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从油榨街到龙洞堡

从油榨街到龙洞堡

小编:

我从广西到贵阳已整整50年,那时的红领巾少年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的花甲之人。这期间,我不知多少次步行自油榨街经图云关到龙洞堡。其间人事景物的变化,叠印在脑际,一旦回忆即非常清晰地再现出来。

今昔油榨街

上世纪50年代末的油榨街,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烟尘的世界。下火车后即步行到油榨街,经图云关最后到达龙洞堡。广西乡下来的少年很惊奇,省会贵阳竞如此荒凉;更惊奇油榨街竟如此烟尘滚滚,过往汽车扬起阵阵尘土,汽车修配厂传出震耳的敲击,贵钢、冶炼厂烟囱排放出一股股的浓烟,觉得空气格外刺鼻难闻。妈妈告诉我,这就是煤烟气。而“油榨街”这个奇怪的名字,即使是比我早到贵阳四年的妈妈也无法告诉我为何叫这个街名。抗战时期就到贵阳的外婆告诉我,过去这里曾有榨油房。故得名。

油榨街地处贵阳市城乡结合部,是黔桂公路的经由处,公交车枢纽站。这里集中了几家大型的工厂企业,多年来,在制造污染方面,都是大户。贵钢、冶炼厂、红星拖拉机厂,它们的生产成品是金属、机械,副产品就是烟尘和废气。而“永”字号的工厂“永恒”、“永江”、“永跃”似乎要文明一些,但要说到污染,它们也是榜上有名。近年来,由于这些工厂相继转型,停产、搬迁,空气污染与粉尘得以大幅度降低。

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新兴产业的崛起,一些景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省军区汽修厂被中新装饰建材市场取代:红拖厂则成了房开商得意之作“经典时代”,酒店、商厦既为餐饮、住宿、娱乐提供了各种档次的需求,又刺激了贵阳的经济发展。“文革”中被戏谑为“枯巴”大楼(白色大楼,贵钢男单身宿舍)则改造成了“红星美凯龙”,是家电、家具、日用品、装饰建材大型综合零售批发市场:冶炼厂内拔地而起成群的住宅楼,贵钢宽阔的厂区被辟成贵阳最大的花鸟市场。原来的菜地、山腰荒草乱石之地现在邵是鳞次栉比的建筑。沉寂了多年的观音洞香火也旺了起来,善男信女们用信念和金钱,建起了大雄宝殿、千手观音堂。老远望去,煞是宏伟壮观。

消失的文物景观

永恒厂的大门前,上世纪60年代。还挺立着一座高大的石牌坊,“万里封侯”四个柳体阳文大字刚健雄强,彰显着贵州封侯第一人杨芳而赫赫战功。清道光八年(1828),率部在新疆平定张格尔叛国之乱的卓著功勋,被晋封为太子太傅,果勇侯,官至正一品。这座石牌坊,是我在贵阳最先看到的令人震撼又铭心刻骨的历史人文景观。被毁后毫无遗迹。但他的雄姿却永远印在我的脑海里。

经万里封侯牌坊走上不足一里路,便看见一座造型与当地民居风格迥异的房屋:黑砖青瓦、翘檐,双层瓦脊正中,塑一白灰葫芦造型;门楣上,白底黑字书着“两广义庄”。油榨街到图云关一带,民居多为土墙茅草房:窗户极小,屋面很陡。但冬暖夏凉:虽然室内光线昏暗,讲究的人家,窗户上带扇小板窗,常见的就只见撑着几根木条。去年八月十五日,我与妻子再次经过这一带时,茅草房已潜踪匿影。从山脚到山腰,拥挤着一栋栋外贴瓷砖的楼房,“两广义庄”早已拆除,我感到很惋惜。

“两广义庄”曾有一个比我年长的姑娘,双腿从膝盖处截断。她是贵阳通火车后成残疾的第一人。为了救妹妹,她跌倒在铁轨上,失去了双腿。人们同情她的不幸,佩服她的果敢和爱心。70年代后,我再也没见过她,似乎是和“两广义庄”同时消失了。

