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新形势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施路径的思考

新形势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施路径的思考

小编:

[摘 要]我国全面建设及最终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大批各行业高端技能型人才,这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之一即在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应结合我国社会及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不断从理论教学的理念革新、内容选取和方法运用,以及构建丰富多元的实践教学体系两大方面进行更深入有效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000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张华(1981―),女,湖南株洲人,硕士,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形势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步入信息时代,高科技、新应用不断改变社会和人类自身。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的奋力前行,使得国家和社会对青年人也提出了更高、更多要求,即要求青年人能以良好的包括思想品质和专业技能在内的综合素养进入到社会生产的各个行业,以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也是在这一期间快速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建设的转变,为各行业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不过,高职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提升问题却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其中,部分学生在面对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潮流和社会转型期矛盾集中的国内社会时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上的不成熟、不自信是这一问题的突出体现。

而高职院校思政课正担负着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形成对社会发展和个人前途的正确认识和坚定信心,从而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进入工作岗位和社会生活。为此,许多高职院校不断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大胆务实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理念和改革的主要做法上有了一些思考和经验总结。笔者所在的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近几年也一直在探索基于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养的思政课教学改革,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尤其是以思政素养为核心目标,围绕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从创新思政课理论教学和构建丰富多元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两大领域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二、新形势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路径分析

(一)开创思政课理论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切实提高理论教学实效性

1.在教学理念上,要充分尊重高职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我探究教育功能。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肯定了主体间性理论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启发意义,认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具有独立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在高职思政课的理论教学中,尤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中首要的就是要把握学生对待思政课的学习特点。当前,大多数高职学生在思政课理论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认为思政课内容单调无趣、不切实际,不如专业课那么实在有用,因而懒得听、不愿想,这是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在价值取向上的学习心理;少数学生在肯定课程学习的价值意义后,认真听,仔细看,但继续深入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时则出现认识能力和思维方式上的短路或武断,要么放弃深入思考停留于表面了解,要么略加思考即形成片面或绝对的看法;还有学生对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却因为个性因素等不愿表达。总体而言,高职学生在对待思政课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心理上的特点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更加用心地去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理论接受习惯,尊重其学习主体地位,不断激发其主动学习的意识,鼓励其学习能力的提高。

我院思政课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两门核心思政课的理论教学中分别开设了“主题演讲”和“新闻讲评”的课堂教学活动。活动以1~6人为小组进行,学生自选主题和新闻事件,自行设计演讲或评论方式,教师课外予以监督和指导。每次上课前由一个小组进行展示,教师结合学生所讲话题引导更多学生参与讨论;同时,教师还要尽量将讨论话题与本次课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回归理论思考。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在充分交流的氛围中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对思政理论也进行了不自觉但有效的理解。当然,这一教学活动的关键之处就在于教师能够从复杂的事件现象和多元的思想观点中抽丝剥茧出相关的思政理论,并因势利导,让本次课的教学内容能水到渠成地呈现在学生思维中,使其获得生动形象的理解。另外,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涉及案例讨论和问题分析时,教师应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应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只有学生勤于思考、勇于表达,才会认识到自身潜藏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愿意参与到理论教学中来。

2.在教学内容上,要精心选取并确定课程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内容,结合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和社会发展的即时现象展开教学,切勿求全责备。

在高职院校两门核心思政课中,都存在着教学内容丰富庞杂,而教学学时相对有限的问题。如何在有限而珍贵的课堂理论教学中将最基本和核心的问题与学生交流探讨,使学生对社会现象能做出基本判断和认知,是影响到思政课理论教学实效的关键问题。确立哪些教学内容是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展开讨论、哪些问题可以由学生课后自学时,需要从课程服务于国家发展和个人成长,以及学生学习基础等方面考虑。

我院思政部每学期都通过期初集体备课和之后的定期教研活动讨论确定每门课程各章节的重点问题,搜集并甄选与这些重点问题相关的来自现实生活中的新鲜资料,并对重点问题本身和如何进行重点问题的教学设计展开教研讨论。例如,在“基础课”第六章“树立法治理念 维护法律权威”的教学过程中,确立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和正确理解法治思维方式这两个重点内容,并结合内蒙古呼格吉勒图案这一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较抽象的法理知识;又如,在“概论课”有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这一内容,我们确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路线两个重点问题,结合2015年春节前后大量国人赴日本购买马桶盖这一热点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并且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等教学内容。

热点推荐

上一篇:职教改革新形势下国企办高职教育的新探索与思考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写篆书的体会(热门23篇) 泰戈尔读书心得体会(汇总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