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试析增强高职“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试析增强高职“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小编:

"

论文摘要:面对理论教育的困境,结合高职院校的特色,积极探索增强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实效性的途径和办法,提高“两课”教学质量,更好地为高职教育服务。

论文关键词:“两课”教学;实效性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不能完全脱离社会其他制度,尤其是主导制度的影响的,它必然受制于社会主导制度。现代社会,经济活动及其要求逐步渗入各种社会制度,成为支配性因素,教育也不例外。教育越来越成为市场经济的附庸甚至其一部分,是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发展经济成了社会至高无上的目标后,教育必须服从这个目标,否则它将难以为继。教育制度越来越靠拢市场制度,教育目标越来越以市场需求为转移,是现代性必然的结果。主持教育的人很少会公开放弃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但往往只是将它作为一个不得不保存的理想束之高阁,而实际的举措却是以市场需求为归依,具体体现在:绝大多数高校达成了一个共识---毕业生的就业就是学校生存的根本。这一理念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高职院校不仅不能幸免,反而更甚。于是,高职院校出现了既然“两课”教学与学校培养目标联系不大,“两课”教学应当取消的思潮。如何重塑“两课”教学在高职教育的主体地位?增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是根本途径。

一、影响高职“两课”教学实效性的消极因素

(一)教材缺乏针对性。目前缺乏针对高职院校“两课”特点编写的教材,高职院校多半采用的是普通高校校使用的“两课”教材。而近些年普通高校“两课”教材改革以后,将政策理论课程、道德法律课程教材各合并为一本书,本来就抽象、空洞的教材更僵化、晦涩了。大部分工科背景的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差,又由于一些高职院校停止开设通识课程,因而对理论内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再加上没有针对性,使学生对“两课”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厌烦情绪甚至逆反心理。

(二)课时量无法保证。高职教育中,承担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所需要的时间之长之多,在总体教学时间有限的前提下,和必须占用一定课时的“两课”发生了冲突,高职院校本着一切为技术培养让步的思想,大量缩减“两课”课时。课时少而内容多的矛盾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导致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采取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方式。

(三)教学设施缺乏。一方面,大部分高职院校脱胎于中专学校,由于起步晚,国家投资少,教学配套设施缺乏;另外一方面,学校管理层不重视“两课”的实践教学,没有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经费保证,不用说专门创建相对稳定的“两课”教学实践基地,连“两课”教师可以使用的多媒体教室都少之又少,结果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上到底,没有影像、音响资料的辅助运用,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教师质素参差不齐。近些年伴高职院校招生规模逐步扩大,而高职院校的“两课”教师相对于近两年来大幅增长的在校生来说远远不够,为了填补空缺,大量吸收了外聘教师。外聘教师不拿基本工资,只按照课时计酬。这一办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问题,又没有使学校背负太重的经济压力,可谓两全。但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外聘教师由于不受学校约束,学校的长远发展对个人没有影响,往往责任心不强,课堂教学蒙混过关,降低了“两课”教学的质量。

以上是影响高职院校“两课”教学的客观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如:社会各界长期存在着对理论教育的偏见,加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创,出现了对共产主义信念和马克思主义的许多疑虑,产生了“共产主义太渺茫,马克思主义过时”的言论。今天受教育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处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阶段,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高科技、广信息、大文化的时代背景,社会价值观的深刻变化,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心理、行为和思想的形成,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果,如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在一些青年学生上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影响他们对“两课”的兴趣。“不谈空的,讲究实的”,重实惠讲实用,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课轻政治课。这些都对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实效性有很大的消极影响。

二、增强高职“两课”教学实效性的积极措施

(一)坚持高职“两课”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的地位、作用和方向性原则不动摇。

坚决抵制高职院校内对“两课”教学的偏见,如认为“两课”应当压缩、取消的消极想法和论调。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指导,进一步明确“两课”目标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主体地位。

(二)明确高职院校“两课”教学目标定位。课程目标规定了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了课程建设的“纲”和“领”,是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指南,也是检查和评估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毛泽东思想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他们是一个科学的方法论体系,这一理论的形成以及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就深刻昭示了一种方法。开设“两课”的最终目标和真正意义,是教育学生掌握和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本本主义。因此,邓小平同志就曾经明确地指出,学习马列不在于多少,而是“要精,要管用”,突出“两课”中的方法论优势,明确其“方法课”的定位。

(三)改革高职院校“两课”的教学内容。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等技术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它不同于技能型的职高教育,也有别于学科型、研究型的普通高校教育。首先作为高等教育,要压缩那些超越高职学生思想接受能力的部分“两课”抽象理论阐述内容,剔除那些已经过时或对现代化发展相悖的“两课”内容。加强教学的现实针对性、时代敏感性,关注当代社会实践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并结合各学科前沿理论所讨论的焦点疑点和难点问题,形成有一定深度的“点面结合,以点为主”的专题化教学内容,把学生的视线引导到事关国计民生和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上来,使我们的“两课”教学具有深沉的社会责任意识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其次,高职院校“两课”的教学内容必须紧密结合高职院校的“职业性”和“应用性”特点,使之进一步贴近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未来的工作需要,以增强职业意识、专业意识、技术道德意识为主要任务,把社会的共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与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纪律教育结合起来,将责任、诚信、团队精神融入学生的血液。

(四)提高高职院校“两课”教师质素。“两课”教师作为“两课”的教育者,在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两课”教师应当加强自身学习,尽可能扩大知识面,不仅仅是政治理论的学习,还要对专业教育有所了解,能够结合专业教学特点实施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应对学生的就业困惑问题,指导学生从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来考虑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帮助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自己、了解社会,引导学生依据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进行调整,使学生内心真正具有要求上进、渴求知识和接受教育的主观愿望。改革教学方法,尤其要注重精神面貌,“两课”教学更需要教师激情飞扬,要突破长期以来的传统印象,声情并茂、旁征博引才能赢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五)加大学校管理层对“两课”教学的关注力度。学校管理层应当建立有别于专业教师的业绩考核标准,减少其科研要求,侧重于“两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估和课外辅导评估。如:学校管理层组织“两课”部和学工部门相协作,按照各个系的实际需求,配备“两课”教师,参与学生课外的辅导工作,切实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动向,并将相应的信息反馈到课堂进行引导,教师的课外辅导由相关系部、学生的意见作为参考系数加以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即能真正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又能激励教师队伍来满足需求。从而克服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讲牺牲奉献对教师激励程度不够的现状;鼓励“两课”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如:“两课”教师还应持有心理咨询师、职业策划师等资格证书;尽可能地整合学校资源,提供给“两课”教学更多的教学工具。如:晚上上课,这样就可以避免与白天的专业授课在教学资源运用上相冲突;应当针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课时量大,冲击“两课”教学的实际问题,灵活机动地调整高职院校一年内完成“两课”的教学计划,根据各专业的实习时间合理调配,减少单位时间“两课”教学的课时量,拉长“两课”教学的完成时间。这样既适应了实践教学的需要,也不会影响“两课”教学的正常进行;适当控制“两课”外聘教师的人数,选择具有长期的教学工作经历和丰富的教学工作经验的高职称、高学历教师作外聘老师,加强对其教学工作的督导和检查;组织教师走出去或请进来,一方面除了兄弟院校的相互交流以外,还要到社会中去,积累实践经验,弥补高校教师与现实社会相脱离的缺憾,了解不同企业对各专业学生具体的职业要求,使我们的“两课”教学更有效地为学生服务。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试析项目法在高职PLC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大学生如何成长为新时代的好青年论文题目有哪些 最新困难妇女工作总结(案例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