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论司马迁忍辱存活的原因

论司马迁忍辱存活的原因

小编:

摘要:作为一位饱读诗书的天才型文人,司马迁在李陵事件后面临着生死的抉择。在困苦煎熬中,司马迁最终选择了最为受尽人鄙视的宫刑并留下了一部《史记》流传千古,令世人称颂。本文就司马迁忍辱存活的原因进行探索,从中更深入地了解司马迁本人和他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司马迁;宫刑;生死观

司马迁曾在《报任安书》中如此评价宫刑后的自己:“若仆大质已亏缺,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①”宫刑后极度痛苦煎熬,内心抑郁忧愁显然易见。身体受到蹂躏,内心自我价值定位降低,“谁为为之,谁令听之?②”的内心独白令人心酸。很明显,接受宫刑对司马迁是一件奇耻大辱的事情,而本人也为此忍受了极大的苦痛。

传说早在夏代就有了宫刑之名,当时的宫刑是对“淫行”的处罚,后来人们将宫刑与不耻的荒淫联系在一起,受到极度鄙视。即使后代的宦官与荒淫的行为无关,但同样受到蔑视。在司马迁的眼中宫刑是最为耻辱的刑罚“故祸莫惨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③”宫刑在司马迁的身体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痛,在他的心上更是一种不孝不敬于父母祖先的行为。《孝经》开宗明义第一章就是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④”接受宫刑后,司马迁丧失自我定位,失去了所谓的阳尊,心如死灰抑郁忧愁,处处小心谨慎“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幽于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⑤”宫刑,具有如此巨大的摧毁力。那么,曾义气方刚的司马迁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他是贪生怕死?还是另有原因?

(一)司马谈临终前的谆谆嘱托是司马迁选择受辱而活的重要原因

司马谈这生最大的理想和愿望就是重振史官世家,著书立说,以此流传百世。然而,临死前他遗憾自己未能完成这样一个雄伟的愿望,未能著成一本像《春秋》一样的鸿作,并将这个严峻的任务留给了自己最为看重的儿子司马迁。

司马谈在临死前这样叮嘱自己的儿子:“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招矣。……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父亲真切动情的嘱托使著书立说成为司马迁这一生最重要的使命。

司马迁在面对着选择死亡还是忍辱而活的时候,他的内心深处不会不想起父亲临终前的遗愿,不可能忘记父亲曾为著书立说付出的辛劳?如果此时此刻选择死亡,则所有的努力都付水东流,面对黄泉下的父亲他哪还会有脸面?如果选择忍辱而活,在悲痛屈辱中,在延长自己的生命中,将这部著作完成,至少可实现父亲的遗愿。在司马迁的心中,父亲的愿望在某种程度上已远远超越了生命和屈辱。忍辱而活是推延死亡的唯一办法,让尚存的生命去抒发灵魂的声音,借助着这架残破不堪的躯体将所有的愤怒哀怨书于纸上,是在完成父亲的愿望,也是在某种程度上来弥补对祖先的不孝。

(二)汉武帝时代掀起一股建功立业的潮流,司马迁深受潮流的影响

汉武帝时期是一个盛世的年代,整个时代都充斥着积极上向的进取精神,广阔的生活场景,繁华富裕的经济使得人们拥有比别时更多的建功立业的机会。在这样一个空前强盛的时代中,谁能不想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呢?司马迁也是这个时代的一员,他也深受着这个时代氛围的鼓舞,渴望有所作为。他将自己的精力更多的放在了著书立说的上面,然而不幸发生了。命运要他进行抉择,但他不想就这样轻易地被现实所打败,建功立业的那种暗流依然在他的心底不停的涌动,所以他决定忍辱存活,是为了将一部宏伟巨作流传于后世。

(三)司马迁深受孔子的影响,他们在精神上的契合,都有立名的观点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傥非常之人称焉。⑥”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说的就是君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死亡后名声不被流传。在此,可以看出孔子对立名极大的重视。司马迁受到孔子很大的影响,他也有着立名的观念。因此,他写出了自己的豪言壮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⑦”

在司马迁的眼中,要想立名的最佳途径就是著书立说,让自己的著作从此流芳百世,让后世的人们了解自己的遭遇和痛苦,这是唯一让自己不朽的方法,也是自己唯一可以做的事情。

司马迁忍辱而活的选择也是基于这种观念之上。

(四)发愤著书以求精神上的慰藉,甚至是对自己当局的复仇

宫刑之后的司马迁备受身心两方面的折磨,发愤著书成为他自己每日抒发的途径和手段,并成为他精神上的慰藉,在对《史记》中人物的命运的评价中,他加入了自己深切的体会和感受,并在此把自己的哀怨抒发出来。

司马迁之所以选择忍辱而活的原因就在于他想要为自己伸冤,为自己所经受的苦痛变方式的讨个说法。如果选择死亡,一切苦痛哀怨冤屈都会化作乌有,什么痕迹都不会留下。他的故事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快被人们所遗忘所不了解。到时,后世的人们就不会知道曾经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他和他的故事在时间的洪流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他选择活下来,那么他就可以通过这样一部书达到声名远扬的目的,甚至,可以让后世的人们知道他悲惨的遭遇,并责罚昏庸的当局,从而他的忍辱达到了复仇的目的,也为自己的遭遇达到了伸冤还清真白的目的。

(五)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

司马迁曾说过一句被我们历代人所常常吟诵的句子“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⑧”

司马迁在经过深思之后,发觉如果自己选择死亡则毫无意义。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⑨”他觉得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来至于自然,当然也会回归于自然,死亡是任何一个人都不能逃避的问题,但是有的人的死亡却是有意义的,例如那些舍生取义的人,有的人的死则是毫无价值,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给后世。司马迁在度量之后,认为自记如果就这样死去,那么就是轻如鸿毛的死亡,毫无任何的价值。他渴望的是重于泰山的死,他想留下点什么东西给后世,所以他忍辱而活了下来。他所重视的,不是寿命的长短,而是能否借着推迟死亡,使生命继续存在,从而可能实现生命中的某种目的,如报恩、复仇。他的内心是毫不惧怕死亡的,随时做好了死去的准备。他只是将尚存活的躯体作为一件工具,为自己完成《史记》提供现实的可能。

司马迁选择了屈辱而活,在今天看来是一个很对的选择,他并不是贪生怕死的胆小鬼,更不是想要苟延残喘的过活。他活下来的唯一目的就是完成一部经典的著作《史记》。正如他自己所言:“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⑩”这实现的不仅仅是他父亲的愿望,更是他自己的理想,也是对自己命运的一种很好的抗争。他的选择让今天的人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饱腹经纶的司马迁。人们同情他的遭遇,并在他的书写中看一个顽强抗争的魂魄,体会到了他滴滴的血泪。一部《史记》,让司马迁实现了复仇的目的,使很多很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了司马迁。他和他的故事从此名垂千古。(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李长之,三联书店1984版

[2]《司马迁的生命意识与史记悲剧精神》刘兴林,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3]《史魂司马迁传》陈桐生,东方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

[4]《论司马迁的生死观》赵林娜,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四期

[5]《生死皆不朽_从_史记_人物生死抉择看司马迁的生死观_》郑诗傧.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6月

热点推荐

上一篇:柏拉图的“理念论”浅谈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专业农村分户分家协议书大全(15篇) 急诊科进修护士自我评价