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关系分析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关系分析

小编:

摘要:从现代解释学观点来看,理解和解释不是认识问题,而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解释者对文本的理解必然受到其处境和视域的影响。高校是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在当代中国,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最重要因素是我国的民生状况。要从根本上完善此两者.最重要的是彻底改善民生状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解释学

从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经验来看,虽然宣传和传播的方式方法不断改进。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断与马克思主义争夺话语权。

一、哲学解释学 解释学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是:读者与文本是何种关系?文本的意义是读者生成的,还是意义“存在”于文本之中?古典解释学坚持一种“客观主义”立场.即文本是解释的“客观”对象。文本所谓意义是作者赋予的而不是读者生成的,理解的任务就是去把握文本自身的意义。文本一旦被创造,其意义就是固定的,文本的意义常常难以被读者准确把握。误解文本的现象在所难免。其代表人物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都认为,既然文本的作者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要准确理解文本的意义,就应当重现文本的当时历史情境,解释者需要做的就是克服由于时间距离而造成的主观偏见,尽量做到“客观”,客观的解释就是正确的解释。但“客观主义”立场也面临一个难题:文本的意义到底在哪?如果它是作为一种“存在”,即寓于文本之中的存在,那么它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还是物质性的存在?如果文本之意义是以文本的存在属性(物质属性或精神属性)而存在的,那么如何证明这种属性的存在?如果“客观主义”对此无能为力,那么又凭什么说文本的意义是客观的、固定的?另外,“客观主义”者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乐观主义者,即他们都相信,只要找到适当的方法,就能回到文本的本义,对文本的意义“复原”。

海德格尔等人从哲学上指出过古典解释学的缺陷并将存在论的基础建立了“此在解释学”。他认为,理解与解释是“此在”的存在方式,这是因为,“此在”不是作为一种物质性存在的人,也不是他的精神或意识。换言之,“此在”既不是生理学和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也不是心理学和人类学意义上的人,“此在”只是人这种“在者”与他的“在”的本质关系,“此在”的“在”的意义就在这种关系中.它只有通过理解才能揭示出来。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的序言中表明自己的任务:“借用康德的话,我们是在探究:理解怎样得以可能?这是一个先于主体性的一切理解行为的问题,也是一个先于理解科学的方法论及其规范和规则的问题。我认为海德格尔对人类此在的时间性分析已经令人信服地表明:理解不属于主体的行为方式,而是此在本身的存在方式。本书中的‘解释学’概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它标志着此在的根本运动性,这种运动性构成此在的有限性和历史性,因而也包括此在的全部世界经验。”解释学容易给人一种误解:它是提供正确理解和解释的方法。伽达默尔认为,解释学的任务不是研究如何正确地把握文本意义的方法,而是研究理解本身的存在,研究理解何以能够发生,“诠释学的任务根本不是要发展一种理解的程序。而是要澄清理解得以发生的条件。”他尤其赞同海德格尔的观点:“此在”的理解是本体论的,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解释者与文本总是有时间和文化距离。古典解释学为了克服这种时间与文化距离,从而避免误解,因此主张理解就是回到文本,超越时间和文化障碍,进入到作者当时所在的客观世界,进入到作者所处的环境,以重获作者创作时的心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真正理解作者的本意。伽达默尔认为,这种做法实际上仍然是把解释学当成一种方法,而没有真正弄清解释学的本质,这两者之间的时间距离不但不必消除,而且还是理解得以发生的条件。时间不是一种由于其分开和远离而必须被克服的鸿沟,而是现在植根于其中的事件的根本基础。因此,时间距离并不是某种必须被克服的东西。这种看法其实是历史主义的幼稚假定,即我们必须置身于时代的精神中,我们应当以它的概念和观念,而不是以我们自己的概念和观念来进行思考,并从而能够确保历史的客观性。事实上。重要的问题在于把时间距离看成是理解的一种积极创造性的可能性。它是由习俗和传统的连续性所充满,正是由于这种连续性,一切流传物才向我们呈现自身。

古典解释学只注意到了作者是处在一定历史文化传统中,而没有注意到解释学者也是处在一定历史文化传统中。伽达默尔认为,那种要求解释学尽量摆脱自己的历史性而将自己完全置身于作者的历史处境的做法,完全是一种妄想。他认为,历史性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是理解的创造性基础,“一种真正的历史思维必须同时想到它自己的历史性。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就不是对象,而是自己与他者的统一体,或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实在以及历史理解的实在。”在他看来,历史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而是历史的实在和历史的意识的统一体,即解释者与被解释者的统一体,因此历史只是一种“效果历史”。

正是由于解释者必然受到历史处境的影响.解释者的“视域”总是受到了历史处境的限制。伽达默尔此处所谓的处境是指“解释学处境”.即解释者所涉及的一切前提,包括前见、前理解结构、解释者的预期等。文本的作者有自己的“视域”,解释者亦有自己的“视域”,解释就是两者“视域融合”的过程。正是由于解释者有自己的“视域”,所以他们总是带着自己的“偏见”去理解文本。古典解释学主张尽量抛弃偏见,但是伽达默尔认为,居于一定“处境”之中的解释者不可能抛弃偏见,也没有必要,因为偏见不是消极的东西,而是理解的基础,正是有了偏见,理解才有可能。

