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试分析先秦两汉文学中的鱼文化

试分析先秦两汉文学中的鱼文化

小编:

摘要:自古以来鱼便同我国人民的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因其对人民社会生活的重要性,从上古时期起,我国人民便开始借鱼抒情,故而的有关鱼的文学作品成为了先秦两汉文学作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本文从民俗学的角度探讨了先秦两汉文学中鱼文化的表现。

关键词:鱼文化;先秦两汉;文学

文化的形成源自于人类对现实生活的反应,而这种反应有些是真实,有些则是一种主观性希望、臆想。关于鱼文化的形成是从人类从事鱼业生产之后就开始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之后,鱼文化在社会中逐渐演变成了不同的形式。在先秦的文学中表现出的鱼文化,正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折射,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先秦时期人们的一种社会观念。因此,透过先秦两汉文学研究鱼文化,对了解古代生产与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关于鱼文化的产生

人类文化的形成往往与社会的生产活动紧密联系,鱼文化在形成之初也正是受到了我国古代人民先以鱼作为主要生产物质和生产活动的影响。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人类生产活动的过程中渔猎是先于农作物种植,且在较长的一段时期我国人类生活物质的来源主要就是渔猎,即使在农作物种植刚发展的时期,渔猎还是在财用部分中占据主要的地位。《国语・鲁语》就曾记载:“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因此,在古代的农业社会中,渔业的重要性是非常明显,鱼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其地位是非常突出。正是对渔业的重视,鱼文化的产生与形成才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此外,在人类社会发展之初,人类生产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生存,但是由于环境和自身能力的关系,使人类的寿命整体上来讲是比较短的,且繁衍速度也较为缓慢。因此,在古代社会人类普遍非常崇尚自然的力量,试图通过这种崇尚解决人类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而鱼是一种繁殖能力较强的生物,且与人类母系一样同于阴类,人类对繁殖能力的追求自然就寄托于能鱼类一样,从而也就形成了对鱼类的一种崇拜思想,久而久之就演变一种鱼文化。比如先关古籍资料中就记载了古代在祈福生育时,就有一种以吃鱼为祈福仪式的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鱼文化是自古就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鱼文化逐渐演变成一种群体和礼仪化的观念,之后又这样的观念又形成各种形式,最终演变成文化存在于文学中。

二、 鱼文化在先秦两汉的表现

(一) 鱼崇拜

先秦两汉文学有许多文字都描述我国古代人类对鱼的崇拜,并将鱼神化中自然中具有强大力量的神,比如《帝王・世纪》就有一段关于黄帝出游遇鱼的描述:“黄帝出游洛水之上,见大鱼,杀五牲一醮之,天乃甚雨。”还有《庄子・逍遥游》中对鱼有这样的描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通过这两段的神化描述不难看出,人类通过文学描述自然中鱼已不再只是可以有戏与水,还可以降雨和翱翔于天际。而人类之所以要将鱼神化,其主要原因就是源于对鱼的崇拜,并希望通过神化之后的鱼为人类造福,解决人类生产生活中遇到问题。

(二) 鱼与爱情

爱情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且这种情结是自古就有的。先秦两汉中将鱼和爱情联系起来往往作为一种象征物,大多数情况用于对婚姻的描述。作为我国先秦时期爱情文学的代表――《诗经》,有就很多文章是和鱼相关的。据不完全统计,《诗经》总共有305篇,其中提到鱼的文章有27篇左右,相较之下,这在《诗经》中占据的比重是很大的。而直接描写鱼和爱情的文章也有专门的讲述,比如《横门》里“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这段文字就将“食鱼”比作“取妻”,其象征意味也是极为明显。还有反映我国古代婚姻习俗记录的《卫风・硕人》里“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B瑁g鲔发发,葭I揭揭。”以及《邶风・新台》里“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这两段话同样是将鱼和爱情进行了对比联系,以此表达了古人在对待婚姻时的一种观念和看法。

(三)鱼与社会生产

社会生产是人之所以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人在社会中从事的一切活动,比如劳动、文化、民俗等,都以生产作为基础,为这些的形成与演变提供物质保障。社会中的文化也因为生产的存在而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而且两者往往是形成一种相互依赖和共生的关系。

鱼在自然界是真实存在的生物,在原始社会中就已经具有最初的物质文化,象征着人类生产中丰收和收获,《诗经》中就通过丰饶、物阜等词语表达着丰收的意义。比如《小雅・鱼丽》里记载着:“鱼丽于篓,长鲨。”《南嘉有鱼》里记载着:“南嘉有鱼,蒸然罩罩。”这两首正是描写了生产中鱼收获之甚可谓是“长鲨”和“蒸然罩罩”,从中可以看出,古代生产所取得的成绩和鱼有着紧密的联系。除了通过鱼来表现生产丰收,《诗经》中还有一些文章借用鱼表达了人类的对生产丰收的渴望。比如《尔雅・释地》中“鱼丽,言太平,年丰,物多也。”社会与生产往往是两个联系在一起的名词,正是因为生产丰收了,人们的生活才会得到保障,进而形成稳定和谐的社会关系,社会的发展也因此得到了物质基础。也由此造成了生产中涉及到一些事物被作为一种意象而赋予了生产的意义,鱼作为古代的主要生产活动,自然就与社会生产构建了相依附的关系。

在先秦两汉的文学中,还有许多文章描写祭祀的,在古代祭祀同样属于社会生产的内容之一,其中也有许多将鱼与祭祀联系在一起,这种就被称为“鱼祭”。因为渔猎在古代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用鱼作为祭祀物品就被认为是非常上等的物品。祭祀的形式多种多样,鱼祭的类型在相关中也有详细的讲解,如《礼记・曲礼》中写道:“凡祭宗庙之礼,稿鱼曰商祭,鲜鱼曰祭。”还有《周颂・潜》里提到:“绮与漆沮,潜多有鱼。有@有鲔, 鲦o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上述两种关于鱼祭的描述只是其中代表,先秦文学中还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在此也不再多做赘述,但这也能看出,我国古代文学中鱼在生产的意义是十分突出的,并形成了专门的鱼祭文化,且在当下也可以到这样的文化影子。我国以鱼为生的沿海地区还有地方还是有着鱼祭的活动,且鱼祭在祭祀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如“双鱼祭”,选择两条金黄的大黄鱼,预示着家族生活健康“伟伟(尾尾)响”

三、 鱼文化的民俗意义

鱼在我国传统的民俗活动和风俗文化充当着一种载体的作用,人们通过大量的文字描述和生产实践,将鱼看作是人类社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也是表现出了人类对繁衍生息的愿望,显示出了人类强烈的生存意志。因此,在许多的民俗活动中,鱼都有着特殊的含义。比如古代人为了表现出对鱼的崇拜,专门制定出与之相关礼仪制度,从中反映出来的社会现象对我国研究历史民俗文化意义是非常突出的。在饮食文化中鱼意义更是表现尤为明显,古往今来,只要有宴席的地方就会有鱼的存在,无鱼不宴成为我国既定俗称的饮食文化,而这也是表达着人们对生活富裕、年年有余的期盼与愿望。

结束语:

鱼在古代生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当时人们物质生活的保障。这也是为什么鱼能够形成一种文化并不断延续下来的原因。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鱼对人类的作用是不容忽视,而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变化,鱼文化也得到丰富与完善。

热点推荐

上一篇:25号公寓的四个男人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三年级归总应用题教学反思(模板5篇) 2023年农村公路监理工作总结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