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高校学生德育档案管理体系的建构

高校学生德育档案管理体系的建构

小编:

一、高校德育档案及其管理概述

1.高校德育档案的概念。高校德育档案,即针对学生在学校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和心理各方面的内容,高校对其个人未来发展中可能具有保存价值的活动,以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形成的历史记录。2.高校德育档案管理的内涵。高校德育档案只是高校德育体系中一个静态的概念,而若要德育档案真正发挥作用,则需要德育档案处于动态之中,即德育档案的管理。这一过程主要是指体系化的运作,包括与德育档案相关的一切因素,以高校学生德育内容为载体,以德育档案为中心,对其进行有效的记录、保存、转移和使用,最大程度真实地展现学生的德育程度和水平的过程。

二、医学院学生德育档案的特殊性

1.医学职业道德的特殊性。医学职业在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与医学相关的职业几乎都是人命关天的行业,具有极大敏感性,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国家和社会也给予了很高的要求。只要是在这个行业中发生的事件,毫无例外会引起重大舆情的跟进,最典型的如2016年山东疫苗事件和2018年长春长生疫苗事件等。这些事件都体现了医学职业道德缺位所造成的社会恐慌,也从侧面反映了医学职业道德的敏感性。2.医学生道德内容的特殊性。医学职业道德最初根源于医学院的教育,那么在校期间医学生的德育教育将影响其未来职业的道德水准。医学生职业德育工作需要按照社会主义医德要求,对照医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对医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教育,培养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其将来从事医务工作的职业道德素质[1]23。3.医学生德育档案管理的特殊性。根据以上医学职业的特殊性和医学生德育教育的特殊性两个重要的因素,可以分析出医学生德育档案管理的特殊性。医学高校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医学生德育档案进行完善和合理的管理,以方便时时掌握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情况。根据不同的医学生的德育档案记录,来规划调整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其能够应对社会医学道德发展的需要。

三、医学高校学生德育档案的建构和管理现状

1.德育档案内容层面。德育档案的内容记载着医学生在校期间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体现了医学生学习期间的发展变化,是其道德素质不断变化最基本最真实的记录。而医学生相关的德育档案记录的德育事件应该有相应的原则,也就是应以其在校期间发生的真实的有价值的行为作为记录才有意义,这样才能完全呈现学生的德育教育状况。但现实中我国医学生德育档案的记录大多是无关痛痒的陈述,缺少重大事件的记述,更没有相关的评价。更有甚者,我国医学生的德育档案纯属学生自我撰写,这就导致部分德育方面存在瑕疵的学生可以美化自己,造成真实的德育情况与德育档案不相符的现象,也降低了德育档案的可信度与意义。2.德育档案管理方面。不仅在德育档案内容方面存在问题,而且德育档案的管理方面也有诸多的不足之处,尤其体现在管理人员和管理体制两个方面。在人员方面,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德育档案部分管理人员并不具有专业背景,有些只是后勤人员管理,还有部分管理人员虽然有专业背景但是流动性较强,难以保持管理人才的稳定性;在体制方面,由于现阶段在高校中学生的德育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分为两种,即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2]91。这就造成了在管理方面的混乱,管理档案的标准不统一制约着德育档案的高效利用。3.德育档案监督评估方面。医学高校学生德育档案在监督评估方面的不足,主要集中在评估的理论知识、评估价值和评估方法三个方面。在理论知识方面,评估主体缺少必备的评估的知识储备,不知该从哪些方面和从何种角度进行评估;在评估价值方面,评估的目的不明确,不知为何而评估,评估的意义是什么;在评估方法上则缺少科学的方式,只是走马观花地看材料,缺少真实性的对比。

