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专版

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专版

小编:

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对学生进行“立形、立心、立人”的“三立”教育,塑造礼仪形象,培育阳光心态,熏陶博爱人格。学校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开设经典诵读课程,举办古诗文背诵大赛,为学生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滋养。这是学生社团进行的 “山水国学诗意行”传统文化考察系列活动,目的地是位于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以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山―庐山。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之中蕴含着大仁大智,要真正理解古人的智慧,感悟古人的情怀,就不能只拘泥于书本,必须把目光投向大自然。那些名山大川就像一本大书,记录了国学发展的历程,形象化地为我们呈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可观、可触、可读、可感。从每一次的考察行程中,我们都能够收获不一样的精彩,受到心性的洗涤,人格的陶冶。

―14空服

(4)朱泽颖

考察白鹿洞书院,使我对古人读书做学问的态度、方法有了一些直观的了解。白鹿洞书院坐落于青山绿树环抱中,一条山溪穿流而过。书院的教育思想涵盖了古代人文的各方面,四书五经、经史子集,无所不包,堪称国学的荟萃之地。如果用书院山长朱熹的诗句加以描绘,倒是颇有几分神似:“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恰好点出了白鹿洞书院的人文与自然紧密结合的精髓所在。这个“源头活水”,就存在于大自然之中,存在于人心与自然的融通之中,存在于“天人合一”的哲理之中。

―13空乘

(1)惠佳琪

白鹿洞书院考察之旅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书院所处的环境,真可谓山林环抱、清静幽雅,是一处人工建筑与自然山水完美结合、浑然一体的杰作。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你的心不静下来都不行,而“静心”不正是读好书最重要的前提吗?你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教育思想之高明。我们的考察名曰“山水国学诗意行”,对白鹿洞书院来说也是名副其实。欧阳修在《醉翁亭记》里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我想白鹿洞书院主人一定也有着同样的志趣和价值取向―学子之读不惟书,在乎山水之间也。

―13空乘

(1)封芸莲

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箴言,不光要多读书,多多益善,还要多行路,“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而且不能把读书和“行路”截然分开,当做两件不相干的事来对待。我的理解是,读书就是坐着行路,行路就是走着读书,两者达到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增进知识智慧,提升精神气质。我校的人文教育思想也体现了这样的目标。

在这里,我想引用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的一段话来谈自己的感悟:“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从文中可以看到,王安石他们游褒禅山是举着火把进山洞的,由于山洞很深,火把不够用而只好退出,未能穷尽山洞的奥妙,王安石也因此而懊悔自责,并总结出了研究学问的真谛。“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反观我们今天的旅行条件是古代无法比拟的,但我们从一次次的旅行中收获了多少?与古人善于向大自然学习、汲取精神养分的做法相比,今天的人们难道不应该感到惭愧吗?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老实说,当我一眼看到庐山瀑布,颇有些失望―如此著名的庐山瀑布,此时瀑流规模比我想象中要小得多,用北方话说简直有点“磕碜”。我猜想李白当年看到的庐山瀑布,一定不是今天这个样子的吧,毕竟过了一千多年,早已是今非昔比。我进而想到,究竟是庐山瀑布成就了李白的诗作,还是李白的诗作成就了庐山瀑布?或许两者相得益彰?这其中不也恰恰揭示了我们国学和自然山水之间浑然天成的关系吗?

―13空乘

(1)钱聆音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东坡的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看事物不能只限于局部,而要作整体的观察。如果换个角度看,也可以说“要识庐山真面目,必须置身此山中”。因为不置身其中,你就不可能对事物有具体深入的了解,只能看到表面现象,就谈不上真正认识事物。就像这次考察,我们上了庐山,才得以窥见庐山的部分,要真正识得“庐山面目”,还有待以后进一步的深入了解。

仙人洞是庐山最引人的景点,它的出名不在于山洞本身,而是因为毛主席的一首诗“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度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仙人洞其实不大也不深,四周虽有苍松环绕,看上去却并无神奇之处。毛主席的诗所抒写的与其说是仙人洞这处自然景观,不如说是诗人自己的情怀。正是因为诗人有着非同一般的经历,对事物有着深切的认识理解、超乎常人的洞察力,才能写出如此经典的诗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这不正是人生境界的高度概括和表达吗?

―14艺术班 葛天添

秀峰记

庐山秀峰,因李白的诗而闻名。我们的考察之行也以秀峰为第一站。

缆车离开地面,向着峰上徐徐而去,清风拂过栏杆,远眺窗外,但见庐山的苍松翠柏笼在一阵云烟氤氲之中。恰好一阵清风吹过,自觉为清风一托,竟生出一股腾云驾雾、冯虚御风,飘飘然几欲登仙之感。

不多时,便见前方有一站台,以为便已到站,岂知竟只是一个中站而已,缆车穿过中站,径向山上而去。 终于得到山上,一行人走出站台,顺山间小路而行,便到了银河桥,这“银河”二字,便是取自大诗人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名句。这是一座别致的廊桥,朱红廊柱,青黑瓦顶,前后有翠竹环绕。桥下溪水开出一串串白花,叮叮咚咚的声音极是悦耳。

过银河桥不远,有一小道,其尽头便是庐山瀑布的发源之处了。

山涧的溪水从山峰上奔流而下,接着便从这里的山崖跌宕而下,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庐山瀑布。在这瀑布源头停留片刻,便寻原路折回,下山。

缆车徐徐而下,便与上山时一般无异,这不禁引得我突发奇想。缆车这般缓缓轮转,直似永无止境,而天地之间,又何尝不是永远变化不止的呢?

想到此处,忽而抬头,只见对面的万丈山崖上一道长长的白练垂落下来。其时正值枯水之季,然而这雪白的长练从高耸入云的山崖顶端垂直而下,一直落到郁郁葱葱的幽深峡谷,却是涛涛然而无穷无尽,真令人难以想象其水盛之时的情景,大概也只能以“疑是银河落九天”加以形容了。

望着山壁上那道纤细的白练,想到它就是这样奔流不息地,从唐朝李白的吟咏之中,一直流泻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一千多年过去了,唐朝的云雾飘来,宋代的山岚游去,千千万万的人,千千万万的事,也如过眼云烟一般消散而去,而这宛如银河一般的丝线,却仍是如同千年之前一般,飞腾跌宕。时光在这里是静止的,我与李白隔着一千年,这一千年的岁月是如此的遥远,却又近在咫尺。

不禁想起了苏轼的一句话:“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不就是这一幕的真实写照吗?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茫茫天地间,飞瀑奔流不息,洒脱不羁,我行我素。

没有了外在的束缚,心灵便轻盈晃动起来。它们终于可以听从心灵的导引,自由地抒发内心奔放的情感,唱出响彻天地间的浩歌。

然而,缆车的车身一震,便将我的思绪自九霄之上拉了回来。却是到了中站,下车观景。中站有一李白像,只见他身披长衫,腰悬宝剑,目光之中隐隐透出一股潇洒飘逸之气。方欲细细一观,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看完李白像,便乘缆车下山,乘车离去。其时天色已晚,日已偏西,车子便向牯牛岭而去。

待得上岭,寻得旅馆住下,已然黄昏,伏在窗前望夕阳西下,却也别有一番韵味。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我的眼睛,便就这样望着天空暗去,暗去……

热点推荐

上一篇:白细胞减少的病人能服用抗生素吗?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写生的活动内容 户外写生活动方案(通用5篇) 最新环卫工人的敬业精神感悟十六篇(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