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英国殖民统治对缅甸伦理思想的影响探讨

英国殖民统治对缅甸伦理思想的影响探讨

小编:胡栋梁

伦理思想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 缅甸的传统伦理思想的积极作用

缅甸的伦理思想建立在佛教的基础之上。缅甸是个古老的佛教国家,佛教在缅甸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现在缅甸的大部分专家学者都认为,缅甸的佛教是公元前 3 世纪传入到缅甸这块土地上的。佛教在公元前 3 世纪就不断地被传播和影响到缅甸人民的生活和传统文化中,因此,在缅甸人民心目中逐渐形成了带有浓厚韵味的佛教伦理思想和强烈的宗教理论观念。

在佛教文化中,他们相信因果业报,认为人做了善事就会得到好的回报,如果人们做了坏事,则会得到应有的惩罚和报应。小乘佛教文化中认为人生是苦难的,要想摆脱苦难就应该多布施和多积功德。他们很关心来世,希望多做善事积德,为自己解脱苦难,盼望能有美好的来世。佛教伦理思想中也很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希望能够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但是,佛教在当时已深入人心,缅甸人民对英国殖民者进行顽强的抵抗,缅甸人民还掀起了对外来文化的斗争浪潮。缅甸人民为了维护缅甸的传统文化,为了振兴佛教,为了反对殖民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缅甸僧侣团体组织也相继成立。例如,1906 年,缅甸成立了佛教青年会;1920 年又成立了缅甸佛教团体总会。缅甸佛教团体总会象征着各种进步思想汇集在了一起。缅甸人民深爱着自己的祖国,他们强烈希望能获得民族的独立,维护缅甸的传统文化,能够继续维护传统的佛教伦理思想。

缅甸的传统伦理思想在这一时期,唤起了广大缅甸爱国民众的热情,他们热爱缅甸文化,热爱自己的民族和国家,他们渴望独立。因此,缅甸传统的伦理思想号召人们积极投身到反殖民的爱国运动中来。

二 缅甸的传统伦理思想文化受到蚕食

近代英国入侵缅甸后,1824 年,英国发动第一次侵缅战争;1852 年,英国发动了第二次侵缅战争;1885 年,第三次英缅战争爆发。英国一步步地吞并了缅甸。1885 年,缅甸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受英国统治。三次英缅战争后,缅甸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由于英国殖民者对缅甸的殖民统治,英国殖民者大力宣扬西方文化,使得缅甸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压制。缅甸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使缅甸的一些受奴化教育的青年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发生了变化。他们中的一些缅甸青年个人主义盛行,他们崇拜西方,讲求爱慕虚荣;他们追求金钱,追求物质享受,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民族的败类。

其中一些反映民族败类的思想,在缅甸文学作品中也有所反映。如缅甸著名的小说家吴腊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所创作的《瑞卑梭》,这部小说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小说中刻画了 20 世纪初期被送往英国学习的一些缅甸青年,因在外国留学几年就看不起自己的民族,鄙视自己的民族文化,他们崇洋媚外、风流倜傥和吃喝玩乐,希望回国后能出人头地。小说尖锐地讽刺了奴化教育和受西方文化思想侵蚀的当时缅甸社会的一部分受毒害青年的思想。

此外,缅甸文学家德钦哥都迈,他也是讽刺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创作有小说、四言长诗和文章等。他于 1911年在《太阳报》社工作不久,就开始使用密司脱貌迈作为自己的笔名。密司脱是英语mister的直译,就连他的笔名也带有一定的讽刺意义。缅甸的男子在命名时,比如年轻小伙青年时叫貌林,中年时叫哥林,步入老年以后叫吴林。虽然仅仅是一个名字,却反映了当时英国的殖民统治下,特别是受过外国文化教育的一些上层缅甸知识分子,他们盲目崇尚西方文明,摒弃自己的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他的小说《卖玫瑰茄菜人貌迈》中的小商人是小说的主人公密司脱貌迈,后来他将这个名字作为自己的笔名。他的作品《狗注》尖刻地讽刺了一些贪图私利的民族败类走狗。他们不顾自己国家的民族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像疯狗一样疯狂争食和撕咬不休。作者将这些民族败类刻画得淋漓尽致,讽刺了他们贪婪和丑恶的嘴脸,也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气息。

而登佩敏在话剧《吴苏去英国》中则刻画了吴苏出卖自己的民族利益、宁愿做亡国奴的丑恶嘴脸形象,描画了一个乐意为英国殖民主义者效劳的走狗形象。

三 西方进步的伦理思想传入的影响

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如西方的平等、自由、民主和科学等思想也传播和影响到缅甸人民。他们开始用新的观念和眼光去探索缅甸国家和自己民族的命运和前途。西方的伦理思想和生活方式也渐渐渗透到缅甸文化中来。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谈官方打造的苏联典型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领导讲话稿之集体约谈讲话稿锦集(模板16篇) 最新化学心得体会500字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