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数字出版时代传统图书编辑的转型

数字出版时代传统图书编辑的转型

小编:

摘 要:本文指出数字出版时代传统图书编辑面临的问题,并从观念和操作两个层面探讨编辑转型的方式和途径,认识现代出版中图书编辑的核心价值,让传统图书编辑更好地适应数字出版的发展。

关键词: 数字出版;编辑转型;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由于数字出版具有传统出版无法比拟的优势,传统出版企业纷纷利用数字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业态,努力实现跨行业、跨媒体、跨区域的合作,研发新的数字产品,占领新型业态制高点。随着数字出版的迅猛发展,传统出版业的组织结构、出版流程、交易形式、出版规则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对出版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图书编辑也面临着转型,如何应对新技术给传统出版产业带来的变革,是每个编辑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现状:编辑人才有待升级

目前,大多数传统出版社已经认识到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基本完成了文本数字化、图书仓库数字化等出版工艺的数字化。但一些专业出版社和编辑对数字出版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将数字出版简单地理解为纸质出版物的电子化或网络化复制,并没有研究探索新的商业模式。虽然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出版物销售收入正在逐年增加,甚至已经成为一些出版社销售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但大多数出版社销售收入的主要来源仍然是纸质出版物。

数字出版时代,图书编辑作为市场调研者、项目策划者、内容采集者、价值判断者、形式整合者及营销推广者的地位没有变化,依然在出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数字出版作为一种全新的出版业态,在技术产品方面,特别是理念和运作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版与传媒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内容整合与全媒体运作成为现实。目前,很多传统编辑对此类变化关注不够,对数字技术了解甚少,对数字产品的内容表达形态、传播形式、销售业态、阅读方式还不熟悉。

总体来看,数字出版涉及面较广,包括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信、数字技术与艺术设计、出版、传播学、心理学、经济学等许多方面。因此,数字出版时代需要的编辑应是掌握多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长期从事传统图书出版的编辑,在技术产品方面具有三个明显的不足:不了解产品技术,不接触研发团队,不了解整体运营。这就造成现有的数字出版对与技术商、平台商和运营商合作的高度依赖,即使出版社自己做数字产品,系统也是买的,客户端也是别人的。由于数字出版与纸质出版排印装、编印发流程完全不同,许多编辑在网站、无线互联、手机出版等方面的资源整合、产品加工、发布推广上还存在很大的困难。

二、转型:从观念和技术开始

数字出版时代传统编辑的转型,必须要从观念上开始。目前许多编辑还缺乏积极转型的主动性,没有认真地去认识数字出版,甚至担心数字出版的迅速发展会使纸质出版物受到冲击,认为数字出版对于传统编辑来说是一个威胁,由此产生了抵触情绪。因此,编辑转型必须要转变观念。

首先,要认清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从广义上来说,数字出版就是数字化的出版。凡是用二进制技术手段对出版的任何一个环节进行的操作,都是数字出版的一部分,可分为出版工艺的数字化、出版介质的数字化和出版物流通的数字化三种。数字出版具有传统出版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费用低、效益高、发布速度快、阅读方便、互动性强等。数字出版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快速普及,并不是简单地宣告数字化的开启,而是将伴随着一个相当长的纸质与数字化共生的时期。数字出版有跨界整合的趋势,即跨媒体、跨产业、跨地域。一些数字出版专家认为,中小型出版社适宜的定位是内容提供商;大型出版企业宜定位于产品/服务提供商;出版集团可作为平台运营商,成立数字出版公司,打造自己的数字平台。目前,大多数传统出版社很难具备数字出版的各项优势,最佳的选择就是与新媒体形成内容和技术、内容提供和管道服务的良性融合。

其次,要明确未来编辑的定位。数字出版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关键是人才。数字出版时代,传统编辑将改变单一的图书策划和文字加工的角色,成为了解出版传媒规律,能策划数字新媒体产品的复合型人才。传统编辑在未来将有多种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新业务流程而定。组稿编辑,将成为作者的版权代理人;策划编辑,将成为数字产品项目策划者;文字编辑,将成为内容整合者,参与产品的设计,成为内部测试者;对于数字产品熟悉的编辑,也将成为数字出版的售后服务者以及在线或无线的营销推广者。

此外,加强对数字出版技术的了解至关重要。对于传统编辑而言,马上掌握数字出版技术显然是不现实的,具备较好的技术理解力才是最切合实际的做法。编辑要熟悉了解互联网、数字出版的相关技术,并将其与内容资源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内容采集、编辑、制作、加工和营销的全流程数字化,使内容和技术不再是两个孤立的部分。因此,作为流程中最靠近内容资源的编辑,无疑最需要了解和掌握数字出版的相关技术。

总之,传统编辑一定要强化自身的专业优势,做学者型、研究型编辑;同时要密切关注数字出版的发展方向,努力了解新的数字出版技术,紧跟数字出版的发展步伐,将自己塑造成为既懂传统出版又懂数字出版的复合型编辑

三、变身:从产品操作开始

数字出版时代,编辑的内涵日益丰富。一个具有职业敏感性的编辑要能把握读者的阅读口味,尤其是熟悉和掌握数字出版物的表现方式和运营方式等。他们能够为技术开发人员提供研发需求,并正确引导作者和技术人员共同创造出好的数字阅读产品。因此,主动变身的编辑在数字出版时代也是大有作为的。

