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课题引入的多样性选择

课题引入的多样性选择

小编: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课必然有一个好的开头,一个好的开头往往能够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教学中,就课堂的导入有以下几点做法。

设问激趣引入

在上课伊始,老师可以针对本课内容先预设一个有趣的问题抛给学生,这样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教授空气的力量这一节课时,笔者在透明的玻璃碗边缘轻磕一鸡蛋,问鸡蛋被打破是什么原因?学生立刻回答:“因为碗的边缘受力面积小压强大造成的。”接着笔者拿出一个空矿泉水瓶,轻轻挤压瓶子,将瓶口对准蛋黄的上面,结果蛋黄自己就跑进瓶子,学生正纳闷激动时,笔者提出问题:“蛋清蛋黄怎么就分家了呢?”这个有趣的设问,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以主动、轻松的心态投入到探求新知的课堂上来。

引入师生对话

对于有些新知识,学生平时接触很多却又一知半解,可以采用师生对话的方式来开头。比如教学“压强”这一章开始,可以用这种方式引入:

师:同学们,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生: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师:对,那么我们学过的力有哪些?

生:重力,摩擦力,拉力,压力……

师:对,那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压强表示,以后我们就可以用“压强”这两个字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用这种方式开头,学生一下就明白压强到底是什么。这样开始一章新知识学习,孩子不觉得陌生,不觉得深奥,从心里上接受了一个新的物理量。用这种方式开头比死板介绍定义更可行,使学生不觉得枯燥乏味,容易理解。

提问激疑引入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孔子的话揭示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学要有思,思源于疑,无思则不能解疑。例如,在浮力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用学生熟悉的例子来激疑:为什么铁块会沉入水底而木块却浮在水面上呢?万吨巨轮也是用钢铁制成的,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呢?接着笔者先让学生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将一木块和铁块分别浸入水中,木块漂浮水中,铁块沉入水底;又将一石腊浸入水和酒精混合液中,石蜡悬浮混合液中。这三种情景摆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迅速进入课题,深入思考。

实践体验引入

实践操作符合学生好动的个性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很快把心收回来,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尽量让他们在“动中想,想中学”,亲身经历各种实践探索活动。例如,教学“光的折射”时,可组织学习小组进行以下实践操作:每个组取小桶一只,加入适量的水,把数条“小鱼”通过10厘米左右的细线绑在小石块上,浸入水中,使“鱼”浸入水中较深的位置(等待片刻)。各小组挑选一名代表,用细铁丝当鱼叉,进行刺鱼活动,要求动作迅速,而且只准刺一次,有的刺着了,有的却没有成功。 老师提出疑问:是不是没有对准?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你们“刺鱼”不成功呢?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老师揭示课题:这与光的折射有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光在发生折射时要遵循的规律。 这种开头的方式能让学生有亲身体验,动手动脑,记忆深刻,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设置悬念引入

根据中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特点,笔者常在上课之前讲述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小故事,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饱满的激情描绘一个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在教学“熔化和凝固”一课时,给学生讲述“包裹的故事”:“生活在炎热赤道森林里的鹦鹉,从来没有见过自然里的冰。一天,它在电视里看到严寒的南极到处是晶莹剔透的冰,很想开开眼界。于是,它就给企鹅打了个电话,希望企鹅能寄一块冰给它。企鹅接到电话,满口答应下来。企鹅选了一块洁白晶莹的冰块,盛在塑料袋内,把袋口封得严严实实的,然后装入包裹寄给住在遥远赤道的鹦鹉。盼望已久的鹦鹉接到包裹,喜出望外,立刻打开一看,大失所望,原来塑料袋内盛的是一袋水……鹦鹉心里很不高兴,就打电话把这件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企鹅。企鹅觉得很奇怪,明明寄的是冰怎么变成了水?于是请求鹦鹉把包裹退还给它。鹦鹉原封不动地把包裹退往那陌生而神秘的南极。企鹅收到包裹,打开一看,仍旧是一块冰。它百思不得其解。谁能向企鹅解释?”

