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基于研究性学习理念的ESP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研究性学习理念的ESP教学模式探索

小编:

[摘要]通过对研究性学习和ESP的特点分析,发现研究性学习理念对ESP课程的教学有较好的借鉴和应用价值。本文基于研究性学习理念尝试构建ESP教学模式,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对ESP研究性教学模式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ESP;教学模式

ESP(专门用途英语)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ESP又可分为EAP(学术用途英语)和EOP(行业用途英语)。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ESP课程,但形成一定规模和较全面系统的ESP课程并不多见。2015年3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对大学英语的课程结构提出了总的框架:即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大类课程。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即将发布,对ESP的研究和教学实践必将引起众多学者的不断关注。目前,对ESP的研究主要从大纲制定、课程设计、教材选编和评价角度展开,也有从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等角度关注。

2012年3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创新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研究性学习也称探究式学习,强调学习的探究性、实践性和合作性。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完全符合教育部的指导方针,也符合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理念。

近来,不少学者对研究性学习和教学的不同层面进行了相关研究,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传统大学英语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研究性学习框架的构建”。然而,有关ESP“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并不多。因此,本研究基于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并结合ESP课程的特点,探索ESP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模式,使ESP教学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创建符合ESP课程特点的研究性教学模式。

一、研究性学习与ESP

(一)ESP

ESP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英语教学中的一种Ap-proaeh,即ESP是一种教学途径、一种教学方针或教学理念。ESP的基本教学原则有以下几点:

1.“真实性”原则。真实性是ESP教学的灵魂。ESP的是真实性,不仅体现在与专业内容相关的真实阅读材料和实验报告等,还体现在语言技能与学习策略的培养上。因此,“真实的语篇”和“真实的学习任务”才能体现ESP教学的特色。学习语料和学习任务的真实性也是ESP教学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3.“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ESP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即教学大纲和教材都是建立在学生将来工作需求基础之上。ESP教学过程不只关注语言运用,更关注语言学习。真正有效和可行的ESP教学途径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语言学习过程的基础上。ESP强调语言学习,实质上就是重视“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能使学生理解和产出规范语言的学习策略和教学方法等教学活动。

(二)研究性学习

根据Kranshen输入假设理论,许多课堂学习者的失败都是因为缺乏可理解性的输入或输出。可理解性输入有助于语言习得,而课堂互动环境有利于学习者在接近于母语的环境中“自然而然的习得”语言。无论是可理解性输入还是课堂互动环境,都和ESP所强调的“真实性”原则以及“需求分析”原则相一致。“可理解性”要求语料的真实,同时语料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建立课堂互动环境,采用真实的学习任务,可以较好地满足学生的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建构主义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和探索,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这和ESP注重语言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不谋而合。

因此,研究性学习原则也正是ESP教学的重要原则。ESP教学任务的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在专业和学术领域内的语言应用技能。这就要求ESP教学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探究和使用语言的机会。通过大量的讨论性、探索性、发现式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学术阅读和互动式学习,体验真实的交际任务;通过项目作业,学生确定研究问题,搜集、分析和研究信息,提高学习和实践能力。

二、基于研究性学习理念的ESP教学模式

基于研究性学习理论,研究者对本校2012级由研究者任教的EAP阅读课程两个班级进行了研究性教学的尝试。教学模式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及专业英语水平,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学术阅读、写作和语言交际能力,以及在研究过程中使用研究方法的能力。 (二)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在研究性教学模式中,首先是问题确立阶段,其次是体验和实践阶段,最后是成果交流阶段。学术英语阅读每一个话题都包含了10篇相关文章深入阅读与学习探索。在学期初,确立学术英语阅读中的课题群,学生以4人小组单位进行选题。比如,抗生素发展以及滥用的危害;网络英语词汇特征研究;调查大学生的日常饮食,以及讨论大学生的日常饮食营养是否均衡,如何建立营养均衡的饮食;调查中美大学生筹钱交学费方式的异同以及对中美教育差异的思考等。学生带着研究问题,搜索阅读各类开放性的文章,阅读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学生在课外展开合作学习并在课内展开讨论。通过阅读研究,写出调查报告,并做口头汇报。最后的成果以一份报纸的形式或论文的形式展示。

(三)探究性的教学方法。ESP教学的核心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本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课堂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纸质教材与电子教材相结合,个性化和团队式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学生自主选择话题文本,获取相关知识、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课内学习采用教师面授与学生表演、小组讨论以及辩论的形式。课外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小组合作。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每个人都是研究者和学习者,同时也是评价者和反思者。

(四)形成性的教学评估。研究型学习强调研究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能力的提高。因此过程性的、动态化的学习,必然要求建立多样化、过程式的综合评价系统,改变过去期末考试单一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每个活动环节都要安排评估。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生的presentation、学习日志、课堂讨论、研究报告等环节,有教师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以及其他同学评价。评价结果既反映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也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动机。在该教学评估中,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各占50%。

三、对基于研究性学习理念的ESP教学模式的思考

结合ESP研究性教学的现状,笔者对此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问题解决学习”。开放的问题必然要求开放和多元的解决问题方式。ESP课程与专业内容关系紧密,其跨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很难形成ESP的固定的教学模式。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英语的需求目的不同,不同行业对毕业生的英语能力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在ESP教学中融入开放式的研究性学习尤为必要。蔡基刚指出,“在众多研究性学习理论中,我们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项目研究法”。项目研究法针对性强,和专业知识相结合,把课内与课外研究性的学习有机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学习中培养了合作意识。同时,为适应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必须推进教学手段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二)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的真实性。真实性情境是“研究性学习”的生命线。如果选题直接和学生所学专业有关,探究过程类似于专业人员的工作过程,那么这种学习就是一种回归“生活世界”的“真实性学习”。ESP教学中,如何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选择不同的真实性语料,以及不同的语料难度,如何创建较有效的真实的目标情境,更好地发挥ESP教学优势,这是ESP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三)学生目标需求和现实需求的不一致性。目标需求是目标情境决定的,即学习者在目标情境中应该学习什么内容和技能。现实需求指的是学习者的个人需求。很多时候这两种需求存在不一致。ESP和研究性学习都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在实际教学设计中,并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比如:教师担心学生找不到有效的语料,会事先提供各种资料,教学方式等也都由教师确定。教师所设计的内容和方式不一定是学生所需要的,这样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等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因此,在ESP教学中能否更好地衔接教师所设计的目标需求和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对ESP教学的有效展开有着重要意义。

(四)评价体系的客观与公正。ESP研究性教学评价方式直接影响到ESP教学的成效,因此ESP评价中还必须重视一些问题,比如,评价标准是否科学?学生自评和互评费时费力,存在主观性,成效如何?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的监控能否落实到细处?能否形成一套客观公正、统一的评价体系?这些都是在教学实际中值得进一步思考和完善的问题。

参考文献:

[2]Hutchinson,T.Water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4]刘长江.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模式探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8(1).

[5]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5]钟启泉.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的革命[J].教育研究,2003(5).

热点推荐

上一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性研究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新娘父母婚礼致辞(模板5篇) 社区管理工作计划(9篇) 落后心得体会和方法 心得体会写作方法(精选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