从“来料加工”到“编辑流程再造”。传统上,编辑被比作“厨师”,优秀的编辑被誉为“大厨”。这种比喻到现在也不过时,但“专职厨师”角色的编辑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数字出版时代了。过去,编辑的工作多数以直接加工和被动策划为主,主动开发新产品的意识和积极性都相对较弱,对于新型图书资源的利用也有限。如今“编辑流程再造”在整个图书策划出版流程变革中处于核心地位,会催生兼容、多元的新式编辑。由于编辑流程再造的核心是编辑策划、位置前移,以编辑为主导,这样编辑将彻底转化成图书策划的策动者、组织者、实施者,会释放出巨大的编辑生产力。 从“价值判官”到“产品推手”。“把关”是编辑的基本职责之一,这在过去,基本不存在大的争议。互联网时代,监管部门多,出版政策多,关系更加复杂,对编辑的把关能力自然要求更高。尤其是对某些题材的把握,更需要掌握政策,合理处理,因此编辑压力很大。一些编辑则是简单化处理,拿不准的书稿一退了之。这样一来,风险是没有了,但伤害的是作者的积极性,损害的是出版社的竞争力。在新的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下,编辑要提高把关的艺术性,变“刚性把关”为“柔性把关”。

从“生产者”到“共同创作者”。传统意义上作者是内容制造者,编辑是中介,负责把作者提供的内容加工成摆在书店货架上的图书。数字出版时代,作者和编辑之间的界限不再像以往那样的清晰,编辑需要更深入地参与文稿内容的生产,作者也需要更多地参与策划营销。某种意义上,只有作者和编辑密切结合才能让图书内容的价值得到最充分的展现。此外,组织作者编几本书,不是件难事,但要长期形成一个品牌或一个系列,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编辑要具备强烈的经营意识,让自己的产品长期可持续发展,和作者成为图书的共同创作者。

从“闭门造货”到“市场增值”。有人说,传统出版社是披着工业外衣的原始农业,大家都是“闭门造货”。而现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则是综合内容筛选、编辑、推广、设计、复制、销售等全部内容的综合创意产业。现代出版业的产品创意师的角色,理所当然要由图书编辑来扮演。编辑不仅要完成编辑流程,而且更重要的是为每一本书找到甚至创造出一个独特的“市场增值点”,具体就是这本书的市场占有点,即它的宣传点。

从“做嫁衣者”到“推广传播者”。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工作重心是选题,出版过程中的排版、印刷、发行等工作由专门的岗位负责实施。因此,编辑的工作相对封闭,只要专心做好选题即可。在网络出版语境下,出版业的工作流程已从传统的线性流程向非线性流程转变,编辑的岗位职责也从封闭走向开放,编辑不仅要关注选题的组织和加工过程,还要关注选题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以及市场的回馈情况。“只为他人做嫁衣”已经不适应当今形势,编辑要提炼图书精华、将平面信息演绎成多媒体信息,八方传播,将作者内化于作品的价值让更多的读者知晓,从而影响到更多人。

从“单一纸质”到“精细拆分”。传统编辑最终的产品只是单一的纸质图书,数字出版时代,更多地考虑数字出版因素、对内容资源进行整合等技能变得十分重要。数字出版时代,伴随着内容载体、阅读习惯、出版形式、传播方式等的变化,编辑在选题策划和编辑加工时需要更多地考虑数字出版因素,为此,编辑加工环节应该服务于精准搜索的拆分功能,对内容资源进行精细拆分,使之颗粒化;基于不同阅读需求、阅读习惯、阅读群体、内容载体、阅读平台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编辑加工;为内容资源找到合适的呈现方式,譬如纸质出版、电子书、数据库、复合出版等。

从“文字工匠”到“全息制造”。传统编辑工作的重点是稿子的文字处理,而数字时代的编辑不仅应该跟踪最新技术和产品进展,关注互联网、移动通信、有线电视发展动态以及三网融合和电子商务发展等,还应该了解互联网运营,熟悉社交网络和微博,并能积极参与;了解主要数字出版技术提供商、管道运营商、终端制造商及其动态;了解专业数据库的特点,专业读者的大规模定制化、个性化需求、数据挖掘等;了解各种技术手段在数字阅读产品中的应用,如多媒体、互动、检索、智能推送、相关或相反关联等。值得注意的是,编辑还要对当下阅读心理有清楚的认识,对浅阅读化、碎片化、社群化、多媒体化、移动阅读等有充分的了解。编辑应该保持敏感性,主动研究读者需求,以优质的内容和技术呈现形式,引领读者尤其是青年人的阅读趋势。因此,这种工作是全息式的。

综上所述,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日渐成熟和广泛应用,传统图书编辑的角色定位、工作方式、组织方式等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有人说未来编辑应该是作家经纪人、图书生产者、多媒体和IT行业的观察者、活动策展人与营销专家。传统图书编辑应该主动实现角色转换和重新定位,自觉融入数字化出版环境,既要有坚守,也要有转型。坚守的是作为文化工作者在人类文明的积淀和传承中扮演着别的职业不可替代的角色;转型是为了找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契合点,利用新技术,整合出版资源,将图书编辑的核心价值以最好的形态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2]刘倩.看、想、做――数字出版之于图书编辑[J].出版科学,2009,(4).

热点推荐

上一篇:基于二次现代化理论的苏南地区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习惯为话题我养成了好习惯(汇总16篇) 最新飘零读后感 管理的规律周一清晨的领导课读后感(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