四、建构医学高校学生德育档案管理体系的意义

1.方便建立医师职业准入制度。任何从事医疗职业的医师都需要具有相关的资质,而德育档案则承载着医学生在校期间的德育历史记录,具有可借鉴的职业道德价值。因此在审核相关人从事医师职业时,可以全面审查其德育档案,对其是否胜任医师作出判断。这样便可以从行业准入的源头提高医师的职业准入的专业性。2.有利于提高准医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在目前的医疗体系下,因为考核标准单一,医师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受到严重影响,这也使青年医师的工作热情、自我认同感、职业自豪感明显下降,同时也变得更为功利,定位出现偏差,而在极少的医疗贪污、受贿等行业乱象的刺激下,也更能使其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出现问题,使整个医院的和谐氛围受到威胁[3]72。例如,社会上不断曝光的医生收红包的案例,以及诸多医院的以药养医现象,都折射出现代社会在物质利益诱惑之下,部分医师职业道德素质缺失造成的社会弊端。从这些扭曲的社会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出最初的医学生德育档案的初始价值,将过去存在德育瑕疵的医学生排除在医疗体系之外,有助于提高我国整体医师职业道德素质。3.有助于提升我国医疗职业技术群体的整体德育水平。在整个医疗体系中,以源头控制从业人员准入制度,于从业过程中进行德育监督,将有利于我国医疗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我国传统中医就特别重视医疗职业的道德水准,著名医学大家唐朝孙思邈在其《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开宗明义地讲到《大医精诚》:“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自古以来,医疗职业就有较高的道德要求,因此现代的德育档案将有利于提高现代医疗职业的整体水平。

五、我国医学高校学生德育档案管理体系的建构方案

1.明确德育档案管理原则。医学院学生德育档案应根据医学生的教育特点和职业特点进行管理。根据现实的需要,可以确定为政治原则、真实原则、高效原则以及长期原则等四个方面。在政治原则方面,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融入德育档案管理体系的构建中去,即要求德育档案的管理必须符合我国的基本治国方式。“一个试图逃避意识形态教化的人只可能是自然存在物,而不可能是社会存在物,也就是说,掌握一种意识形态正是人们任何特定的社会中从事任何实践活动的前提。”[4]49在真实原则方面,在德育档案管理中,档案材料必须符合实际情况,不能任由其他无关人员杜撰,这既是对医学生未来职业负责,也是档案管理的基本职业态度。在高效原则方面,德育档案的管理必须能够高效地反映医学生德育情况,既能够快速方便需求人的查询,也能够及时反映医学生某一段时间内的德育状况。在长期原则方面,则要求档案保存时间的长期性和承载学生德育状况的长期性。2.制定德育档案管理内容。德育档案管理可以从形式内容和实质内容两个方面来看。在形式内容方面,德育档案可以书面材料、图像、录音以及录像等其他多媒体材料甚至数据材料的方式而存在,这些形式的材料都需要按照分门别类的方式进行科学管理和运用,保证德育档案能够在任何时间方便使用。在实质内容方面,医学院学生德育档案内容需要包括医学生在校期间的道德表现和成绩表现。在道德方面,比如社会公德、集体责任感、个人品德以及家庭美德等社会伦理方面的记录;在成绩方面,则需要包括学科成绩和社会实践成绩。这些都是能够真正反映医学生道德水准最真实原始的材料。3.规范德育档案管理程序。德育档案的建立、保存、记录、增添、查看、转移以及销毁都需要严格的程序规范,否则档案就有可能被人肆意造假,影响德育档案的真实性。对待医学生的德育档案,则更加需要谨慎。德育档案建立的步骤,保存的地点、时间、环境,记录人员资质、时间、地点、周期,增添的方式、申请,查看的条件、地点及监督人员,转移的方式、条件和转移人员,销毁的条件、人员以及备案等等,都是德育档案管理程序需要严格要求的。对医学生德育档案的规范管理程序,还应具体体现在档案社会使用方面,即在医学生从事医疗行业之前,把德育档案纳入考察因素之内,用人单位可以提请查看德育档案,以保证医疗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4.严格德育档案管理制度。在规范程序之中,针对医学生的德育档案还应有具体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德育档案管理人员在具体操作中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例如在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过程中,就要相应地建立并完善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提供利用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将其细化到立档部门和立档人员的岗位职责中,使大学生诚信档案工作规范化、制度化[5]47。在整个德育档案管理制度中,应具备档案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条例、管理分工、人员配备、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工作程序、管理具体内容等等,这些皆属于德育档案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方可构建规范化现代化的管理体系。5.形成德育档案管理层级。在医学生德育档案的管理体系下,建立德育档案的管理层级相当必要。总体的原则是统一管理分级运作。在学校层面,需要在档案室(馆)中成立专门的机构,由分管档案工作的校领导负责,由相关专门人员具体协调和分配全校档案资源,做好德育档案顶层设计。在院系,同样需要设立与校德育档案室相对接的院系德育档案室,其具体功能就是按照校档案室要求管理、保存、收集需要由院系保存的档案,同时负责记录和核实医学生相关的德育活动和事件,确保其真实性。在班级层面,由辅导员负全面责任,并安排班级具体的人员负责班级基础档案的管理,其主要的工作在于及时发现班级成员的道德活动、思想状况、学习成绩、课外表现等等,并把这些分类记录在班级档案中,接受辅导员的调查。同时,班级具体负责人必须及时与班级成员沟通,以保证记录真实性;接受班级成员的审核与监督。辅导员在班级德育档案管理中需要及时审核和询问,以防止管理人员的杜撰和保证档案管理公平性。6.培养德育档案管理人才。档案管理具体工作需要人来完成,人才的综合素养与知识背景成为德育档案管理的重要变量与因素,尤其是医学高校学生档案的管理,更需要具备医学知识背景的专门人才从事相关的工作。在面对我国医学院校学生德育档案管理人才兼职多、流动性较强、业务不熟练、知识背景匮乏的情况下,一方面,医学高校的领导要重视管理人才的培养与衔接,同时要保证档案管理人员的待遇、晋升和相对稳定的工作;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加强管理人才的素质培养,包括政治素养和业务素养。在政治素养方面,加强思想培训,尤其是保密意识的培训,防止学生德育档案信息的泄露;在业务方面,通过定期的技能培训,使其能够熟练管理档案材料,保证档案的有效利用。

