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我的小学应用题教学观

我的小学应用题教学观

小编:

应用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更要强调其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我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力求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先从基础性着手――抓好简单应用题的教学

解简单应用题是解复合应用题的基础,简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可以归结为和、差、积、商四种。让学生打好解答这四种关系的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学会分析简单应用题里的数量关系,然后能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正确选择运算方法,并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

(一)初步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

关于四则运算的意义,要根据儿童不同年龄的认知特点分成不同的层次来教学。低年级要通过多媒体,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每种运算的含义。

(二)使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

这是解答应用题的一项基本功。即使是简单应用题也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绝不能因为应用题简单而忽视对数量关系的分析。分析清楚题目中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数量关系,才好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时最好通过操作、直观使学生弄清题目的数量关系。

(三)紧密联系运算的意义来选择运算方法

在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密切联系运算的意义,把对运算的意义的理解与应用直接联系起来,很容易确定运算方法。例如,当学生分析出要把两个数合并,就联想到用加法;分析出要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就联想到用减法。

二、重视普及性落实――教学解题的一般策略

会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并不是最终的教学目的,而是通过所学的有代表性的应用题达到使学生掌握解题的一般策略。关于解题的一般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条件和问题的收集

为了解一道题首先要弄清楚题目给了哪些已知条件,要求解决什么问题。识别或收集条件和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收集信息的过程,也是理解信息的过程。在低年级往往要求学生口述已知条件和问题,到高年级也可以教给学生用图(如线段图)或表解来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

(二)分析数量关系

无论解简单应用题或复合应用题,都要认真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已知条件之间,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才好确定解答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条件入手,通称综合法;另一种是从问话入手,通称分析法。综合法比较容易掌握,从问话入手稍难一些,但能使学生从整体出发,根据所解的问题提出所需的条件,从而较正确地确定中间问题。

(三)解答

这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最后阶段。如果说前面各阶段主要是思维的过程,那么这个阶段要产生思维的结果。当然这个阶段也是有思维过程的。例如解答每一步要选择哪两个已知数,进行哪种运算,如何使计算正确等,都要深思熟虑,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正确结果。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既重视思维的过程,也重视思维的结果,达到正确解答应用题的目的。

(四)检验与评价

对应用题的解答的检验与评价实质上是对信息的检验与评价。这一步教学不仅对提高应用题解答的正确率有帮助,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检验习惯,对信息的正确评价的能力。在培养检验习惯的同时,还要适当教以检验的方法。检验方法有多种,通常低年级只要教学生从审题到解答逐一检查。中、高年级有些题可以逐步教给学生用不同解法来检验。例如,原来应用题是用连减计算的,检验时可以把两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里减,去,看两次算得的结果是否相同。

(五)重视变式练习

练习在培养解答应用题能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练习要合理地组织,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特别是适当安排一些变式练习,对于克服简单的机械重复,提高解题效率,培养灵活的解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验表明,通过变式练习,很多学生能够排除应用题中非本质特征的干扰,正确地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和选择运算方法,求得正确的答案。应用题的变式练习从低年级起就要做一些安排。

三、体现发展性――改变叙述的顺序

例如,乘法应用题,第一个已知条件不仅有需做被乘数的,还要有需做乘数的。复合应用题,有些相邻的两个已知条件可以进行计算的,也要有些不可以进行计算的,使学生能在真正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地选配已知数进行计算。

(一)改变叙述的方式

例如,加法应用题,不宜每题的问题都出现“一共”,已知条件中也可以出“飞走”“跑掉”等词语,以防学生简单地根据个别词语错误地判断运算方法。在高年级教学分数应用题更要注意适当变化叙述方式。例如,“小华家养鸭24只,它的1/3相当于鹅的只数,小华家养鹅多少只?”这样可以防止学生死记“相当于”后面就是“单位1”,而加强分析数量关系。

(二)改变个别已知条件或问题

使其具有不同的或特殊的解法。例如,教学正比例之后出现这样的应用题,“果园里有梨树100棵,桃树与梨树的棵数比是4∶5,有桃树多少棵?”学生很容易用比例解答出来。如果把第二个已知条件改成“桃树的棵数比梨树少1/5,就要根据这个条件先求出两种树的比”才能用比例解答。

综上所述,培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就要适应学生的发展,应随“学情”的变化而变化。这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充分考虑课堂的主要h节,做到随时应变。

热点推荐

上一篇:初中地理课上的自然灾害教育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脱贫攻坚战心得体会精选 优秀实事求是心得体会报告范文(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