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五个“统一”

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五个“统一”

小编:

"

论文摘要:新世纪新阶段,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优晟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进,努力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先进性与广泛性、系统性与开放性、传导性与自主性、灌输性与渗透性的辩证统一。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原则;方法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保证。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面临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使命任务,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挥作用的领域和对象,同过去相比都有了很大的不同。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对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等进行创新和改进,切实建立起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适应的新机制。

一、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有着鲜明的阶级性,但其阶级性与其真理性并不矛盾。马克思自己就曾讲过,“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正因为如此,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能仅仅突出其政治性的一面,还要彰显其科学性的一面;既要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掌握,也要作为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来学习;既要作为政治理论来灌输让人们信仰,还要作为科学真理来讲授让人们信服。只有真正做到把政治性与科学性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实践也证明,一种科学理论要让人们接受它乃至信仰它,仅仅满足于概念化、公式化和颂扬式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掩盖甚至抹杀其真理的光芒。从这些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性的同时,还应在充分揭示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上下功夫,这应该成为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个着力点。首先,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结论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既要学习领会其科学结论、科学预言,还要学习掌握其得出科学结论、做出科学预言的科学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的理论根据,是我们从事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科学指南。只有领会掌握了这一科学方法,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有了科学基础。其次,要把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与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结合起来。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指的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论,还包括贯穿其中的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集中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创新性。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实践的理论和开放的体系,马克思主义才能成为一种真正世界性的义化现象,才能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二、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先进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在要求。特别是在面临多种价值取向需要做出选择,以及多种思想文化相互并存需要做出鉴别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担负起弘扬主旋律、发挥主导性作用的历史使命,而决不能被某些复杂问题所困扰,决不能陷于具体问题之中无力引导。同时也必须看到,我们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不仅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发展不平衡、总体较为落后的经济状况,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现阶段人们思想道德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社会生活呈现出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也呈现出日渐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不能忽视教育的广泛性,必须贯彻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统一思想与尊重差异相结合,坚持鼓励先进与照顾多数相结合,坚持最终目标与阶段目标相结合。一方面,要注意教育要求的层次性。对群众中的先进群体、代表人物,要引导他们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对广大人民、普通群众,则要从他们的思想道德实际出发,坚持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来规范和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身利益,自觉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一起来,并且积极引导和鼓励他们向更高的思想境界迈进。另一方面,要注意教育目标的阶段性。人的成长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了思想教育不是一次完成的。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也要求人们在思想道德观念上不断进行更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着眼教育对象特别是青少年在不同成长时期的思想特点,着眼不同时代背景对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的现实要求,提出阶段性目标,实施分阶段指导,坚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保持理论教育的连续性,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地引导群众、掌握群众。"

三坚持系统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一个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坚持系统性原则。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当保持相对固定的基础内容、相对稳定的课程设置和比较规范的基本教材。

但同时必须看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发展的、开放的体系。要使教育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就不能固守既定的内容,也不能盲目陷于自我论证,而必须把教育置于开放的环境之中,以开放的态度搞好教育。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长期处于西方的经济封锁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曾形成了相对封闭的思维习惯。现在,我们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进行马克思主义理沦教育,历史的发展与进步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许多崭新的时代内容,思想的开放与活跃也给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冲击。为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要积极置身于时代的前进和发展之中,又要勇敢置身于与各种错误思想的碰撞和斗争之中。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才能真正保持生命力、富有时代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相同步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更新内容的自我开放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自己的自我开放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适应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就必须根据时代特点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不断更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具体内容。既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各种现实问题,指导社会主义实践,又要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始终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紧跟时代发展变化,紧跟理论创新步伐,紧贴党的中心任务,以开放的态度对待教育内容的建设,这是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生命力的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正确的思想总是同错误的思想相对立而存在的,人们接受一个思想往往也是在两种思想激烈碰撞、相互比较之后进行取舍的。引导人们在比较中鉴别,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人们自我认知、自我选择的主体性心理需求,从而达到在比较中接受教育的良好效果。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正确的思想与错误的思想相互交织、进步的观念与落后的观念相互影响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面对这种形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以开放的态度和勇气,正确引导人们开展理论交锋和思想斗争,分清正确与谬误,划清是非界限,真正认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切实增强鉴别力和免疫力。

四、坚持传导性与自主性的统一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两个基本要素,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有机统一在一起。一方面,教育者的传授引导在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离开了教育者的传授引导,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只能是自发的甚至是盲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难免偏离方向误人歧途。从这个意义上说,必须坚决反对教育“自发论”和教育“取消论”。另一方面,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是实现教育作用必不可少的方式,离开了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和主观能动性,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只能是被动的和不自觉的,教育的信息内容也就不可能真正被受教育者接受认同并实现知行转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唤醒人实行自我教育,按照我的深刻信念,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特别是在新形势下,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现代教育越来越趋于平等性、民主性和主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做到传导性与自主性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要着力改变过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中所处的不对等地位,切实改变教育者高高在上、生硬说教的现象,建立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民主、平等、互动的关系,从而真正做到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爱护人、关心人。不断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自觉性。要努力改变以往单一的居高临下、“你打我通”、单向灌输的教育模式,充分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交往,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平等互动的教育方式,在对话、交流、沟通之中有针对性地搞好教育引导,充分激发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需要,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真正使受教育者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把理论教育真正内化为人的思想和意识。

五、坚持灌输性与渗透性的统一

理论教育灌输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方法,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教育原则。它所深刻揭示的是人的正确思想的形成只能通过有目的的理论灌输来实现,不坚持这一点就会丢失我们的思想阵地。应该说,在过去社会相对封闭、科技发展相对落后、人们思想比较单一的情况下,理论灌输作为主要教育形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开放化、多样化的发展,单一的理论灌输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与任务。积极改进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一方面,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规律,对传统的理论灌输模式进行改造,努力实现高深理论通俗化,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解开群众思想上的困惑,运用身边的事例说明深刻的道理,把逻辑的力量与事实的力量结合起来,把学术的严谨与表述的生动结合起来,用明白通畅的语言摆事实、讲道理、谈问题、解困惑,努力做到观点鲜明而又有理有据,思想深刻而又通俗易懂,逻辑严谨而又资料丰富。另一方面,要根据群众的心理需求、生活需要、文化需求,努力把理论教育渗透到群众的学习、工作、生活之中,真正做到寓教于学、寓教于管、寓教于乐。最好的宣传是不像宣传的宣传,最有效的教育往往是不像教育的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能老是“挂在脸上”、停留在课堂上,必须渗透于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各种形式之中,真正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特别是要善于运用各种文化的形式宣扬马克思主义真理,找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思想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合点,不断加大先进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度,不断拓宽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渠道,使一切思想文化领域都成为我们宣扬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的重要阵地,切实让人们在文化的熏陶和艺术的享受中不知不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真理。现代传媒是国内外敌对势力同我们争夺群众、争夺青年的重要工具,我们必须积极适应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努力拓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空间和渠道,不断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和全体人民中的影响力。

热点推荐

上一篇:关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可贵探索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写演讲稿保护花草(精选5篇) 2023年烟草全员营销动员讲话稿 烟草元春销售动员会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