依照伽达默尔等人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生成的。不管是精英还是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都不能不受“历史处境”影响。历史的处境决定了大众的“视域”,从而决定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解释。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来看,大众的处境决定了大众化的规模与水平和程度等。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力不仅仅是如何解读或认识文本,更不是让大众回到“马克思”,在笔者看来,最重要的是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何以可能的现实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抽象转化为具体、生动,由少数人掌握到被大众熟悉和理解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就是理论掌握群众,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让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或者说,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使广大人民群众和当代青年,能够普遍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普遍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修养。

从我国的教育方针来看,高校是培养德才兼备、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的人才。为了保证高校培养出来的是社会主义事业而不是其他事业的接班人,我国的大学生都应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从大学生自身发展而言,他们未来要承担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责任,其思想道德素养决定着国家的性质与方向。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与方法的马克思主义毫无疑问能够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在许多层面和平台进行,其中高校是最重要的平台,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重要的“主战场”。这是因为:其一,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下,社会思潮易于向高校集散、社会问题易于向高校投射、社会热点易于向高校传导、社会矛盾易于向高校转移。此外,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但理想信念还不稳定,同时他们涉世未深,求新心理很强,所以容易受到种种社会思想的影响,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往往乘虚而入,与马克思主义争夺话语权并希望通过影响大学生而改变现实世界。其二,高校能够有效地实施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拥有较好的教学设施和师资等,具备系统地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良好条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即是一定阶级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向人们传播他们的思想观点,从而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意识形态的体现。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在广大青年中得以传播,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反过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就是“大众”接受马克思主义,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的过程,因而也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是党的宣传教育工作一部分。

从历史上看,高校也一直是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平台,其主要方式是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早在1949年10月8日,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颁发文件规定专科以上的学校都必须学习公共必修课,主要课程内容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等。1951年9月,教育部又作出规定,为了加强学生的世界观,“社会发展史”一课增加“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之后,虽然课程类型和名称不断发生改变,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性质没有变,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最主要的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方式。

正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大众化重要载体,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大众化状况,反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提高了人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孤立地进行,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方法和实践都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办法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被看成只是一个认识问题.所以工作重心就放在提高或改进“认识”的方式和手段上,也正因为这样,不少学者赞同列宁的主张,即认为在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很有必要用“灌输”的方式,并且论证“灌输”是任何理论宣传都必不可少的方式。但实际上,按照现代哲学解释学观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远不只是一个认识问题,而是一个生存论的问题。

大众和作为大众的特殊部分――青年大学生在接触马克思主义之前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受到历史文化传统影响。根据现代解释学的理论,他们是处于一定历史文化传统中的人,未接触马克思主义之前,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前见”,但这不是消极的。这种影响和“前见”正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大众和大学生都是从自己的“视域”出发去面对马克思主义,如果不顾大学生的“视域”,忽视他们的“前见”的合理性,那么要求他们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时尽量消除自己的存在,以便来走进所谓客观的马克思主义,这种想法显然是不现实的。由此可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考虑到接受者的历史文化处境,尊重他们的自主性。

无论是大众还是大学生,他们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而是一种理解和解释的关系。根据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解释学观点,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不是一个方法问题,而是一个现代哲学解释学的问题。“大众化”就是大众解释文本过程,大众是马克思主义的解释者,解释是大众的生存方式。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本已经与大众处在某种存在意义上的先行关系之中。就高校大学生而言,他们中绝大多数在现实生活中早已广泛地接触了各种形式的马克思主义“文本”,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文本不是仅仅限于纸质的东西,党的方针政策、红色遗址、红色的影视影像等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文本。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主义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因此,党的政策方针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外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文本.而这种文本与大众关系最为密切。

正是因为把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普及只看成一个认识问题,所以,我国虽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广大宣传工作者和教师也想方设法改进方法和提高效率.但是其效果却依然不尽如人意。其中原因异常复杂,但是最根本的的原因是影响大众和青年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大背景――社会民生状况还不尽如人意。所以就此而言.改善民生迫在眉睫。所谓改善民生,“就本质而言就是让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方面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是对作为社会主义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尊重”,然而,在当代中国,改善民生的作用与影响远不止此。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言,改善民生还关涉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问题,也涉及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是否信任等问题。民生改善的直接结果就是人们安居乐业,社会稳定有序,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接受和信仰的人逐渐增多。改善民生也改变了广大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政党、以至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感情。改善民生使大众的“处境”变好,同时改变了大众的“视域”。大众的处境和视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规模与水平。

高校与社会只有一墙之隔,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与外界接触和联系,因此,社会民生状况的改善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和评判,也将影响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从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在当代中国,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关键不在于使大学生如何正确地解读文本,在课堂让更多的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或者让大学生接受更多的马克思主义,也不在于宣传教育的形式如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关键因素不在学校之内,而在于学校之外.在于社会、国家大环境。因此改善民生状况,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基础,必将从根本上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当前中国,仍然有不少群众生计困难.处境艰难,这直接影响到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影响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任,这些状况成为了制约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瓶颈,这个大背景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举步维艰。所以,改善民生状况,使广大群众处境变好,必将拉近大众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距离,缩小大学生与马克思主义的距离,也将使广大青年学生更加认可、信仰马克思主义,从而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热点推荐

上一篇:自组织原理与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