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的几个维度思考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的几个维度思考

小编:

"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教育的有效性问题,而影响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是理论体系和内容的科学性、教育方式方法与时代和教育对象特点的适应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经常的和持续的过程。理论创新是全方位的,包括教育观念、学科体系、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法等的创新。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维度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历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既当作一门学科,又当作一切学科的灵魂。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进行过多次改革。新世纪、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问题再次被提到重要日程。如何理解和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关系到高校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法、途径等几个维度,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问题。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念创新

目前,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环境、对象系统变化对内容自我更新方面。认为随着环境的发展变化,对象系统在认知和实践方面必然产生新的理论需求,而理论在与具体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新的理论。如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结合产生的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结合产生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践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都是这种创新的成果。把这些新的理论充实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中替代已经过时的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这种认识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忽略了理论创新也包含对原创理论的重新认识和进一步研究,这种重新认识和研究既是理论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又是理论创新的重要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等党的领袖们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中国基本国情的,包括社会性质、革命对象、革命的领导者、依靠力量、同盟者等问题,又在认识基本国情的过程中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他们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找到了认识和解决中国问题的武器,这就是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以及贯穿在这些学说中的战略策略思想和革命辩证法。正是这些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才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我们在某一时段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识总是受到当前实践和认识的制约,而当前认识又总要受到先前的影响,特别是当历史转变在实践方面已经开始,而理论并没有跟上的情况下,这种创新尤其必要。我们党是在革命战争环境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对马克思主义的系统研究基本也是在革命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开始的年代完成的。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和没有从指导思想上进行新的选择和定位,导致了毛泽东晚年错误。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纠正党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任务上的“左”的错误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实践基础。邓小平说:“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没有人剥削人的制度,产品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按需分配,没有极大丰富的物质条件是不可能的。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要完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

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总结经验教训,从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出发,对社会主义本质、根本任务的重新认识和实践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邓小平理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但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局限性和实践的盲目性的终结,并没有引起马克思主义理论重新研究和重新学习方面的深刻变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针对我们党所处的新环境,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提出的。它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了我们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研究的新视野,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基本特征及其发展的理论;社会主义本质、任务、目标及其联系的理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的理论;人类文明和先进文化的理论;党的领导方式、自身建设和党与群众联系的理论等。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将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更现实,更具体,更有针对性。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新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革新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曾进行过两次大的改革。然而,这两次改革并没有完全解决各门课程之间内容结构性重复的问题,也没有使课程内容达到受学生欢迎和有效影响学生理想信念的程度。因此,构建一个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体系仍然是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的一个紧迫任务。"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创新涉及三个问题:一是原有的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创新。三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划分有理论和实践依据,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表现在由于突出阶级性、意识形态性和直接行动的属性,忽略人类文明一般规律的研究,直接结果就是给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和“同化论(实质是‘西化’)”留下了任意解说的空间。二是史论著的理论教育内容格局创新。史论著三位一体的教育内容格局总体说来是科学的,也是被实践证明比较有效的,但面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形势、新特点,史论著的内容格局还是有很大的缺陷,主要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不够,学生的思路窄,缺乏识别和批判的能力。以论代著,甚至一些哲学社会科学专业不开著作课程。马克思主义基础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教育教学中的比例关系把握不够好,实际存在相互替代的现象。

三是各部分内容创新。无论是三个组成部分还是新的结构都存在内容表述的角度、内容的基本构成创新问题。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例,过去政治经济学主要讲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和剩余价值学说。对马克思的生产、交换、消费、分配相互关系的理论,对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基本经济特征和经济发展的理论都讲得很少。从人类文明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就更不够了。而从人类文明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直接服务于当前和今后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最重要的。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体系创新,应该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外马克思主义教育和研究比较、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传播史等部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性、整体性和综合性,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帮助学生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哪些是附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的错误结论等。因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选读方面的教育教学工作应该得到重视。目前我国高校青年学生包括一部分哲学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比例比较低,甚至像《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这样的名篇阅读比例也不高,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名论断的识别正确率也不高。