“两广义庄”往前,有座单拱石桥,横跨在山沟上。当地人都叫它“羽高桥”。而“图云桥”阳文三个字,那么清清楚楚地显现在桥拱的顶部。这是油榨街到龙洞堡的第一座石桥。

魅力无穷的图云关

现驻图云关的“三六八”医院,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抗战时期在图云关的两个特殊单位“中国红十字救护总队”和“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这两个单位,汇集了全国各地以及海内外华侨中著名的医学专家和学者,还有来自美国、波兰、苏联等国的援华医疗队。如今,绿树丛中的一座白色的“国际援华医疗队纪念碑”上镌刻着工作者的名字和国别:在纪念碑对面,则是“英国女医生高田宜之墓”。游人在观赏自然风光时,不会忘记向他们表达深深地敬意。

图云关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株参天古银杏。它比身后地势最高的中山公园的几株古柏树还要高出一倍,苍郁挺拔,雄视四周。它的绿荫下,是四块石刻,三块署名为“赵德昌”或“达庵”。四块石刻中间位置,横刻“四壁生光”四个大字。它们应该是图云关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了,其中一块石刻上署“同治三年”(1865年)。赵曾出任贵州提督,贵阳黔灵山、东山、照壁山、都有他的书法石刻,尤其是黔灵山的草书“虎”,极具艺术性和观赏性。尽管有人说赵的书法石刻,均由赵的幕僚孙竹雅代笔,但却丝毫不会影响人们对这些书法石刻的欣赏喜爱。

“文革”中,中山公园石碑坊被毁,牌坊后曾谨作的“总理遗像”石刻则保存完好。现在的“中山公园”系1992年重建,规模比旧时大。公园里原有的云程第一“雄关独占”、“固若天堑、”、“山间明月”诸石刻,均署“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由此推知,这也许就是原中山公园修建的时间。公同薛岳主持修建,这成为“文革”中被毁的理由。

图云关的森林公园,自1959年周总理视察游览后,闻名遐迩。而贵阳获得“林城”、“中国避暑之都”的美誉,都与她是环城林带上“浓浓的翠绿”至关重要。林木以杉、松、枫为主,橡、梓、梧桐、桦、杨、茶油、栗、杨梅等杂生其间,俯仰生姿,四季常青。

鱼梁河上的桥

鱼梁河是南明河的支流,经龙洞堡、龙里、贵定流人清水江。修建于清道光年间的龙洞桥(当地人称之为“老桥”),是由图云关过龙洞堡到永乐堡古驿道的必经之路。历二百年风雨,桥面两侧石栏,早就没了踪影;桥身上的丛丛灌木、藤蔓,印证着它悠久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初,时任省政法干校的党委书记伊彤,常在在此夜泳,吟出“石挺君砥柱,水柔我双娇”的诗句与贵阳市委伍谟书记的“旷野游人少,艳花被折枝”相应。

离老桥不远的下游,有座比它年轻了近百年的“见龙桥”。它是黔贵公路的经由处,是一座三孔大石桥,一米来高的大条石作护栏,显得稳重而有气势。桥两侧护栏正中,各嵌一块石碑(文革中均被毁),一方是“见龙桥”三个行书大字,遒劲雄浑,有大家之气。另一方是建桥碑记,由当时的贵州省政府主席毛光翔撰写。在提到桥的命名时写道:“余因忆杜子美诗云,‘日落青龙见水中’,遂以‘见龙’名之。”笔者曾两次探访距见龙桥仅一公里之遥的“见龙洞”,当地人称为“干龙洞”(和龙洞桥一样,都是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洞内石壁上有贵州提督郭子章题写的石刻,洞口光线明亮处“见龙洞”三个斗大颜体楷书清晰可见。毛避开“见龙洞”不说而引杜诗之意命名,有附会风雅之嫌,此是闲话。上世纪80年代中期竣工的“见龙桥”大桥,早被农贸市场相中,在上面建房搭棚,整天熙熙攘攘,污水横流,落得个面目全非。

于今,又修3座新桥,可并行四辆大车,并减缓了桥两端的坡度,在交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凭栏远眺上游,“油小线”高架桥已造成鱼梁河龙洞堡段奇特的景观:不足一公里的河面距离,横跨着四座桥,一座比一座雄伟,这在贵州,可能是绝无仅有的。人们可以从龙洞堡这四座桥,看到贵州公路交通发展的缩影,桥梁横跨深沟幽壑、凌空飞越的雄姿。

热点推荐

上一篇:向水电开发要生态环境(上)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最新依法治校自查自评报告总结(汇总5篇) 最新正规物业合同 企业贷款合同(优质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