这种方式导入,既能抓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又能激发思考。听完故事之后,学生会急于了解本节的学习内容,比无数次的强调注意轻松多了。

巧设游戏引入

英国教育家米卓德・斯蒂文斯指出:“玩耍和娱乐是学生开发智力的第一有效方法。”孩子的天性就喜欢游戏。在游戏中学,在玩中学,将游戏灵活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利用游戏无意注意的特性,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化难为易并减轻学生负担,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

比如,笔者在教学“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一课时,让学生玩模拟到商店买电线的游戏。具体设置如下:老师扮演售货员,请一名学生扮顾客。将各种型号的铜线、铝线、银线挂在一块小黑板上(我特地在最边上挂了一束铁线)。

师:请问你想买什么?

生:我想买电线。

师:你想买哪一种?

生:请你介绍一下,你这里有什么型号的电线?

师:从线皮的颜色分,有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等;从线芯的材料分,有铜线、铝线、银线;它们都有粗有细,价格也不一样,较贵的是银线,较便宜的是铝线。还有这种(指着铁线)铁线是最便宜的,它也能导电。你需要哪一种?

生:我不知道该买哪一种。

师:我们该怎样帮助他呢?

生1:老师,您是学物理的,您说买哪一种就买哪一种,我们听您的。

生2:我们来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 生3:我们得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一下,因为物理实验是检验物理理论是否正确得最终标准。

师:我们应该采用丙的意见。

这种开头的方式,学生很感兴趣,而且也会用心地去想、去做,将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温故知新引入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在学习新知时很重要,同样也可以应用到新课导入中。教学“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时,教师可先组织学生复习串、并联电路及其应用。创设复习情景:打开事先准备好的两串彩灯(一串并联、一串串联)。

师:这儿有一串小彩灯和一串大彩灯,你们在哪儿见过?

生:在大街上、商场里……

师:这两串彩灯是串联还是并联?用你们前面学过的知识说一下判断的方法。谁愿意动手试一试?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除了前面学过的串联、并联的一些知识外,同学们还想知道关于串联、并联电路的哪些新的知识?

通过这样导入,新课就显得非常自然了。学生在导入中学习了新知识,动手做完实验。

应用多媒体引入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与使用,让物理现象中声、色、形、动、静的交替变化,以及物理学中的其他现象,通过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频材料得以完美展现,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也可以很好地应用到课堂导入。比如,笔者在教学“做功快慢”一节时,采用多媒体创设一种挖土机和工人挖土比赛的动画情景,渗透控制变量法将其转化变成学生熟悉的劳动比赛快慢的问题。导入新课激起了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教师在上课时,还可以利用动画,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笔者在讲解大气压强这一节时,先播放马德堡半球实验动画片段,当学生看到马夫将鞭子高高扬起,甩得啪啪作响,马鸣啸啸,尘土飞扬,最后砰的一声球裂为两半,八匹马各带半块小球一下子冲出几百米远这个情景,直观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了大气压的存在,从感性上认识到大气压的真切存在,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

巧妙运用微课导入

在网络时代,实施微课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针对一节课的导入进行设计制作,课前几分钟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例如,笔者在上“杠杆”这一节课时,利用电视剧《神话》片段自制微课:项羽徒手举鼎和易小川利用杠杆举鼎的生动比赛场面,让学生屏住呼吸认真观看,简短的三分钟时间,学生已经对杠杆的作用产生了兴趣,于是开始杠杆的教学,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转移到课堂上,孩子们就会很快乐地积极参与讨论有关杠杆的相关问题了。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导入的形式、方法多种多样,除了以上介绍的,还可以由生活中的错误经验导入,由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导入,用唱歌、谜语、练习等激趣导入。只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因地制宜,精心设计,不断实践、总结、反思,就能让每一堂课都有一个亮丽的开场,为每一节课的成功教学做好铺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热点推荐

上一篇: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漫谈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精选幼儿园防控会议记录汇总(4篇) 伤病退役申请书范文(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