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试析《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思考

试析《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思考

小编:

"

论文摘要:《形势与政策》课能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使其成为懂政治、宽眼界、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当前的《形势与政策》的教学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离十八大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还相差甚远,所以,加快“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论文关键词:《形势与政策》 教学方法 改革 思考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能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使其成为懂政治、宽眼界、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当前的《形势与政策》的教学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离十八大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还相差甚远。所以,加快“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一、实施启发式教学,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传统的《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采用的多为讲授法。教师单向性的灌输,基本上没有师生的互动。面对抽象、空洞的理论,学生打瞌睡者有之,讲小话者有之,玩手机者有之,师生变成了两条无法交叉的平行线,没有共同的起点,更无法达到共同的终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一个能动的反映过程。如果学生没有主动思考,纯粹是被动的接受,那么这样的理论,即使背了一点,也无法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动,这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背道而驰的。启发式教学是教和学的有机统一,它能够建立师生互动交流平台,促进教学相长。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散性、创造性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思维的习惯,遇到问题能深思熟虑,成为有科学头脑、富有创新精神的人。而这样的人,才是人才,才是我们十八大强调的强国的人才。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实施。首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不了解学生,不懂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就无所谓启发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一定要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思想水平、生活状况和学习情况。对学生的了解,可以通过课堂和课外的两种方式,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情况,课外可以采取个别谈心,和辅导员、班团干部谈话的方式。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实际,备课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其次,要精讲。“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有百害而无一益,教师主要是导,通过导,引起学生的思考,通过有选择性的精讲,使学生对一些重点的知识理解得更深、更透,因而能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锻炼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最后,问题设计是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形式。通过问题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疑问和疑难的解决,开启学生的心门,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问题的设计要契合学生的实际,太浅,达不到启迪思维的目的,太深,学生无法回答,也不能达到锻炼思维的目的。

二、建立讨论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能力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不同,自然科学不带有阶级性,因而社会生活对其影响很小。而形势政策课则不同,很容易受到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现时代,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不同的思潮借助网络这个平台,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大学生,使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受到种种干扰,甚至会引起大学生的抵触情绪,种种情况,不一而足。这使我们必须要深深地反省,《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必须采取民主的形式,在师生的讨论中去解决大学生的矛盾和困惑,而不是简单的说教。所以,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建立讨论式教学模式,是不二的选择。

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对讨论式教学模式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实践。不少教师认为只要在教学中设计问题进行讨论就是讨论式教学了,把讨论法简单的混同于讨论式教学模式,可以想见,教学效果当然很不好。笔者认为,讨论式教学关键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明确讨论的目的,围绕目的,选择好讨论的主题和问题,这是讨论式教学的基础一步。只有目的明确,才能避免讨论课流于形式。讨论的主题应该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既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又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通过问题的讨论,既能够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又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理论认识水平。二是要组织讨论和发言。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小组的人数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人数太多,则不利于每个组员都有充分发言的机会,人数太少,又达不到讨论的效果。三是要对讨论进行有效的控制。首先是时间的控制,要控制组内讨论的时间,要规定个人发言和辩论时间的上下限。其次是观点的控制。既要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又要对讨论中出现的过激言论、偏激甚至错误观点进行引导和纠正,做到有理有利有节,而不能让讨论变成“放野火”,偏离教育教学的轨道。四是做好总结评价。评价要坚持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和方法,通过评价,既能使学生驱散模糊认识的迷雾、走出误区,又能使学生加深对重要理论观点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学生的视域。

三、开创研究性学习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理论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性问题或课题,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搜集资料和相关理论观点,运用分析研究、综合比较、归纳演绎等理性逻辑方法和非理性方法,从研究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锻炼思维能力,获得全面进步发展的教与学的模式。目前,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教学把握不准,甚至将其与讨论式教学混为一谈。在教学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学生由教师牵着鼻子走,这样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起点是问题的提出,终点是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遵循认识规律的辩证过程,而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消极认识过程。通过这么一个过程,师生自由发表意见、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在发现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进而达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学,这是一个可操作性很强很有实际意义的课题。首先,要精心筛选内容。教师应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整合,给予学生以方法的指导。学生要广泛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和取舍,确定自己要研究和学习的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研究合作伙伴。其次,深入研究,撰写研究论文报告。如何选定课题,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帮助和指导,课题的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要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研究成果要有实效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研究的激情和热情。再次,要进行质疑研讨、分组答辩。研究成果是组内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光有组内的交流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激起思维的碰撞,摩擦出思想的火花,使学生的情感和认识得到升华。最后,专家和教师总结评价。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及时地引导学生,要对学生的研究过程进行行之有效的监控,随时准备给予鼓励、帮助和支持,使学生能够掌握方法,学会研究,并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当然,《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改革是一个很丰富的领域,有丰富的内涵,以上笔者只从三个方面来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和体会,衷心地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人才强国的战略,我想,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形势与政策》课,在这股东风的催发下,一定能够不断地革新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中国当代劳动问题的启示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基层干部执法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7篇) 2023年正能量励志语句短句 正能量的话励志的语句3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