增加就业机会,必须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素质教育目标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应当充分体现时代特点,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人才培养的政治保障和政治智力支持。在大学阶段,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帮助大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以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治性,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教学应该达到的效果。除此之外,提高全社会对高校素质教育的了解和重视同样重要,只有全社会达成这样的共识,大学生才会把自己的需求与国家的需求统一起来,把社会的要求转变为自己的责任,不断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科技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意识,把自己培养成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总之,我们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使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们既有理性的认识,也有感性的认识,从而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更加充满信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素质教育目标。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议提高高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思考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英语梨教案(专业16篇) 最新护理学的心得体会总结(优质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