六、管理体系的保障机制建构:优化评价机制

1.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即为有权监督和评价的相关组织机构和个人。由于之前德育评价主体的单一性,不能够全面展现德育标准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在医学高校中,有权评价德育档案的主体必须具有全面性和多元性,这样才能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因而主体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国家、社会和个人。国家层面即为负责管理医疗机构的部门,社会层面包括信用机构、学校以及工作单位,个人层面则比较多,与学生具有相关性的人员都可以成为评价主体,例如辅导员、思政教师、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企业人员和同学等。以上主体共同构成评价多元性的组合,以保证德育档案的客观性。2.评价内容实践化。医学高校学生德育档案对于未来职业和社会具有潜在的影响能力,同时医学生的未来职业将是医师等,这些都将会对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力,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影响整个医疗体系。面对如此特殊性,评价主体对评价内容必须依照实践化的标准进行评价。医学生的德育状况主要来自于社会、学校中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体现医学生的思想状况、道德品质、知识能力以及技术水平,这些都会成为其职业准入的标准。评价的实践化就是在评价过程中依照相应的标准,判断医学生德育档案是否符合社会现实实践的需要,是否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3.评价形式规范化。现阶段医学高校德育评价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德育课程的考试或考查,直接用分数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二是班主任(或辅导员)对学生平时的行为规范作出总的评价,用一些近似雷同而枯燥的词语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6]23-25。这种千篇一律的评价并不能显示医学生真实的德育状况,学生则可能隐藏了部分非道德事件,所以目前两种评价形式不能展现真实性。为此积极拓展多样化的评价形式,将德育评价工作与德育课程、学校人才教育的各环节有机融合,从而形成过程与结果有机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机结合的多样化的德育评价形式,实现德育评价体系真正反映学生德与能的综合素质的目的[7]53。总之,面对我国医学高校德育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不论是国家、高校还是社会组织,都有义务和责任从各方面去监督和评价医学高校德育档案的完善与建构。医学高校承载的不仅是医疗行业未来从业人员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是建构医学生和未来医师良知和德行的殿堂,医学高校的医疗战略地位十分关键,为此加强和完善德育档案的管理应该成为医学高校关注的内容,也应该成为国家卫生事业重点关心的问题,而当下的医学高校需要从学生德育档案源头开始重视,形成良好的德育档案管理动态体系。

参考文献

[1]薛蕾.医学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以内蒙古医科大学、包头医学院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张燕.学生德育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职业技术,2017,16

(7):91-92.

[3]庄传伟.试论加强青年医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医学信息,2011,24

(11):72.

[4]武晓华.当前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9

(9):49.

[5]谢怡.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J].兰台世界,2006

(20):47.

热点推荐

上一篇:法律思维在现代企业管理的应用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论文题目(大全5篇) 最新湘艺版音乐六年级教学反思(汇总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