由此可以看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基本理论、基本观点方面,应该多下工夫。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核心内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完备的科学体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列主义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与中华民族解放和复兴的伟大事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是一致的。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与中国共产党建党80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及其经验,与建国50多年所取得的成就及其经验,与改革开放20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结合起来。这部分内容也正是学生所关心和注意的。调查表明,我国高校学生关注最多的是“现实社会问题”和“国内外大事”,其程度超过对自己学业和生活的关注。所以,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核心内容,会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由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回答的都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出现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问题,所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必然存在相互交叉和渗透的现象,同时也必然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其他课程交叉和渗透,搞不好在教育教学上就会出现内容的重复,直接影响教育效果。为此,应该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理顺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分专题进行教学。这样,既可以避免内容结构性重复问题,又可以节省课时,缓解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

中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比较研究对于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世界范围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学的状况,借鉴有价值的思想资源,促进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较研究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和社会主义国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的做法、经验和教训。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了解研究基本动态、主要学派、观点,以增强高校师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吸收、借鉴、识别和批判的能力。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主要研究原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和当前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值得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在改革、革新的实践中,研究社会发展提出的新问题,把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成果及时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经验等。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的150多年里,它从革命导师的科学理论著作发展为世界工人运动的指导纲领,从理论变为实践,从一国实践变为多国实践,呈现出一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总画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具有不同国家特色、不同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着不同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本身。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凯歌行进的辉煌历程,也出现过局部的挫折、一时的低潮、甚至暂时的倒退。不论是成就、经验还是挫折、教训都是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应忽视的重要资源,都是我们构建具有针对性和时代性,富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体系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创新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专业课(哲学社会科学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直接讲授有关内容,还要通过其他专业课(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和相关活动加以渗透,以达到提高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觉悟的目的。这种渗透的必要性可以过高校师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验和途径变化找到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中心任务、实际工作、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和工农群众相结合,曾经是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并没有过时。新时期高校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途径的新变化一知识积累、成长经历获得了比马克思主义课程学习更高的认同,不仅提供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渗透到学习和活动的一切环节中去的必要性、可行性支持,而且拓展了方法途径的空间。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向相关学科专业渗透的途径,一是在相关专业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以马克思主义原理统帅基础课、专业课。现在一些哲学社会科学专业,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行为学等,从基本理论到著作文献大都是西方学者的理论,很少讲或不讲马克思主义著作,原理也很少涉及马克思主义。这种状况急需通过强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向学科渗透加以改变。二是其他离意识形态较远的学科专业和自然科学专业,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和学习态度、学习(研究)方法的引导进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渗透。三是通过学术活动特别是政治类学术报告、党团活动、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的指导和总结,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历史观、民族观、宗教观等渗透,以弥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时量较少带来的教学内容缺失和消化理解等方面的困难。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创新应重视研究教育对象特点和现代传播途径,把传统教育方法和现代教育方法有机结合。一是在坚持“灌输”原则的前提下改进“灌输”方法。马克思主义不能在工人阶级斗争中自发产生,必须由工人阶级政党根据斗争需要从经济利益之外“灌输”给工人阶级。“灌输”在理论受到漠视的情况下更加重要。我们党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坚持不断的“灌输”,马克思主义才能在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中生根。但是,随时代的发展,用简单生硬的方法对高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代青年的求知特点,需要在灌输的方法上进行改进。课堂教学要用启发式、讨论式,要联系社会实际,联系学生思想认识、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相关的教育活动也应贯彻这样的要求。二是组织学习竞赛,倡导自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变为学生的内在需求才能产生主动的学习要求。传统的组织包办和内容重复压抑了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手段在于学校和整个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的认可并有严格的检测手段。推动自学和竞赛的关键是内容量的适当和要求的适度,不能没有专业差别,不能脱离教学要求,不能增加学生负担。

竞赛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更主动一些,学得更活泼一些,理论上更扎实、更厚重一些。三是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手段的辐射作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利用大众传媒随时、轻松学习是现代化条件下青年主要的学习方式。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辐射力,制作或购进高水平的、有吸引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音像制品;组织收听收看重大新闻;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页;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对学生进行视、听、动等感官的全方位刺激以及对情感的人文关怀,达到对学生深层思想的触动和启发。同时,在环境建设方面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要求,提供便捷的学习条件。四是加强学校与社会和家庭的联系,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良性互动。一方面,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学生经常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足,有助于学生对社会现象形成理智判断,减少偏激情绪。另外,高校与学生家长和社会企、事业单位以及社区的联系,有利于争取社会上的各种潜在思想教育因素共同对大学生的思想发展产生影响,有利于减少因相互隔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消极影响。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思路与任务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祖国在心中小学祖国在我心中(优质22篇) 2023年员工失职心得体会(实用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